首页 | 革命精神系列专栏 | 长征精神 | 革命精神小故事 | 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旧居

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旧居

发布时间:2021-12-01 11:04:07

2018年5月,若干台挖掘机的轰鸣声中,古式巷(又名穆家庙、幸福巷)这条风雨沧桑数百年的老巷一夜之间消失殆尽。一道高大体面的围墙、一个造型别致的牌坊、一幢古色古香的小楼显露于中华南路通衢大街之侧。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居。

而这个住居,原本是一私家豪宅,它的主人是川南边防军第二旅旅长易少全(怀之)。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易少全相中了古式巷中段穆氏宗庙这块风水宝地,拆掉已残破不堪无人管理的庙宇,延请有名的土木建筑工匠黄金山设计施工,在高约1米的石台基上,建起了这座坐南朝北、两楼一底、砖木结构的体面官邸。这幢小楼为歇山顶、青瓦盖,面阔三间15米,进深9米,建筑面积580平方米。楼上楼下均有回廊,廊柱顶端还塑有花卉、鸟兽等图案。窗户为三角形彩色玻璃镶嵌、上下相扣的鸳鸯窗。顶楼则是一扇朝南而开的老虎窗。楼房正中五级半圆形青石台阶,为同类建筑中鲜见,既凸显出建筑的气势,又表明了主人的身价。高出地面1米多的围墙墙基一角,还嵌有表明房屋界限、上刻“易姓界”三字的长方形石头一块。

1935年元月,红军长征第一次进入遵义。按行军序列编在中央纵队的毛泽东、张闻天(洛甫)、王稼祥三位,从元月9日经丰乐桥入城,就住在这里,直到元月19日撤离遵义,共住了10天时间。在遵义会议上被选为政治局常委的毛泽东,住楼上左前间。室内安有铜床一张,床头设一小茶几,上置皮包电话机一部;北窗安放红漆九抽桌一张,桌上放有马灯、方形铜墨盒、楠竹笔筒、毛笔、军用地图、热水瓶以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信笺等物件;室内还摆放有两张雕花紫檀木靠背椅和一个茶几。

被遵义会议指定起草会议决议、会后又重新分工明确代替博古负总责的张闻天,住楼下左前间;中革军委副主席、红军总政治部主任、遵义会议后确定为中央三人军事小组成员之一的王稼祥,住二楼右前间。张、王二人室内的陈设,与毛泽东住室的大同小异。唯有那张铜床,是毛泽东警卫员陈昌奉回忆并确定毛泽东等人住居的一个重要物证。据遵义会议纪念馆原副馆长田兴咏老师回忆,他当年曾采访过房主易少全,证实宅中确有此铜床。

在易家公馆这一居闹市取幽静、托精巧显别致的小院子里,毛泽东、张闻天紧张的公务和社会活动之余,或许还会和因伤病外出活动不便的王稼祥一道,延续长征途中担架上关于红军前途、中国命运的讨论,为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作必要的准备。这从院中三人或站或坐、表情严峻、神色凝重的雕塑上,应该依稀可以看出些许端倪。不过,遵义会议结束之后,张闻天确实在此凭窗而坐,进行了会议决议初稿的构思、写作。

元月19日,红军撤离遵义,毛泽东等人也离开易家公馆这住了10天的豪宅,随红军中央纵队向桐梓方向开拔。刚走到九节滩运亨桥头,就遇上天下雨。毛泽东急命警卫员找雨鞋(黑色浅筒胶鞋)来换,却怎么都只有一只。警卫员陈昌奉赶忙骑马回古式巷寻找,他自己则撑伞坐在桥头小憩等候。陈昌奉返回住处后,仍未找到。猛然想起日前感冒,曾在附近烟馆吸食鸦片驱病,可能将鞋掉到那里,急忙赶去。开头主人不认账,认为这是红军的稀罕物,要留作纪念。经再三开导,方才拿出那只雨鞋,留下一段佳话。

1964年,经贵州省文化厅邀请莅遵的毛泽东警卫员陈昌奉现场指认,这个曾经作为卫生部门门诊部和遵义市长征公社办公地址的建筑,就是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的居住地。于是,很快复原陈列,对外开放。为此,政府还拆掉部分民房,从维他丽照相馆旁边修了一条车行道,直抵住居门口,方便参观。“文革”初期,红卫兵大串联,这里更是熙来攘往,游人如织,成了南来北往的红卫兵除遵义会议会址外的又一个“朝圣”之所。老百姓都习惯称为“毛主席住居”。这条巷子,也托毛主席的福,改为“幸福巷”。日久天长,这里也就成了一个新地标。

1979年,遵义会议纪念馆又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陈昌奉1964年来遵义时的回忆,将张闻天和王稼祥的住室依原样复原展陈,而其他房间也布置为中央纵队工作人员和警卫人员住室,一并对外开放。

1982年,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址被列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次年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将此革命遗址列入遵义会议会址的组成部分,同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遵义市人民政府实施老旧城区改造,扩充红色旅游资源,打造长征文化系列景区,采取拆除古式巷、拓展住居空间的举措,也就有了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一幕。此项工程历时一年,拆掉旧围墙、老牌坊、老巷子,营建新牌坊、新广场、新园林。遗憾的是,拆围墙时,居然把标有“易姓界”的那块石头、严格地讲应该是一件文物,一件与易氏老宅密切相关的文物,当作建筑垃圾倒掉啦,实在可惜!

住居新建的门头、牌坊全用硕大的青石拼接而成,确实显得高端、大气,很有气势。但也感觉少了几分原有牌坊的精巧、雅致、清幽。再有就是大门正中上方所刻仿毛体的“毛主席住居”几个字,让人大跌眼镜。一亮相就遭人诟病:哪有毛主席为自己题字称“毛主席”的?

还好,前不久路过时发现,这一问题已得到纠正。仿毛体的那几个字已经被一块“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址”的木匾遮盖,不失为明智之举。不管怎么说,能在寸土寸金的丁字口附近,拓展红色文化景观,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同时,还为广大市民开辟了一个休闲活动的场所,应该是个德政,真可谓善莫大焉!

对啦,新建的正门牌坊两边围墙是引人注目的宣传标语。左边摘录的是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时毛泽东关于选举工作的一段话;右边是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视察遵义会议纪念馆的讲话摘录。正好相隔一个甲子出生的两位中共最高领导,都对遵义会议作了极高的评价,而毛泽东的那段话,尤为振聋发聩。他说:

“遵义会议是一个关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非常之大。

如果没有洛甫、王稼祥两个同志从第三次‘左’倾路线分化出来,就不可能开好遵义会议。”

这段话,突出强调了张闻天、王稼祥在遵义会议上的地位和作用,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而且出自事业如日中天的毛泽东之口,实在难能可贵,装点在三位伟人的住居外墙,更是大有深意。

住居广场建成之初的2019年10月,红花岗区政协书画院就在此举办了一次大型“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书画摄影展”,吸引了好多市民驻足参观、欣赏,收到较好的宣传效果。人们期待着新建的陈列馆尽快布展完成,关闭已久的住居尽早恢复对外开放,吸引更多的游客。


责任编辑:王涛立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育人号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