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四字诀,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江苏科技大学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用好“学、讲、红、干”四字诀,从党的百年辉煌历程中汲取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学校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全校师生受到一次全面深刻的历史自信、理论自觉、政治意识、性质宗旨、革命精神和时代责任洗礼,理想信念得到加固、理论素养得到升华、党性修养得到淬炼、斗争本领得到提升,学校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突出“学”的氛围,学史明理思想“活”起来
“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有力有序开展,坚持学史明理,着力在强化理论武装中夯实思想之基;坚持学史增信,着力在总结历史经验中铸就信仰之魂;坚持学史崇德,着力在赓续精神血脉中厚植党性之根;坚持学史力行,着力在干事创业中砥砺担当之能。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扛起政治责任,坚决把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021年3月15日,江苏科技大学采取“主会场+视频分会场”方式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校党委制定《江苏科技大学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发出动员令,要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全校上下迅速兴起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
“规定动作到位”,分类指导灵活学。学校成立以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分别制定校党委、二级党组织、党支部党史学习教育三级工作清单,明晰工作任务,强化工作推进。学校党委结合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与师生员工政治学习,引导广大师生员工从党史、船舶工业史和校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江苏科技大学党委从党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荣获省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理论学习类优秀案例。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我校“五个一”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经验。
“创新动作做优”,丰富形式创新学。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永远跟党走,唱响科大梦”大合唱;举办百个团支部百幅主题墙绘活动,100个支部围绕建党百年创作百幅作品;举办“百年情深,绽放蔚蓝”文艺晚会、校园红色文化及廉洁文化作品展、“百年回响光明行”民族音乐会、“青春献礼百年,创新筑梦未来”大学生科技作品展,营造浓郁的党史学习教育校园氛围;组织“党史阅读马拉松”党史知识竞答;“红色传承 语你童行”志愿服务为200余人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结对帮扶;青年学子手语齐“唱”国歌,深情表达对党和祖国的热爱。
创新“讲”的形式,学史增信意识“强”起来
“有些历史需要我们去总结,有些精神需要我们去传承,有些使命需要我们去完成。”“你们要在学校打好基础,努力学习,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发展自己,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奉献自己。”2021年4月13日,学校邀请彭湃烈士孙女、彭士禄院士女儿、80级校友彭洁研究员来校作党史学习教育专场报告《忠于理想的两代人》,两地三校区万名师生同上一堂党史教育公开课。这堂别开生面的党史学习教育公开课更好地启迪每一位江科大人:发扬革命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坚定信仰信念。
领导干部带头讲。党委书记、校长带头为学生讲专题党课,《勇担初心使命兴船报国育英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被学习强国、江苏教育新闻网宣传介绍。各二级党组织书记、支部书记在学校各层面讲授专题党课。
理论骨干巡回讲。学校印发《江苏科技大学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工作方案》,组建江苏科技大学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针对不同群体党员特点,分“弘扬‘红船精神’践行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及理论建树”等14个专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宣讲,确保做到宣讲全面覆盖、有效覆盖。
先进典型示范讲。学校邀请扎根建筑一线39年的全国劳动模范沈春雷作“学党史立新功”专题报告,引导师生党员传承匠心、匠魂和匠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拼搏;举办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干部专题读书班,邀请“时代楷模”曲建武教授作《学史增信 铸魂育人》主题报告。
创新形式深入讲。学校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学校“船舶、海洋、桑蚕”的办学特色紧密结合,打造“船模馆里学党史”育人品牌,将党史学习教育阵地搬到船舶模型馆,以不同时期的船舶海洋装备为主线,围绕护航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开天辟地第一船、为新中国成立扫清最后障碍的渡江第一船、为新中国迈向向海图强的第一艇、带领新时代中国走向海洋强国的大国重器等专题,将“红船精神”与学校“船魂”精神相结合,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学生专业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一代代造船人的初心,坚定兴船报国之志。
聚焦“红”的传统,学史崇德观念“树”起来
如何推动大学生走出校门引领中小学生学党史?如何在青少年中有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校逐步探索了一套“大中小学生手拉手学党史”学习教育机制,带出一支大学生讲解队伍,将党史知识以小朋友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形成了1(一所大学:江科大)+2(两所中学)+4(四所小学)的协同学习模式,在校内外和全市中小学开展党史专题宣讲近百场,推进了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中央电视台、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近百次。《弘扬中国精神,大中小学手拉手学党史》获评省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宣讲类优秀案例。
夯实“传统阵地”。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组织开展理论研讨会和论文征集活动,抓好课题研究立项,印发党建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项目管理办法。召开2021年党建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会议,制作《立根原在初心中》学校党建思政工作巡礼视频,评选党建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先进个人20人,优秀论文12篇,学校《写好党建思政高质量发展“奋进之笔”》党建思政工作成果成效被学习强国、江苏教育报宣传介绍。举办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
点亮“网络阵地”。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主题网站。推出“我的入党故事”“党旗高高飘扬”“我在平凡的岗位上”等专栏,集中展示党员风采,大力营造党史学习教育的浓厚氛围。开设“江科大故事”专栏,深入挖掘红色校史资源和学校砥砺奋进、兴船报国故事。通过“江苏科技大学”学习强国号,多视角立体化呈现学校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最新成果。大学生自制微电影《迎着朝阳跟着党,牢记使命勇担当》被新华网等主流媒体报道,广受好评。
