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煜华
池煜华,一位苏区红军高级将领的遗孀,执著地认定丈夫仍活在世上,苦苦守望了七十二年。传奇人物——池煜华,2005年4月24日溘然去世,享年95岁。这位传奇人物走了,但她的感人故事永留人间。
池煜华老人
3天新婚,6天团聚,70多个春秋的守望,许多人都会认为这只是一个爱情童话。但鲜为人知的是,这确是发生在将军县———江西省兴国县的真实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红军妻子。
2005年1月初,笔者随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兴国记忆》摄制组走近了年过九旬的池煜华老人。
新婚与离别
走近池煜华老人时,发现她身体硬朗,思维清晰。随着她的讲述,过去的情景一幕幕地重现眼前。
1920年初春,由于家境贫寒,池煜华的父亲带着年仅9岁的她来到兴国县茶园乡教富村,送给一户姓李的人家做童养媳。那天,池煜华第一次见到了比她小3岁的李才莲。值得庆幸的是,池煜华遇上了一位好丈夫,别看李才莲只有6岁,却富有同情心,经常帮她打柴、放牛、摘野菜,偷偷地给她红薯干充饥。青梅竹马,患难与共的生活,渐渐填平了一对少男少女心中无形的鸿沟。1928年的大年三十那天,在一串喜庆的鞭炮声中,一条棉被,两块木板,筑起了他们简陋而甜蜜的爱巢。那时,风起云涌的革命风暴席卷了赣南大地,兴国,正是苏区核心部分。在李才莲和池煜华新婚的第三天,也就是1929年正月初二,天刚蒙蒙亮,李才莲就偷偷离开了新婚的妻子,参加了县城举行的“兴国暴动”。暴动取得成功后,熟悉李才莲的人才知道,年仅15岁的他早就秘密参加了革命,而且已经是少共兴国县委书记。可是,为了工作的需要,李才莲与池煜华只过了短短3天新婚生活,就不得不挥手相别。此后,李才莲一直驰骋在反“围剿”战斗的前线,池煜华在家乡用瘦弱的肩膀挑着一家老小的生活,夫妻俩就如同断了线的风筝,难以相聚,只有相互思念。
李才莲 (1914-1935)
相聚与诀别
一晃就是数年,1933年6月,池煜华得知丈夫就在百里外的宁都县时,再也无法抑制思念的情绪了,她日夜兼行来到宁都县的一个小山村里,见到了朝思暮想的丈夫。可她没想到的是,下操归来的李才莲却对旁人说:“这是我的一个老乡!”李才莲的一句话,池煜华就分到了集体宿舍。此事很快被时任江西省委书记的李富春和省委组织部长蔡畅知道了。蔡大姐狠狠地批评了李才莲,并把池煜华接到省委机关,让小夫妻俩团聚在一起。黑暗中,池煜华捶打着李才莲的胸脯说:“你,你好狠的心呐!”李才莲深情地抚摸着妻子,满含歉疚地说:“煜华,现在前方战争正紧,多少红军战士抛妻别子,我作为党的干部,却带着家眷。别人会怎么看?又会怎么想?煜华,你能体谅我的苦衷吗?”“我懂,你说过,舍不得娇妻,称不得好汉,我不会拖累你!”
