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服务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资源库 | 思政精品项目案例库 | 理论武装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天精神融入“大思政”育人体系,构建行业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天精神融入“大思政”育人体系,构建行业特色类高校育人格局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发布时间:2024-08-21 15:27:2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爱国奉献、敢为人先、团结拼搏、担当实干”的空天报国精神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推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高质量发展。

项目立足一流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鲜明行业特色,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罗阳事迹、“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初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驱动、思政引领、实践赋能“大思政”育人格局,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树牢逐梦空天、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

突出国防底色

空天精神融入“双层一体两翼”框架

项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总目标,构建空天精神融入“大思政”育人体系的“双层一体两翼”框架,即宏观层面的“课程思政→思政课程←思政工作”和微观层面的“思政选修课→思政必修课←专题思政课”,全面推进空天精神融入“双层一体两翼”式“大思政”育人体系建设。

一是聚焦明理明道,以“一体两翼”式思政课程体系培根铸魂。行业特色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课程着重“铸魂”,在知识、价值和能力三个层面培养一流行业人才的政治领悟力。构建以思政必修课为“一体”、思政选修课和专题思政课为“两翼”的思政课程体系,将空天精神的精髓要义有机融入教学内容。科学精神融入思政必修课,侧重“理论与方法”,引导学生以科学的系统观念、辩证思维和创新意识理解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报国情怀融入思政选修课,侧重“历史与社会”,引导学生了解行业历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理想信念融入专题思政课,侧重“个人与时代”,通过时事热点内容的快速更新,引导学生扩大格局、坚定理想、明确方向。

二是涵育学识底蕴,以“双线混融”式课程思政体系固本强基。行业特色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着重“固本”,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培养一流行业人才的政治判断力。发挥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协同作用,将作为基础和载体的“知识线”和作为亮点和兴奋点的“思政线”深度融合,将空天精神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系统融入专业课程的知识架构之中。以思政线为线索,重构课程知识体系。以行业历史的纵向线索和前沿发展的横向线索,结合知识点融入教学。以知识线为脉络,贯穿课程思政元素。将零散、随机的“点状思政”升级成全面、系统的“体系思政”,培养学生科学报国的决心。

图片

 国家级教学名师、“航空航天概论”课程负责人杨超教授进行现场授课


三是强化融合贯通,以“三横三纵”式思政工作体系提质增效。行业特色类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体系建设着重“赋能”,将空天精神全面融入学生思政育人工作实践,培养一流行业人才的政治执行力。构建以校级、院级、学生基层组织为“三横”,以党组织线、学工线、团学线为“三纵”的“三横三纵”式学生思政工作体系,使空天精神在学生思政工作教育中发挥实效。以主题教育为牵引,组建空天精神宣讲团,实现院士总师、先进模范、行业精英等“请进来”;以社会实践为抓手,开展空天精神专项实践,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开展行业领域调研“走出去”;以学生工作为重点,实现空天精神在身边,发掘同辈榜样典型,多角度、多层次地传承空天精神。

立足报国本色

思政教育协同专业教育提升育人实效

围绕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虽平行,但少协同”的问题,从整体性上破解政治与专业、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等之间可能存在的距离与隔阂,初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驱动、思政引领、实践赋能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一是构建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课程育人模式。形成了“专业课讲出思政味,思政课讲出专业情”的课程育人特色,将学校的红色基因与空天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青年思政课教师连续三年八次应邀于央视《百家讲坛》栏,参与录制“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追梦太空》系列节目在思政课中设置“科技创新与强国使命”“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等专题,聘请专业课名师、院士进行授课。按照“名师领衔、试点先行、质量为要、扎实推进”的原则分批建设45门课程思政示范课,已建成以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3门北京市“最美课堂”、2门北京市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为代表的示范课体系。
图片

戚发轫院士走进思政课堂为大一学生讲授“中国航天与航天精神”专题讲座

二是提升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思政育人效果。投身国家“卡脖子”专业的人数不断上升,入校后专业选择报名航空发动机等专业的人数从第一第二志愿总共不足70%,提高到第一志愿基本报满。近五年国防系统学生总体就业率明显提高,航空航天学科群国防系统就业比例最高(52.37%)。思政课程实效性大大增强,学生认同度从入学初各课程80分左右,跃升到期末均超过90分,课堂抬头率和点头率不断提升,教学内容入脑入心、知行合一。

三是打造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联动的实践育人阵地。推动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联动,全方位构建社会实践育人体系。打造高校“一站式”社区育人机制,入选教育部首批“一站式”学生社区试点高校,创新实施“校领导带头进社区”“思政课教师驻楼制度”等。实行社会实践“双导师制”,引导学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部分学生获得“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奖励。

图片

“思政教师进社区”活动之一:从“双奥之城”看“中国道路”

凝练育人特色

形成行业特色高校“五大融合”经验

围绕大思政育人体系一体化建设的重难点问题,项目形成了行业特色类高校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与思政工作融合发展的基本经验,对于行业特色类高校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具有一定推广价值和启发意义。

建强领导机构,形成组织融合。学校成立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小组,确立一把手负责制,遵循“名师领衔、试点先行、质量为要、扎实推进”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明确育人共识,凝聚理念融合。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与思政工作协同育人作为新时代高校育人模式的一场“革命”,重构思政工作格局。

加强联合攻关,深化学术融合。坚持“知识至深处,莫不相连;学问至高处,莫不相通”的知识传承创新规律,组织思政名师与学科专业教学名师合作研究。

深挖思政元素,推进内容融合。确立以“思政课讲出专业情、专业课讲出思政味”为导向,用“身边事”讲透“天边理”,使“小我”融入“大我”,将服务国家作为师生教学科研和人生选择的最高追求。

创新集体备课,实现队伍融合。坚持“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固定每周三下午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与学生工作队伍集体备课,研究教学规律,解决具体问题,提升思政育人的科学性、精准度与实效性。

“五大融合”模式将空天精神全面系统融入行业类高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多管齐下破解行业人才培养中可能存在的“政治”与“专业”的“两张皮”问题,通过系统研究行业特色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课建设的体系构建、特色凝练、实践路径与评估指标,以行业特色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课改革创新支撑行业类高端人才培养,形成了可供各级各类行业特色类高校借鉴和推广的经验。


责任编辑:马静怡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育人号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