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革命精神系列专栏 | 红船精神 | 典型人物 | 陈彦中

陈彦中

把青春奉献在大山深处
来源:嘉兴学院 发布时间:2021-03-23 10:32:40

一个毅然的选择,让他的人生从浙西南的大山深处扬帆启航。

一份份难以割舍的真情,使一名普通学子,无怨无悔地扎根山区,和山里的农民相伴相依。

他就是嘉兴学院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4届毕业生陈彦中,曾获“2005年度中国志愿服务金奖奖章”“浙江省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陈彦中

选择寂寞山乡

2004年7月,陈彦中从嘉兴学院医学院毕业时,母亲帮他在缙云县联系好了单位,打算让他在城里的医院工作。可他早已在学校报名参加了由省委组织部、团省委等5家单位组织的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省内欠发达地区的活动。

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后,他带着美好的憧憬和满腔的热情来到遂昌县,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志愿者工作。从遂昌县城到金竹中心卫生院,是一条九曲十八弯的公路。他坐着救护用的小面包车进山。一路堵车,开了2个多小时,到金竹卫生院已是中午12点多,卫生院的领导和同事们早就在门口欢迎他了。组织和领导的重视关怀,同事们的热情,使他激动不已。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在志愿服务期间干出点事情,决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陈彦中刚来卫生院时,发现卫生院的院子里有一块荒地,觉得做篮球场蛮合适,既能丰富大家的文体生活,又可以美化环境。他就打了一个报告,递交给院长。建议马上得到了院长的同意,不到两个月,半个崭新的篮球场就建成了。在他的组织下,只有18位职工的金竹中心卫生院在2005年6月还举办了“首届职工运动会”。他的到来,还带动卫生院80%的人学会了使用电脑和上网。

走遍每家农户

陈彦中做的是农村公共医疗卫生的防疫和保护工作。他和另外2名防保人员一起,走遍了辖区内的所有村庄和农户。每次下村做防保,他都不忘带上一些医疗器具和各类常用药品。空余的时候为那些偏僻山村的农民,尤其是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看看病,开个方,送些药。

早乌村60多岁的范金贤夫妇就是他长期联系和服务的对象。范金贤自己患有高血压,老伴又患重度贫血。陈彦中每隔半个月,就会到范金贤老人家去,帮老人量血压,检查身体。他还用自己的钱买些实惠的药物送去,顺便帮老人做些体力活。两位老人把他当自己儿子般看待,每次都要烧鸡蛋给他吃。见老人烧鸡蛋上来,陈彦中都坚持分一半给老人,看老人吃完才肯离去。

甲状腺肿大是金竹镇的地方性疾病。他和同事一起走村串户,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让山区农民合理、正确使用食用碘盐。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金竹镇甲状腺肿大的发病情况得到了明显控制。

扎根大山深处

“小陈,你留下吧!我们山区大学生少,技术力量弱,这里的工作需要你!”遂昌卫生局和金竹中心卫生院的领导情真意切。“陈医生,我们还等着你送药看病呢!”早乌村的范金贤老人依依不舍。

2005年7月,陈彦中的志愿者服务期已满,大家都纷纷挽留他。

面对一张张殷殷切切的脸庞,陈彦中感动了。就这样,他毅然做出了继续在金竹中心卫生院工作的决定,从此扎根在这片山区。

在金竹镇,舍不得他走的人还有很多,金竹中学初三(三)班的学生郑丽芳就是一位迫切希望他留下来的人。郑丽芳是一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妈妈在她10岁的时候就去世了,爸爸随后也去邻村当了上门女婿,她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2004年11月,亲戚和村里人筹资5万元,让她到丽水做了手术。命是保住了,可郑丽芳家里债台高筑,生活更困难了,连上学的学费也无处可借。

得知郑丽芳交不起学费,面临失学,陈彦中收集了有关照片和资料,专程回了一趟母校嘉兴学院,得到了学校团委的大力支持。护理04(6)班的全体团员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团费”募捐,6000多元爱心团费在他的努力下,成了郑丽芳今后的“专项学费”,解除了她因贫辍学的后顾之忧。

短短一年多时间,陈彦中怀着对山区农民的深情和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热爱,足迹遍及了金竹镇各个村庄。尤其是他联系的鼓楼村,60多户人家,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他的名字,村民们提起他,人人都竖大拇指。

由于他工作表现好,成绩突出,遂昌县疾病控制中心还点名要想调他去工作,但他还是选择继续留在金竹中心卫生院工作。他说:“这里有我离不开的病人和尊重我的农民,我的情感已经融入了大山深处了,我的青春在这里一样也能发光。”


责任编辑:王涛立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一个毅然的选择,让他的人生从浙西南的大山深处扬帆启航。一份份难以割舍的真情,使一名普通学子,无怨无悔地扎根山区,和山里的农民相伴相依。他就是嘉兴学院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4届毕业生陈彦中,曾获“2005年度中国志愿服务金奖奖章”“浙江省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育人号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