用好“红色阵地”。组织全体校领导、正处职领导干部赴中共瑞金市委党校、瑞金摇篮干部教育学院培训基地,追寻革命先辈足迹,接受红色洗礼、感悟苏区精神;以学促干赋能高质量发展,组织2019年以来提任且未参加过省外专题培训的副处职干部、二级党组织专职副书记、民主党派负责人、专兼职纪检干部和2020以来受省市级党内表彰的47名领导干部赴湖北红安实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1700多支团队围绕“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初心使命”“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开展实践活动,在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网站报道百余次。
坚持“干”字为要,学史力行效果“实”起来
“原来开成绩证明需要线下办理,现在只要点点鼠标,动动手指,足不出户,盖好章的成绩证明就可以下载打印了,真是太方便了!”学校计算机学院胡勇同学在开具成绩证明时连声称赞。江苏科技大学坚持以师生需求为导向,深入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投入9000余万元支持信息化建设,基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全场景智慧校园,给师生带来了全新服务体验。
坚持以师生为本的理念。融合推进“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与“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设立为师生办实事重点项目30项。以师生需求为导向建成融合门户,让师生从“线下跑”转为“网上办”,自主开发的疫苗接种征集系统第一时间采集校内外所有学生的疫苗接种数据,智教云平台远程直播课堂授课实现所有线下课程远程直播,大学生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日均访问量4953余次,平均每月业务达8100多件,人民日报报道江科大融合门户“一键搞定”学生请销假、学籍类证明开具;建设校园环湖健身塑胶步道、教师驿站;帮助解决教职工反映的交通、住宿、送小孩上学难题等系列问题,优化校区间班车运行时间;完善学生公寓热水、直饮水、空调等设施设备,梦溪校区学生宿舍进行水电改造,建设大学生活动场所、延时开放图书馆和体育场馆,实施食堂菜肴稳价格提质量行动;举办“情满科大冬日暖阳”活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冬衣礼包”150份,“车票礼包”130份,“爱心书籍”200套;持续开展“1+1+1”结对领航学习帮扶计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0%获得经济资助,为少数民族经济困难学生设置了“江苏科技大学红石榴助学金”。
切实推进“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学校紧密围绕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地方经济产业发展需求,坚持需求牵引和问题导向,牵头的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中央电视台报道我校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船载无人潜水器收放系统”海上试验成功,逆向补偿海浪运动,无人潜水器收放实现稳、准、快。深入推进与行业区域融合,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10多家大型企事业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舟山成立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中心,在江阴、扬中、昆山、东台等4县市设立技术转移分中心,实现重大科研成果转移转化70余项,直接带动产业新增产值数百亿元;在邮轮薄板矫平关键核心装备技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国产首艘大型豪华邮轮H1508项目经理周琦向学校发来致谢函,我校海洋装备研究院获首届江苏省科技创新发展奖先进单位;研制了20余台套高端核心产品,通过江苏高校(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与行业企业融合成功转化,支撑江苏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建设,为镇江、南通、扬州市海工装备、高技术船舶等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培育的优质蚕品种“华康2号”“华康3号”等在广西平果等蚕区推广,平果县蚕茧总产值约4930万元,可为农户一年带来人均5658元的收入,有力支撑了当地脱贫攻坚;“服务蚕桑·共筑丝路”科技支农实践团在广西百色帮扶的贫困养殖户120户全部实现脱贫;指导江苏省涟水县高沟镇扁担村蚕桑产业园项目(年收入150万元)、句容市茅山镇紫玉桑葚合作社项目(社员人均收入超2万元)、东方紫酒业有限公司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年销售超1亿元),促进区域发展和乡村振兴,学校获批“江苏省蚕桑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成为江苏省十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之一。桑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纳米制剂对土壤中桑青枯菌的精准智能靶向抑制功能,达到了对桑青枯病和桑螟的集中防治目标。
着眼提速争先推动开局。全校上下从党的百年辉煌历程中汲取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开创新局面。学校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入选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USNews2022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120位,比2020年提升16位。人才培养质量强势提升,首次获得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学科竞赛获奖数量和质量实现历史性突破,其中“互联网+”国赛金奖3项位列全省高校第4位,数学建模竞赛获奖数列全省高校第3位。学科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4个,系统科学博士点填补江苏省空白。10个学科上榜2021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高层次人才集聚效应持续提升。签约优秀博士129人,新增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特聘教授3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二层次4人,2人入选第六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研经费总量突破4亿元,获各类科技奖励34项,牵头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在自主产品、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和标志性成果,薄板电磁感应加热矫平机应用于国产首艘大型豪华邮轮,项目经理周琦向学校发来致谢函,成功研制国内首套气胀式救生筏系统并在舰艇上得到列装,舰船装备综合保障系统应用于海军舰船装备。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份决策咨询入选《江苏信息》并报中共中央办公厅。1项提案首次入选国际海事组织文件库。专利转让位列中国高校第20位,江苏高校第8位。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项,获批省产学研项目38项(其中揭榜挂帅项目4项),位列全省高校第1位。
“党史学习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永远在路上的重大政治任务”,党委书记葛世伦在2022年1月15日的党史学习教育总结大会上表示,“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学好党史,用好党史,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步伐,努力为海洋强国建设和“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贡献江科大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