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锻造高素质师生党员先锋队伍 为教育强省建设贡献山大力量
山西大学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持续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等机制,努力锻造一支高素质、勇担当、作表率的师生党员先锋队伍,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作出山大贡献。
一、聚焦凝心铸魂,淬炼忠诚之志。深化理论武装。制定“第一议题”学习年度计划,严格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制度,邀请全国党史党建领域专家、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等作专题辅导,组织师生党员赴井冈山等地开展红色研学,开设“立心立业立行”等系列讲座。学校获批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精准培训赋能。完善组织调训、专题培训、精准点训工作体系和党员基本培训制度,建设省内高校首家数字党校平台,涵盖29个专题、932门课程库。近年来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专题,集中培训党员、干部4万余人次,师生满意度达98.7%。打造实践课堂。举办航天英雄王亚平事迹讲座,开展“寻找习近平总书记足迹”“党课开讲啦”等品牌党课400余场,组织师生党员走进田间地头、车间厂房等,沉浸式感受新质党课魅力。依托全国重点马院,整合资源打造青马工程、青年学习小组等育人平台,以“导师+研讨+实践”形式培养教育党员、入党积极分子1.5万余人。
山西大学开展“党课开讲啦”系列示范活动
二、激活源头活水,永葆先进本色。严把党员入口。把发展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教师作为重点,建立教师重点发展信息库,构建“一对一”培养机制,近三年共发展85名人才教师入党,学校省级以上人才中党员占比达75%。健全学生推优入党综合评价体系,强化针对性组织培养,设立君宇班、红石榴班等,探索拓宽团组织推优之外的优秀学生入党路径。压实工作责任。制定规范党务工作实施方案,把党务工作者队伍纳入学校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专职组织员和辅导员,细化工作职责清单,完善培训指导、任务考核、责任落实工作机制,为全方位抓实党员工作提供队伍支撑。实施分类管理。坚持把握特点和精准滴管相结合,构建教职工、学生、离退休、流动四类党员分类管理模式,建立制定分类管理台账和措施,每年开展新党员和毕业生党员档案专项审查工作,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持续纯净党员队伍。
三、强化典型示范,激励奋进作为。争当科研先锋。组织党员骨干揭榜挂帅,成立全国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推动2个“双一流”建设学科提档升级,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等重大奖项,推动固废利用、柴归颗粒等重大科研成果实现转化。争当育人先锋。光电研究所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彭堃墀院士带领下,自主培养以党员为主体的高精尖科技领军人才团队,攻克光量子领域系列关键技术,2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设置党支部26个,20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开展育人工作。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获奖团队中,党员占比超85%。争当志愿先锋。研究生支教团连续23年选派268名学生党员赴广西百色、陕西黄陵等地开展志愿服务,累计支教时长达82万学时,用行动践行宗旨。乡村振兴研究院师生党员扎根奉献基层,提炼的客家围屋工作法入选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山西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出征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