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课程”讲台上来了“关键先生”——校领导走进课堂上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校长期以来,把校领导上思政课作为领导干部带头讲思政课的“关键动作”,作为思政课创新的重要举措。本学期校领导围绕“大变局中的中美关系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发展格局中的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全球抗疫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题,深入课堂为广大学生讲授思政课,引导广大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奋力答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考卷。
王顺洪:大变局中的中美关系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
10月14日下午,校党委书记王顺洪以“大变局中的中美关系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为题,在犀浦校区交运楼418报告厅为2020级思政、心理专业及2018级土木工程专业的同学们上了一堂思政课。
王顺洪向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当前中美关系发展情况及其未来走向,并从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脉络、美国竭力维护自身世界霸权地位的原因两个方面,分析了中美关系问题发展及实质。王顺洪还在解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讲解成都发展定位的基础上,从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人才培养成果、双一流建设进展等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了学校近一年的工作进展情况。
王顺洪向同学们提出两点希望:一是希望同学们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同学们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中国未来的建设者,要正确认识中美关系问题以及未来中美关系发展走向;二是希望同学们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将自身的发展与学校的优势发展相结合,实现双赢。
杨丹:把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 不负时代重托
11月4日,校长杨丹在犀浦校区X1310教室为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20级的同学们讲授以“新发展格局中的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为主题的思政课。
杨丹为同学们讲解了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地位与深刻内涵。他指出,理解新发展格局必须深刻把握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相互融合与相互促进,这也是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双城经济圈转变的重要原因。杨丹从人口、面积、交通等方面详细介绍成渝两地的基本情况,用详实的数据与丰富的案例论证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意义。他表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质量生活宜居地,从而助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发展理念。
杨丹勉励同学们把握机遇,不负重托,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整体行稳致远,以更大的作为服务民族复兴和西部大开发,肩负起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
桂富强: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
9月30日,校党委副书记桂富强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主题,在犀浦校区X1218教室为外国语学院2020级的本科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思政课。
桂富强带领同学们回顾了党的百年历史,自中国共产党建立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艰辛的革命探索中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新中国在工业、科技等方面取得瞩目成就,再到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带领人民保持经济活力以及新时代下中国的成就、机遇与挑战,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桂富强引用陈望道、李大钊等人事例,深刻说明一百年以来支撑中国共产党克服困难、无往而不胜的精神之源,在于“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桂富强表示,同学们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青春的道路上为自己、为国家不懈奋斗。
张学龙:坚定制度自信 勇担时代责任
9月28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学龙在犀浦校区一食堂三楼为材料学院新生以“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与青年的时代担当”为主题讲授了一讲思政课。
张学龙首先从GDP的增长及实际购买力、工业用电、钢铁产量和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长的事实,从快速崛起的中国的具体表现中提出了“中国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概念。张学龙为同学们解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和外延, 并从“人民性、历史性、科学性、整体性和革命性”五个维度深入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原因,阐明了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最大的优势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后,张学龙详细分析了国际国内大势,在谈到青年的时代使命与历史担当时,他鼓励同学们要牢记责任使命,坚持脚踏实地,要始终秉承家国天下的情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沈火明:坚志而勇为 载道以日新
11月18日,根据学校疫情防控期间本科教学总体安排,校党委副书记沈火明以“全球抗疫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主题,为土木工程学院2019级地下专业、道桥专业本科生讲授了一堂特别的线上思政课。
沈火明从“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到“战胜疫情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再到“中国以实际行动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深入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推进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变过程及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介绍了党和国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开展疫苗研制攻关共享、全球抗疫中国援助及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采取的实际行动和取得的伟大成就。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学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凝心聚力,开拓创新,胸怀“两个大局”,立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动学校向着轨道交通领域世界第一的西南交通大学发展目标奋勇前进。当谈到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奋斗,沈火明鼓励同学们有志者奋斗无悔,要“坚志而勇为,载道以日新”,把奋斗融入青春,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勇攀高峰。
朱健梅:以自身所学助力唱好“双城记”
11月4日,副校长朱健梅在犀浦校区X1213教室为建筑学院2018级的学子们讲授了一堂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为主题的思政课。
课程伊始,朱健梅以短视频《万米高空看成渝》为引,在带领同学们直观领略成渝壮阔美景的基础上,详细讲解成渝双城经济圈提出的战略背景。成渝双城经济圈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着眼于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朱健梅强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中央赋予成渝做优做强极核功能的时代机遇,前所未有地强化了成渝地区引领西部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她表示,同学们作为成渝地区建设的人才后备军,要肩负起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以自身所学助力唱好“双城记”。
冯晓云:不做“豆芽菜”——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11月4日,副校长冯晓云在犀浦校区X4141教室为电气工程专业2019级的本科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冯晓云向同学们介绍了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基本概况、发展机遇和发展过程。她指出,成渝双城经济圈是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是适应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长期战略。冯晓云与同学们互动讨论“基础课程在工程建设中的意义”,并以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为例,论证了科学与工程之间的紧密关系。最后,冯晓云对同学们提出了几点具体要求,即深入了解历史、文化、科技领域,丰富大学生活;不做“豆芽菜”,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目标坚定、家国情怀,勤学乐学、身心健康。
姚发明:树立远大志向 争做时代新人
12月2日,副校长姚发明在犀浦校区X1312教室为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018级的同学们讲授了一堂以“在全球抗疫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主题的思政课。
姚发明通过分析国际力量对比之变、世界格局之变、科技革命之变、现代发展模式之变向同学们讲解了何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为同学们分析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他提出,在全球抗疫背景下,整个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更加明朗,越来越需要多主体的协同参与、共同努力。中国不仅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也是实践者、贡献者和先行者。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志向、努力学习、刻苦奋斗,争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何川: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交大力量
11月18日,根据学校疫情防控期间的整体安排,副校长何川为土木工程专业2018级的本科生以“川藏铁路面临的技术挑战”为题,讲授了一堂精彩的线上思政课。
何川从川藏铁路的酝酿、初期建设蓝图的提出、开展勘察、前期选线再到全面启动建设向同学们介绍了川藏铁路的历史发展脉络,并为同学们解读了建成川藏铁路对我国乃至世界的重要意义。他通过分析川藏铁路建设区域的特殊地理情况,重点突出了川藏铁路建设期面临的技术难题,同时介绍了国家对川藏铁路建设的大力支持。何川鼓励同学们在毕业后积极投身交通行业的建设中,为建设交通强国贡献交大力量。
校领导们通过与思政课教师一对一“结对子”的形式开展思政课,引导青年学子心怀“国之大者”,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脚踏实地、实学实干,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