6天后,池煜华离别了丈夫,返回兴国。李才莲依依不舍,送了一程又一程:“煜华,现在战争很残酷,什么谣言都有。如果哪一天别人说我牺牲了,你千万不要相信,无论如何,你要等着我。革命成功了,我一定会回家。”“我等你!”望着妻子,李才莲拿出一面四方镜子,递到了池煜华的手中:“看见它,就如同看见了我。”说着,李才莲又脱下了一件白布褂子,“这件衣服你也带回去,给你,给弟妹都可以,你要帮我带大弟妹。”谁料想,这千叮咛,万嘱托,竟成了夫妻俩的诀别。这面镶有木框的小镜子和那件白布褂子,就成了李才莲留给池煜华仅有的两件遗物。
不久,李才莲升任苏区中央局少共书记,而蔡畅同志亲手写了一张调令到兴国县委,要调池煜华到江西省委土地部工作,以便让他们夫妻团聚。然而,当池煜华回到兴国茶园乡教富村办组织关系时,却大病一场,只好留在地方上工作,先后担任了杨殷县委巡视员、茶园乡妇女部长等。
1934年,李才莲到兴国县布置红军撤退工作时曾写了一封信,要池煜华赶到县城会面,可惜等池煜华接信后赶到县城时,李才莲已走了。李才莲同项英、陈毅、瞿秋白、毛泽覃等人一道,被任命为苏区中央分局12名委员,红军长征北上后,留守在中央苏区打游击。1935年,李才莲在瑞金铜钵山壮烈牺牲,年仅22岁。
期盼与苦寻
红军北上后,国民党军队卷土重来,他们在苏区疯狂地烧杀抢掠,共产党人、革命群众的鲜血染红了赣南的土地。李才莲的叔父李文兰、哥哥李才万遇害的消息相继传来,池煜华更为丈夫的安危担心了,她天天上山打柴,借机四处打听红军的下落。终于有一天,有人悄悄地告诉她,听说瑞金铜钵山一带有红军和游击队活动。既然有红军和游击队,就会有李才莲的消息。池煜华铁定了心要去找丈夫,她咬了咬牙把两岁的女儿托付给了家人,脸上抹一把锅灰,腰间挂一把防身用的柴刀走出了小山村,一路乞讨地踏上了漫漫的寻夫之路。白军对铜钵山区已进行了严密的封锁,池煜华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几次被白军当成红军失散人员甚至是游击队的探子,幸而都被她机智地周旋了过去。饿了,吃口山泉水,摘点野菜充饥;困了,山洞岩石就成了她的歇身之所。她在铜钵山的丛山峻岭中转呀,找呀!一天,她在一个山坳上的茶亭里看到一张国民党的布告:悬赏五千大洋,买李才莲的人头。池煜华心头一阵狂喜,苍天有眼,谢天谢地,这不分明是在传递着她丈夫没有死的消息吗?她摸了摸穿在贴身处的白布褂和随身带着的四方镜,回到了教富村,开始了无尽期的等待。
池煜华老人
然而,没有等回丈夫,不满3岁的女儿却突然夭折了。那段日子,池煜华的精神几乎崩溃了,整日里一言不发,她拼死拼活地劳作,想借此减少心中的痛苦。可是终日的辛劳和不幸的命运并没有博得封建势力的同情,一个死了儿女,丢了丈夫的“丧门星”,比路边任人践踏的小草还要低贱,族中的头人怂恿李才莲的父母把她卖了。“不,我生是才莲的人,死是他的鬼,才莲不回来我决不离开李家!”池煜华宁死不屈,开始了激烈的抗争;家婆把她的东西扔出门外,她就屋檐下搭个窝;家婆不给饭吃,她就在门外自己垒个小土灶。媒人一次次上门,她一次次顶了回去:你家也有媳妇,为什么不去给她做媒?家倌家婆见池煜华并不示弱,便来个硬法子,把礼盒收了卖身契写好,就要把她捆绑上轿。池煜华心一横,掏出一把剪刀,厉声说:“你们要动蛮的,我就死在这。”最后族中一个忠厚的长者实在看不过去,才出面主持了公道。同时,帮她到村边圩上的区公所里找了份做饭的差使,池煜华这才算勉强安顿下来,苦熬苦撑中度过了凄风苦雨的14个年头。
