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飚之问”要用增进群众感情来回答
耿飚同志是老一辈革命家,建国后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1991年,退下来的耿飚重返半世纪前战斗过的陕甘宁边区陇东某县。晚饭后,他住的招待所外忽然人声鼎沸,黑压压来了一群“告状”的老百姓,诉说他们对一些县乡干部的不满。耿飚召集省地县的干部讲了一件往事,50年前,耿飚任副旅长的129师385旅就驻扎在这里,一个战士严重损害了当地群众的利益,旅部决定枪毙他。老百姓知道了,也是“黑压压”来了一大群人,为这个违纪的战士求情。耿飚对父老乡亲们说,纪律是必须坚决执行的,于是老百姓都跪下了,哭着说共产党都是好人,就让这个战士戴罪立功吧!最后,耿飚只得流泪接受了群众的要求。故事说完了,耿飚激动地大声问道:“现在,我要问问今天在座的你们这些人,不管哪一个,如果犯了事,老百姓还会替你们求情吗?”耿飚一问惊人,全场鸦雀无声……
“耿飚之问”,在今天尤其发聩振聋,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今天,老百姓为什么不会为“犯了事”的党员干部求情,为什么还会牢骚不满骂人,对党员干部没有了感情?归根到底,是我们的少数党员干部脱离了群众,对老百姓没有了感情。
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是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的核心问题。感情是密切关系的基础,感情是把认识转化为行动的重要媒介。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解决好党员干部对待群众的感情问题。
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是形势所需群众所盼党员干部所愿。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呈频发高发态势,另外,有些地区在征地、拆迁、环保、社会管理等方面发生侵犯群众利益、鲸吞群众财富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一个主要原因是少数党员干部脱离了群众,与群众没有了感情,甚至走到了群众的对立面。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密切干群关系、融洽干群感情显得尤为需要和迫切。
我们要用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来真正回答“耿飚之问”。培养和增进对群众的感情,不是嘴上说说,喊喊口号,表表决心,写写心得,而是要端正态度、铺下身子,真正从思想上、身体上、行动上融入到群众中去,这样才能收获群众的感情和信任。
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要不忘本,从内心深处拉近与群众的情感。我们应该经常扪心自问,检查自己的思想,看看自己对群众的感情真不真、深不深,从内心深处感谢群众、惦记群众,对人民群众抱有深情厚谊,这样就会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去想问题、办事情。
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正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要走进群众中间,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好群众的事情。一要“身入”。党员干部要主动走出机关,放下架子,铺下身子,带着问题、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访社区、走农户,让群众时刻感到党员干部就在他们身边。二要“心入”。要真诚与群众交往,和他们同坐一条板凳,同吃一桌饭,同叙一家亲,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事情当家事,坦诚相待,做群众的贴心人。只有让群众感到亲切亲近,群众才会向我们说实话、聊知心话。三要“融入”。要与群众一起组织活动、开展工作,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自觉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体谅他们的难处,真心实意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努力成为群众的“主心骨”。
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必须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加强自身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让老百姓能接近、愿意接近、经常接近,逐渐建立起良性互信、平等友好的关系。
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要为群众谋利益,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增进与群众的感情,还体现在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上。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多为群众办一件好事,就能赢得一份信任;多为群众办一件实事,就能多赢得一份民心,就越能加深与群众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