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三智”,打造平安校园建设新样板
近年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严格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全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本位,构建校园安全共同体,打造了“三全三智”的平安校园湖汽智慧新样板。确保了学校连续15年“六率”均为零,连续2轮立项湖南省平安高校建设单位,多次获评获株洲市综合治理优秀单位、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湖南省十大“平安校园”系列创建示范单位,并在2021年全国大学生国家安全知识竞赛中荣获全省第一名、全国三等奖,相关经验在2020年全省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视频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现将相关经验做法汇报如下。
一、全方位保障,打造智慧平安校园
一是强化组织建设。成立由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的智慧平安校园领导小组,将保卫、后勤、学工、督导等职能部门作为成员单位纳入管理,按职能条线设立工作专班,构建了党委总揽全局,维稳、综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组织、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的格局。并将维稳、综治、安全工作列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党政工作要点,每年单列维稳、综治专项工作经费,用于安保企业、安防设施建设、智慧平安校园建设,并按季度组织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专题部署工作。
二是健全管理制度。明确“一岗双责”制度,将平安建设工作纳入各二级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强化安全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建立责任落实“层级制”,即二级学院(处室)负责人与校长签订年度“安全稳定工作责任书”,部门负责人与下属相关人员签订责任书,形成了安全责任从领导、部门、楼栋到个人的“贯穿式”网格体系。同时,以考评为统筹、安全管理为手段、应急处置为补充,构建“1+G+Y”的制度体系,“1”即:《平安建设目标管理考评细则》;“G”即:《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实施办法》《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制度》《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保密工作制度》等多个安全管理制度;“Y”即:《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舆情处置应急预案》《心理危机干预流程》《师生涉毒事件处置应急预案》《疑似新冠肺炎应急处置流程》。
三是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学校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整改长效机制,对重大隐患实行“一单四制”制度,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并建立台账,实施“对账销号”。积极推进消防户籍化管理,建立消防安全“六个一”措施台账,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修、维保,确保消防设施状态完好。建立“1+1+1”值班制,每天明确1名领导干部、1名职能部门干部、1名普通老师定时、定点值守。落实安保人员“4*24小时”值班制,确保24小时“校园110”响应、24小时监控室值班、24小时门卫值守、24小时校园不间断巡逻。
四是优化队伍建设。遴选培育保卫骨干人才,优化年龄、学历、职称结构,配备在职在编保卫干部11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5人,聘请具备一线工作经验的专职保安人员40名。按1:200足额配备专职辅导员,配齐专兼职心理专干13人,聘用专职宿舍管理员32人,成立了义务消防队30余人。遴选精干士官学生担任门岗执勤、组成50余人规模的准军事化“校园特护队”,选拔竞聘学生干部担纲治保部40余人、学生信息员230余人。设置后勤、保卫、网评等勤工俭学岗位,为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兼职历练机会。
二、全时空防控,构建智能安防体系
依托“智慧校园”建设,投入310余万元同步建成“智慧安防”一期并投入使用,预投入200余万元启动“智慧安防”二期建设,融合应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泛在网络等信息技术,构建了“智能、先进、灵活、人性化”的智慧平安新校园,提升智能防控水平。
(一)搭建智能化集成系统
1.建设智能监控系统。学校建设监控摄像机共计814台,鹰眼摄像机4台,全景摄像机2台,车辆违停拍摄像机16台,设立宿舍、教学楼等分区监控16套,对楼栋、主干道路、校园公共区域及周边水域等实时监控,实时掌握安全动态,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2.建设智能终端系统。建设智能门锁2700余把,门禁设备70余套,车辆管控设备16套,访客一体机8台,边界安防终端近100个,实时对校内及来访人员、车辆进行信息捕获和存储,实现人员、车辆的安全防范。
3.建设联动报警系统。建设报警柱16台,校内寻呼、巡更设备10余套,成立“应急指挥中心”,集成校园监控系统、消控系统、联动报警系统、“校园110”电话和微型消防站,配备了专用巡逻车和反暴恐装备,制定了应急处置预案和详细的处置流程,实现快速报警、出警和通讯。形成了快速反应和高效协调的校园安全应急体系。
4.建设网络管控系统。建设校园有线、无线点5000余个,部署上网行为管控设备,建立维稳网络监管制度和网络信息员队伍,实时收集梳理网络信息,并针对网络敏感信息进行集中研判处理,有效监测网络舆论和管控网络安全事件,严防境内外宗教、敌对势力和邪教组织等对学校传教、渗透。
