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院系 |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三全育人”构建高质量学生学业发...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三全育人”构建高质量学生学业发展支持体系

来源:福州大学 作者:福州大学 发布时间:2024-03-28 09:24:59

作为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和福州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学科群培育牵头单位,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主动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深情怀、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为目标,秉承“以生为本、以学为本、提高能力、提升动能”的理念,着力构建“五支队伍协同、四个阶段贯通、三个课堂覆盖”的高质量学业发展支持体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一、五支队伍协同,凝聚全员育人合力

院系领导匠心设计。一是重视人才培育顶层设计,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路径,2023年学院根据国家“101计划”组织申报的“微电子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批省教育厅重大项目立项。二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连续多年开展最佳一节课、“四有”好老师、优秀班主任评选。三是完善工作机制,成立校内首个学生发展中心,定期组织召开教学反馈分析会、学习体验与人才培养座谈会,切实推进学生学业发展支持工作。

专任教师用心引领。一是做教育教学的主导者,鼓励教师以课程改革小切口完善解决人才培养质量大问题,主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学院教师作为主要成员申报的《科产教融合、项目制牵引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改革》获2022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程树英教授牵头负责的《构建电子类专业“知能相长、研赛促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获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二是做课程育人的践行者,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做“有灵魂的教育”,学院6门专业课入选校课程思政金课,6篇教案入选校课程思政优秀示范案例。三是做学习过程的考核者,建立和完善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四是做学业学术的护航者,择优选聘教师担任班主任和学业导师,落实“1+1+1”工作职能。

学工教辅暖心关怀。一是做实思想引领,引导学生明确大学学习目标,树牢爱国成才之志。二是做精学涯引导,在专业认知、学涯规划、课程学习、职业发展等方面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三是做细学风管理,辅导员主动联动教师、教辅,全面掌握所带学生的培养目标、学习情况、发展方向,做好政策解读、咨询辅导、学情预警、学业指导等工作。

社会力量贴心助梦。一是发挥校友作用,通过开展校友返校交流活动、设立校友奖学金、建立校友导师库等,帮助学生明晰学业规划,助力学生实践成长。二是做好家校联动,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家长来访机制”,营造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围。

朋辈携手齐心互助。一是鼓励学生自我监督,开展学生课堂督导,抓牢基础学风建设。二是多措并举学业帮扶,组建课程助教、学科助手、受助学生学习共同体,开展学霸答疑、考前辅导,近三年累计服务超3000人次。三是重视榜样示范引领,选树各类先进典型,利用《物信青年说》等平台开展示范教育。


二、四个阶段贯通,锻造全过程育人链条

本科新生适应阶段——注重专业启蒙和行为养成。一是精心组织体系化新生入学教育思政课,帮助学生增强专业认同感,树立专业理想。二是强化学风建设管理,组织定点晚自习,开展学霸笔记评选、基础课模拟考等活动,连续7年开展学风建设优秀班级和优秀学生干部评选,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本科成长阶段——注重开拓视野和实践探索。一是以论坛文化开拓专业视野,邀请院士名师、行业专家做客《物信新视野》《物信讲坛》《名师论道》等论坛,激发学生潜心学习内驱力;二是以阶梯式竞赛体系提升专业技能,从科技节作品制作大赛到电子设计竞赛、集创赛再到挑战杯、“互联网+”大赛,以赛促学提升专业能力;三是推进本科生进实验室,开展科研思维方法训练,弘扬科学家精神,倡导科研探索实践。

本科毕业阶段——注重未来发展和职业能力。一是深化择业观教育,引导学生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主动提升学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开展求职技能培训,组织“寻规导就”系列活动,邀请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基层就业创业工作者分享职场经验,提升学生职业发展能力。三是做细升学服务,激发学生向专业高层次领域深造的决心和毅力,推进升学服务“六个一”工程,多渠道为学生实现考研升学目标保驾护航。

研究生成才阶段——注重学术研究和创新培养。一是营造学术氛围,通过举办学术会议、研究生学术论坛等活动,加强学习交流。二是促进科教融汇,依托高水平的大平台、大团队进行本硕博贯通培养,通过科研实践赋能、项目递进驱动、名师团队引领推进拔尖人才塑造,涌现出宁文、郑日华、韩佩容等优秀博士生。三是推进产教融合,以双师型团队、协同育人项目、企业定制化专班的形式有效衔接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近三年与瑞芯微、亿联网络等企业联合办班,培养研究生38人,到校经费246万元。


三、三个课堂覆盖,构筑全方位育人生态

筑牢“第一课堂”育人阵地。一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教师讲授—师生研讨”“朋辈探究—师生研讨”双螺旋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做中学和学中做”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二是打造特色精品课程,着力建设一批以“电子竞赛培养与实践”“CUPT模式下物理创新实验设计”为代表的“竞赛+”课程,目前入选国家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30余门,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1门、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1门。三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学院申请1400万对实验室进行升级改造,实现24小时开放实验室预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和环境。

激发“第二课堂”育人活力。一是提升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功能,依托共享空间开展学习策略交流、学科竞赛指导、考研升学分享等活动,将学业指导下沉社区;建设“筑梦”导师工作站,邀请高水平导师入驻,以微课堂、微体验的形式,将科研探索启蒙引入社区;定期邀请企业HR、工程师进社区开展交流工作坊,将行业发展资讯送入社区。二是搭建双创育人平台,近年来学院建立电子设计竞赛创新实验室等多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学生按照梯队化、团队化、模块化、项目化的方式入驻,孵化近百项创新创业项目。

拓宽“第三课堂”育人渠道。一是强化校地联动,依托福州大学-晋江微电子研究院、闽都创新实验室等校地共建平台,提供学生参与高水平科学项目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的机会,在参与式、互动式和研究性的学习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加强校企合作,与华为、瑞芯微、三安集成、福建晋华、TCL、新大陆等企业协同合作,以实践基地、现代产业学院等形式将企业优质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推进跨校合作,实行研究生“双校双师”联培模式,与北京大学、天津大学、澳门大学、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等境内外大学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高校科研资源。此外,与福建省肿瘤医院开展医工交叉方面的协作培养,提升学生科研能力。


近年来,福州大学物信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学生学业发展支持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优良学风已然形成。学生学习主动性高,2023年全年基础学风建设(课堂秩序)排名全校前茅,近三年“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通过率位列全校前列,呈现出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本科生毕业率逐年升高,2023届毕业率在95%以上;学院本科生升学率再创新高,2023年达到48.66%;学生就业呈现高层次高质量态势。

二是三创教育成效明显。近年,学院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累计获国家级立项13项,省级20项;在各类科创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350余项,累计获得“互联网+”国赛2金4银5铜,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赛道特等奖(为我校自然科学类34年来首次)。近年,研究生获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硕士学位论文24篇,在《Nature》子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三是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在优良学风的引领下,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北斗团队获批全国小平科技团队,北斗团队党支部获评全国高校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义务维修团支部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同时还培养了团中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标兵”陈诚斌、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李金娴、全国青马工程学员王少彬、宝钢奖学金获得者张睿聪等一大批优秀学生。


责任编辑:马静怡
相关阅读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作为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和福州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学科群培育牵头单位,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主动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深情怀、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为目标,秉承“以生为本、以学为本、提高能力、提升动能”的理念,着力构建“五支队伍协同、四个阶段贯通、三个课堂覆盖”的高质量学业发展支持体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育人号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