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革命精神系列专栏 | 苏区精神 | 师生讲解员 | 马前托孤

马前托孤

作者:卓惠 发布时间:2021-06-12 19:56:14

在著名的将军县---兴国县的革命烈士纪念馆里,有这样一尊栩栩如生的雕像,骑在战马上的年轻红军女战士双眼饱含深情,手中递出的襁褓里,一个婴儿正嗷嗷待哺,马下接过婴儿的老大娘掩面而泣。

雕像的名字叫“马前托孤”,它描绘的是血与火的岁月里发生在赣南苏区,一个动人心魄,催人泪下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李美群,出生在兴国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她17岁参加兴国暴动,拿起了刀枪干革命,在革命思想的薰陶下,她的政治觉悟迅速提高。她不顾流言蜚语,冲破重重阻力,带头卸下首饰,剪掉辫子,挨村挨户宣传革命道理。1930年她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兴国县委妇女部长,少共江西省委组织部长,中共江西省委妇女部长等职,并在二苏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1934115日,在破旧的钟家农房里,传来了一阵啼哭声,李美群的孩子出生了。初为人母的喜悦刚刚挂上眉梢,她就发现自己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当时国民党军队正在对中央苏区,进行疯狂的第五次围剿,前方战事危急。时任中共江西省委部长的她,很快便收到了前方的归队命令,需要她回到宁都驻地接受新的革命任务。

她很清楚,在当时极其凶险的斗争环境下,母女俩这样的离别意味着什么。可是革命要成功,必须有人做出牺牲。自从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的那天起,李美群就已经做好了献出一切的准备。这时女儿才刚满月不久,可是丈夫已经为革命牺牲了,家里的年轻人都参了军,而婆婆也是体弱多病,孩子又要托付给谁呢?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不允许多作考虑。她返回身,跪在婆婆面前,说:“妈,我必须走,我只有走,这个孩子才能幸福。这是革命的遗孤,您把她抚养成人,我就别无所求。”匆忙之间,还是婆婆上前追问:“孩子取个什么名字?”李美群才说:“就叫钟全列吧,让马列主义传遍全中国。”

翻身上马的那一刻,李美群的泪水喷涌而出。她多想再亲亲孩子的脸蛋,她多想再给孩子喂口奶,可是前方不远处传来的枪声,在催着她重上战场。她狠心地在马上抽了一鞭,当回头望去,孩子和婆婆的身影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下来的李美群带领一支游击队,与敌人周旋在崇山峻岭之间,最后弹尽粮绝,受伤被俘,被押送到南昌。在狱中,不论是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还是面对种种酷刑,李美群始终坚贞不屈。1936年春天,受尽折磨的李美群在狱中病逝,时年25岁。

李美群“马前托孤”的那个女儿,因钟家婆婆患病后无力扶养,最终由革命群众收养,为免遭国民党反动派迫害而隐姓埋名,辗转迁徙到泰和县。40多年过去了,钟全列才第一次知道,自己有个革命的母亲。1982年,钟全列来到兴国革命烈士纪念馆,当她第一次看到自己亲生母亲的照片,看到母亲李美群将自己“马前托孤”的雕像时,禁不住泪如泉涌,她在雕像前长跪不起,泣不成声。她说:“妈,女儿来看您了,女儿想您。”每年的清明节,钟全列都会来到兴国县给这尊雕像擦擦灰,跟妈妈说说话。

牺牲小我、马前托孤,钟全列的母亲李美群深深地爱着她。可是为了所有的孩子都能生活在和平安宁和富裕中,她宁愿做一个狠心的母亲。她牺牲了自己,带着深深的遗憾和苦痛,永远离开了人间。但是她的英雄本色和坚定不屈的坚强意志,却像这尊雕像一样光照日月,永存千秋。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育人号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