(二)实施智能化分析决策
1.统一采集数据。用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痕迹记载等人工智能技术和传感器、智能终端等设备采集学生各种行为数据,汇聚到大数据仓库,实现行为可溯、轨迹再现。
2.实时分析数据。针对心理异常、行为异常、消费异常等情况精心构建数据模型,应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多维度数据挖掘与分析,实现人员行为精准画像,智能筛查异常情况。
3.精准预警决策。依据大数据分析结果靶向推送给学校管理者、保卫干部、辅导员、家长等特定人群,实现数据精准推送、辅助决策、智能预警,精准处置异常行为。
(三)创新学生智能管理方式
实施校园一卡通,对学生日常消费设置预警指标,极大地降低了校园贷比例;改变传统的学生宿舍用电方式,应用智能插座实现从群体管理到个体管理的转变,杜绝了学生宿舍因大功率电器使用的火灾隐患;通过智能门锁,实现学生无感知自动签到管理,大大降低了学生旷课、旷寝现象,宿舍失窃案件数量大大降低。通过校园泛在网络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矫正,极大降低了学生心理障碍、犯罪的风险。
三、全过程管理,实施智育教学模式
一是打好入学教育“预防针”。学校每年为入学新生发放《新生报到安全须知》《大学生安全教育》和《新生入学教育手册》等校园安全读本,并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军训期间,组织开展“新生安全法制教育讲座”“应急疏散演练”。每学期开学时,组织上好“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由辅导员组织进行开学安全教育。
二是拧紧课堂教育“安全阀”。一是全面开展“课前三分钟”课程思政,将思政、安全、法制教育引入课堂,全面渗透安全法制知识,引导学生理性认识社会热点事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二是成立安全教育教研室,挂靠在保卫处,将安全教育纳入每两周一次的班级“主题教育”,学生安全教育有计划、有主题、有师资队伍、有固定时间和上课地点,接受安全法制教育的学生做到了全覆盖。
三是抓牢宣传教育“主阵地”。依托“智慧校园”教学平台,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网、微信微博、广播、橱窗展板、电子屏、横幅等方式,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安全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安全法制教育氛围,引导师生重视、支持和参与校园稳定安全工作。制定《学生申诉处理办法》,推行校务公开,设立校长信箱、“我要建议”网络平台,全方位畅通了师生反应问题、表达诉求的渠道,对师生员工反映的问题,及时解决或反馈意见,有效预防和调处了各种矛盾纠纷。
四是把握实践教育“主旋律”。将安全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持续优化育人环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学校精神。坚持开展以“弘扬法制精神,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法制乐园”特色安全法制教育活动累计20年共148期、受众学生4万余人次,坚持开展反恐、应急疏散、消防等演练,提高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组织安全法制、禁毒防骗、宪法宣传等专题活动,获得国家安全知识竞赛、市级微型消防站比武竞赛、专职消防队比武竞赛等多个荣誉。
综上,学校“平安校园”建设工作保障充分、机制健全、理念先进、成效显著,为高职院校平安校园建设提供了湖汽样板。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创新方法,巩固成果,扩大战果,不断提高我校“平安校园”建设水平。
四、学校平安校园建设工作的亮点与特色
(一)打造了平安校园的智慧湖汽样板
构建领导、部门、楼栋、个人四位一体的“贯穿式”安全网格体系,按年度列支专项经费,制定以考评为统筹的“1+G+Y”的制度体系,建立领导干部、职能部门干部、普通老师“1+1+1”值班制和安保人员“4*24小时”值班制,组建准军事化士官学生“校园特护队”、学生治保干部、兼职学生信息员、网评员,搭建智能安防系统,从组织结构、机制建设、经费保障、队伍建设、技术创新等方面为平安校园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打造了湖汽平安的智慧样板。
(二)丰富了平安校园的智慧环境生态
依托“智慧校园”建设,融合应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泛在网络等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安防”一、二期系统并部分投入使用,以“智能、先进、灵活、人性化”的智慧平安新校园理念,构建了集“智能监测、智能控制、应急处置、网络监控”于一体的智能化系统,建立了智慧安保体系、教育体系,全面提升校园安全防控水平。实施智能化学生校园管理,动态精准掌握学生校园生活动态并实施精准画像,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智慧生态。
(三)形成了平安校园的智慧育人成果
依托学校“智慧校园”平台,进一步革新安全教育手段、丰富安全教学资源,获得了2021年全国大学生国家安全知识竞赛全省第一名和全国三等奖等荣誉,打造了以“法治乐园”为代表的系列安全教育特色品牌活动,该活动累计开展20年,成功举办148期,参与学生4万余人次。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典型性,被立项为湖南省大学生思想素质提升工程德育共同体项目。平安校园建设成果丰硕:连续15年无责任性死亡率、违法犯罪率、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和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连续多年获株洲市综合治理优秀单位;连续2轮立项湖南省平安高校建设单位;获评湖南省十大“平安校园”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