她等啊,盼啊,一直盼到1949年8月。当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开进了兴国县城,她闻讯来到县城,守候在部队经过的大路上,整整三天三夜。可是一次次的询问,一次次的失望,依然没有李才莲的任何消息。1950年,池煜华作为解放后第一批苏区妇女干部来到了省城南昌“八一军大”学习。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一份材料上看到了李才莲的名字。一下子,20年的思念,化作滚滚泪水奔涌而出。好心人见她茶饭不思,便给她出了个主意:“你既然在宁都见过毛主席,何不给他老人家写封信?只要毛主席出面,一定会找到李才莲的下落。”池煜华如梦初醒,立即请人代笔,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毛主席把信批转给了全国妇联主席蔡畅。蔡大姐让妇联的同志给池煜华写了一封回信:“池煜华同志,你给毛主席的信已经转给我们办理。关于你寻找李才莲同志的问题,我们将你所写的简史,转给军政委员会政治部,请他们设法查询。不过,你与李才莲同志分离这么久,你所知道的又只是他18年前的职务。所以,调查时间一定比较长,你要耐心等待,安心工作……”“耐心等待,安心工作”8个字就是说李才莲会回来的,她认定李才莲一定是在从事一项伟大而神秘的特殊工作。
守望与希望
一年,两年,十年过去了,李才莲依然杳无音讯。岁月在漫长的等待中流逝,池煜华每天在丈夫送给她的那面小镜子前梳呀梳,青丝梳成了白发;每日在老屋前的门槛上望呀望呀,一尺多高的木门槛上磨出了一个巨大的豁口。吃饭,她要给才莲留一双碗筷;睡觉,她把留着才莲体温的白布褂子放在枕边;每年清明,当看到千家万户点燃香烛在亲人坟前祭奠时,她便会感到那样的茫然,那样的无奈,那样的痛苦,想到她的李才莲不知是死是活,该不该在荒郊野外给他烧上一叠纸钱。到农历七月十五时,她会按乡俗在门前的小溪里放上一盏河灯,小小的纸船在水上漂呀漂,带去她对亲人深情的祝福,带去她对亲人如溪流般涓涓不绝的思念,每当这时村里人便会看见这位白发老人在夕阳中久久凝视门前的溪水,纹丝不动,仿佛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曲无声的歌。
池煜华老人
尽管已到耄耋之年,池煜华老人仍坚持戴上老花眼镜练写字,但她写得最多的,却是“李才莲”,这三个字写满了几乎整整一本日记本。
而今,家里生活条件日渐好转,有关方面还拨出专款为她建了新居,可池煜华仍然固守在她和李才莲结婚时的那幢百年老屋里,房还是那房、床还是那张床、灯还是那盏昏暗的灯。村里很多人不理解,有人说她傻,也有人说她怪,有福都不会享。其实,人们哪里知道池煜华是在信守着不变的承诺,她曾亲口对丈夫说过:等他一百年。她坚信李才莲只要还活着,就一定会回来。
20世纪80年代末期,《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的作者,美国著名传记作家哈里兹·索里兹伯尔再次来到中国,他在考证当年苏区中央分局12名委员的历史身世时,发现惟有李才莲下落不明,这再次引起各地党史部门的关注。通过调查并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终于确认:当年在瑞金铜钵山壮烈牺牲的李才莲,老家就在兴国县茶园乡教富村,而池煜华就是李才莲的妻子。然而,当党史办的同志把这一情况告诉她时,池煜华却十分坚定地否认了李才莲的死亡:“错了,你们搞错了!李才莲没有死,他还活着!”她拿出蔡畅同志的来信争辩说,毛主席党中央都没说他死了,只是说寻找需要时间,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你们凭什么说他死了呢?
面对着感天动地的一幕幕,人们实在不忍心用残酷的现实去撕碎老人的梦幻,于是,一批批来访者都开始用善意的谎言来安慰老人,于是池煜华的心里一次又一次升起了希望的火花。“哇哩(说了)等你就等你,唔怕(不怕)铁树开花水倒流,水打石子翻身转,唔(不)知我郎几时归?”
当我们要离开时,池煜华老人情不自禁地唱起了这首她自编的兴国山歌,寄托了她对李才莲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