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革命精神系列专栏 | 红岩精神 | 典型人物 | 何雪松

何雪松

发布时间:2023-04-19 16:20:30

“你——

暴风雨中的海燕,迎接着黎明前的黑暗。

飞翔吧!

战斗吧!

你——骄傲的海燕!”

这首名叫《海燕》的诗,是送给江姐的,诗的作者,名叫何雪松。在何雪松短暂的一生中,他心怀革命,以笔为枪,写下了许多壮怀感人的诗篇。

何雪松,1918年出生于四川高县。由于出身于书香门第,何雪松从小饱读诗书,满怀正义。1934年,何雪松秘密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革命。1946年,何雪松带着一家人来到重庆,在《五总》月刊任总编辑。工作期间,何雪松常常启发教育青年,要做一个热血、有作为的中国人。与此同时,何雪松也默默参与革命活动。1947年,何雪松与萧中鼎等人组织大巴山游击队,计划发动武装起义。但不幸的是,因叛徒告密,何雪松负责的联络站遭到破坏,发动起义的消息也被泄漏了出去。

1947年10月,组织要求何雪松立即转移。但想到家中还有一份机密文件,何雪松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回家销毁文件。哪知,这一次回家,竟成了何雪松与妻儿的永别。

1947年10月9日傍晚,外出数日的何雪松突然回来,刚刚进屋不久,几个拿着手枪的人就冲了进来。眼看何雪松坐在火盆边,拿着火钳拨弄着燃烧的纸屑。领头的特务气急败坏地大吼:“你是何雪松吗?”“是的。”“走,跟我到二处去谈话。”

何雪松明白自己这一去可能就再也回不了家。他平静地起身,穿好衣服,亲了亲只有三个月大的小儿子,便和特务走出家门。当妻子带着儿女哭喊着追在后面的时候,何雪松回头对妻子说了一句话:“一定要把孩子抚养大。”

被捕后的何雪松被押往重庆白公馆监狱,因他严词拒绝“自首便可获释”的条件,次年4月,被转囚于渣滓洞监狱。在狱中,何雪松依然坚持战斗,和同志们一起创办了“铁窗诗社”,以诗歌诅咒黑暗,歌颂光明,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乌云遮不住太阳,冰雪锁不住春天,铁牢关住了战士的身子,关不住要解放的心愿。”,这首《迎接胜利》,是何雪松在监狱中所作,诗中的壮志豪情极大的鼓舞着狱中的同志。不仅如此,何雪松还经常带着狱友们一起跟反动派斗争、要求改善伙食、争取开联欢会的权利,通过何雪松的努力,气氛沉闷的监狱充满了希望和生气。

1949年11月27日,监狱里响起了狱警的声音:“楼上的全部下来,我们要办移交了,快!”“交给谁?”“交给重庆警备司令部杨森,下去安静点,等警备司令部来接人。”

听到这一番对话,何雪松知道,生命最后的时刻到来了。

当天夜里,所有狱友都被转移到楼下八间牢房,牢门被铁索死死锁住。这时,一群荷枪实弹的特务涌入内院,冲上走廊,一声口哨声之后,无数子弹从每个门口射向牢里手无寸铁的人。看着身边的难友一个个倒在血泊中,何雪松用双手死死握住木栅栏门两侧、用身体替狱友挡住枪弹。

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把死亡留给自己。何雪松以党为先,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感动。今天,我们要学习何雪松忠诚奉献、无畏牺牲的精神。

“用什么来迎接我们的胜利?用我们不屈的意志,坚贞的信念!”——何雪松

责任编辑:王涛立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育人号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