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高校 | 西南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社会意识实验室揭牌仪式顺利举办

西南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社会意识实验室揭牌仪式顺利举办

来源: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袁月之 发布时间:2023-05-30 13:55:25

2023年5月27日,由西南交通大学主办,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工智能与社会意识实验室承办的第一届人工智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交叉研究论坛在成都市金河宾馆成功举行。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顺洪,四川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罗仲平,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邱泽奇,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韩冬雪,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田永鸿,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满意,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王伯鲁,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闫坤如,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谢瑜,国家人口与老龄化智库教授杨一帆等校内外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论坛开幕式由西南交通大学文科学部执行主任张雪永教授主持。

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顺洪代表西南交通大学向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积极支持本次论坛的专家和青年学子表示衷心感谢。王顺洪指出,人工智能是决胜数字文明时代的核心要素,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人工智能与社会意识实验室要以本次论坛为重要契机,加强人工智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交叉研究,推动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四川省社科联副书记、副主席罗仲平代表四川省社科联对本次论坛致以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罗仲平表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建设是加强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措施,在实验室建设的起步阶段,要着力整合各项资源,发挥集群优势,推动方法、理论、成果创新,加强协同创作,实现优势互补,为双一流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5.jpg

揭牌仪式

上午9:30,王顺洪、罗仲平共同为人工智能与社会意识实验室揭牌,并为在场的人工智能与社会意识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

邱泽奇教授以《数字化与文科范式革命》为主题进行了发言。邱教授介绍了文科范式的三次革命,即学术革命、计量革命和智能革命,邱教授提出,文科范式的智能革命,正在建立文科研究的新的智能范式,而数字化,正是推动智能范式革命的主导力量,利用数字化的机遇,使文科研究重新以整体的方法认识人类社会。邱教授指出,文科范式的第三次革命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素材像素化、像素数据化、数据理论化和理论智能化,这四个阶段构建了知识创造、生产、服务的一体化模式。

韩冬雪教授以《人工智能与意识形态工作结合的时代意义》为主题进行了发言。韩教授认为人工智能与意识形态工作结合具有重要时代意义,人工智能作为一种科学方式,可以通过实证的方式,对社会成员进行意识形态灌输,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与时代更好地结合,同时,人工智能为有效地向社会成员进行意识形态灌输提供了技术支持。人工智能实验室作为开展人工智能与社会意识研究的重要阵地,要发挥好科学服务于人文的牵引作用,有效推动人工智能与意识形态工作相结合。

田永鸿教授以《从大模型到AI for Science:一场影响遍及全社会的科技与产业革命》为主题进行了发言。田教授指出,人工智能呈现加速突破、应用驱动的新趋势,正在深刻影响甚至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科技、经济、社会和安全格局。人工智能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AI高端人才的稀缺与大量重复性劳动岗位被AI替代的矛盾,可能导致社会稳定、贫富差距等问题。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只有以人为本的AI,才能促进人工智能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吴满意教授以《数字焦虑与主体性建构》为主题进行了发言。吴教授提出,在当今的网络技术发展过程中,人们的数字焦虑成为了普遍现象。导致数字焦虑的原因是多样的,数字过载、信息不对称、信息的竞争性内卷等都会导致人们的数字焦虑。数字焦虑的本质是主体身体、心理被计算,被算法规则所牵引。数字焦虑是大数据时代人的主体性的一种常态化表现,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新的主体性建构,要正确处理好大流量到正能量的关系,进行观察思考和行为选择。

王伯鲁教授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当代内涵》为主题进行了发言。王伯鲁教授认为挖掘、提炼和概括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当代内涵,是当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伴随着时代变迁尤其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而演进,只有紧跟时代前进步伐,直面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活动、最新成就以及丰富鲜活的社会科技化实践,才能从中窥探和发现当代科技发展所展现出的新属性、新特征、新机制、新规律。

闫坤如教授以《数字劳动正义困境及其价值追寻》为主题进行了发言。闫坤如教授提出,数字劳动相对于传统劳动呈现出了劳动空间的拓展、劳动时间的延长、劳动强度的提升等新的特征,使得数字劳动剥削具有延伸性、隐蔽性、虚拟性等特点。数字劳动导致数字劳工的主体性日益衰弱,数字劳动的“娱乐化”使得数字剥削更加隐蔽。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数字劳动正义,需要唤醒数字劳工的主体意识,增强数字劳工的主体性。

谢瑜教授以《人工智能情感的本质及其异化的可能》为主题进行了发言。谢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情感的本质是对人类情感的技术模拟、数据还原和抽象呈现。人工智能虽然能够通过数据抽象呈现人的情感,但可能导致情感物化、情感失真、情感枯竭等问题,存在情感异化的风险。谢教授提出,破解人工智能情感异化需要厘清技术边界、重塑人际情感交往、回归情感的本真性。

杨一帆教授以《人工智能赋能城市社区治理的进展、问题与对策》为主题进行了发言。杨教授从战略向导、政策引领、建设应用、理念先导等方面探寻了人工智能背景下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方向,提出要以AI技术撬动城市社区治理革命性演变,构建“人-机-物”高度耦合的智慧治理共同体,建设有治理韧性的现代社区,在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让社区成为滋养每一个居民积极有序参与治理的土壤。

下午进行分论坛讨论,主要涉及四方面内容:

一是关于人工智能本质特征的理论思考。单啸洋分析了人工智能的认识本质,认为人工智能的认识活动本质上只是人的新形式认识活动。王潇毅以科林格里奇困境引入,系统地论述了习近平关于科技伦理治理重要论述的形成逻辑、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王迎迎分析了我国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演进脉络、探讨了与人工智能伦理相关的核心议题,并对于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查有梁介绍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信息科学原理以及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认为人工智能的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人机环境融合研究。覃世艳阐释了马克思的出场逻辑分析、结构分析等机器分析思想,认为它能给予我们整体主义、历史主义等方法论启示。

二是关于如何开展智能社会治理和教育变革的研究。任凯利提出了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的逻辑理路、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张露露以赋能理论视角审视了数智赋能基层协商治理的工作。李世敏、毛璐分析了智能社会研究的七大热点,认为智能社会的法律秩序、哲学反思、治理等都将是未来该领域的热点问题。丁科从自然生命价值、社会生命价值和精神生命价值三个角度,分析了高校大学生生命价值面临的困境,并分别提出了相应对策。胡平基于克拉里对数字资本主义的批判,强调资本逻辑使互联网造就了“数字焦土”,因此应当促使资本逻辑转向生命逻辑,以“生命感知”重建“共同生活”,借助“身体感知”回归生命共同体。袁雨宸研究了人工智能时代精神生活的真实问题,对超人工智能时代精神生活状况及其不可能性进行了论证,认为弱人工智能时代精神生活的真实问题是技术异化与文明危机,应该扬弃技术异化的文明路径及思想方向。李鹏飞分析和解读了人工智能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人工智能虽然赋予劳动以新的呈现方式,但是其本质是人的劳动。人工智能会强化劳动阶级的主体性,但不能自发的消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三是关于人工智能与意识形态工作结合的研究。李颖凯研究了新时代把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路径,她指出网络对主体的认知、行为产生了整合和重构效应,使人产生了认知视域和主体行为的双重异化,并对异化产生的根源和如何破解这种异化做了思考。韩硕对数据生存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风险进行了研究,指出当前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面临价值生态重构、社会主体分化等问题,需要以善用资本要素、创新技术研发等方法为进路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谷照亮教授探讨了人工智能语境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基于“智能思政”的视角对思政课教学创优及其实践进路进行了探索。孙程芳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国家文化安全的基本样态,透视了文化安全潜藏的风险,并提出了破解文化安全风险的对策。蒙象飞指明了人工智能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认识心理困境,并提出要以拓展算法推荐池等对策应对。

四是关于人工智能带动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变革问题。景星维分析了马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方法之间存在的矛盾,并对如何运用实验的研究方法补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空白做出了思考。潘君豪对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人工智能的进展进行了概述,并提出要积极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人工智能问题的系列重大专项研究等建议。徐子明认为,人工智能可以量子力学化,从而为唯物论带来新拓展,创造出认识论的新可能范式,即从传统认识论到AI认识论与量子认识论。蒋成贵指出,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推荐,抓住算法推荐为网络空间主流价值观建设提供的新机遇,迎接它带来的新挑战。

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人工智能与社会意识实验室负责人田永秀教授进行了会议总结,对各位专家学者、全体与会人员的协同支持表达了衷心的感谢。田永秀谈到,本次学术论坛具有高水平、高质量、高期待的特点,参会的专家、学者从意识形态、社会治理、教育改革等各个方面探讨了人工智能的挑战、机遇和应对问题,体现出了非常高的学术水平。最后,田永秀指出,人工智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的交叉研究,亟待我们不断丰富完善,希望本次论坛能够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界的研究范式变革,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相关阅读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2023年5月27日,由西南交通大学主办,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工智能与社会意识实验室承办的第一届人工智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交叉研究论坛在成都市金河宾馆成功举行。
育人号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