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兰英:化疫情之“危”为发展之“机”
人民论坛:2020年6月24日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经济体系抗压韧性、社会治理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的严考。应对危机的大考既要有善于化危为机的大智慧,同时,还要有化疫情之“危”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之“机”的能力。坚持用辩证思维看待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注重化危为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保障。
辩证思维是应对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一切艰难险阻的制胜法宝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必须坚持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们党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把握前进道路上挑战和机遇、风险和应对、危机和出路之间的辩证关系,带领人民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在化解各种危机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辩证思维,提升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习近平总书记辩证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战略辩证”,即用辩证思维高瞻远瞩、统揽全局进行战略谋划,“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这也为我们应对疫情危机提供了指引。
把握大局,辩证应对。唯物辩证法强调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面对复杂疫情和繁重的防控任务,要善于从全局把握矛盾,化解危机。这次疫情不可避免对经济造成了较大冲击,但全面来看,这种冲击是有限的、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用辩证的思维和统筹的方法战胜危机,既要坚决遏制防控疫情,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又要充分释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全面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抓重点矛盾,实行“两手抓”,统筹推进。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多次召开会议指出,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在坚持稳中求进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
联防联控,精准研判。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后勤保障战、资源配置战、生产保障战。一要抓紧抓实抓细。既要精准施策,科学预判研判;还要发现问题精准,不回避问题,不掩盖矛盾。坚决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综合多学科力量开展科研攻关,加大药品和疫苗研发力度。扩大国际和地区合作,体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二要抓早抓小抓苗头。要处理好疫情防控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愿望的关系,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当前的战“疫”之大计。及时发现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妥善处置各类突发情况,严防各类矛盾交织叠加。站在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坚持辩证思维,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坚持两手抓、实现双胜利的制胜法宝。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机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当下,面对全球疫情蔓延和经济衰退挑战,人类需要携手团结应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的抗疫防控人民战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世界看: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历史机遇期。百年大变局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东升西降”的趋势愈益明显,非西方国家的群体性崛起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一方面,各国间相互依存利益交融;另一方面,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尤其是疫情全球暴发,病毒风险、疫情风险、治理风险交织在一起,世界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突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以及中华文化中所蕴含的天下为公、求同存异、和合共生等理念也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价值并被世界接受。面对疫情在全球蔓延,各国都面临抗击疫情的艰巨任务。战“疫”时刻,中国充分展示了携手各国抗击疫情、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的大国担当。
从国内看: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 “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完成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之繁重,防范各种危机风险的挑战之严峻,世所罕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必须再加把劲,狠抓攻坚工作落实。”在疫情最吃劲的时刻,中国一方面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应对疫情。同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化危为机把实现民族复兴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
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以最大力度、最快速度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尽快消除经济生活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推动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全局作出的正确决策。“中国经济韧性强劲,内需空间广阔,产业基础雄厚,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特别是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坚定有力、掷地有声,提振我们对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的信心和决心。
化疫情之“危”为经济全面向好发展之“机”,释放我国经济制度的优势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经济发展已经深深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企业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产业链体系的重要环节。中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具有14亿人口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巨大的消费潜力不会因为疫情冲击而发生根本性改变,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决定了中国经济有巨大的韧性和空间。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新动能及其巨大的潜力,决定了中国作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的地位和作用不会因为疫情冲击而发生改变。首先,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中国疫情防控构筑起了防止疾病国际传播强有力的第一道防线。中国抗击疫情体现出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效率,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这为我们化危为机,把疫情压力转化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其次,我国社会加速转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收入处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中国共产党把握社会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未来的发展需求提供了广阔、巨大和持久的市场。再次,我们坚持向改革要动力,推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消费和服务业的贡献率持续上升,具有保持经济长期向好的良好宏观经济环境。最后,中国拥有世界最全、最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和互联网基础设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能够自主生产从服装鞋袜到航空航天、从原料矿产到工业母机的一切工业产品。我国国内市场广阔,回旋余地大,韧性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作支撑,中国经济向好的局面是不会改变的。
化疫情之“危”为全面提高党的领导力之“机”,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与新冠肺炎疫情作斗争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人民战争,凸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非凡胆魄、科学决断和执政能力,也展现了14亿中国人民勠力同心共赴国难的家国情怀。疫情防控是一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艰苦斗争,疫情防控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党中央成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分类指导各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各地区成立了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干部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努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坚持全国一盘棋,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战胜疫情奠定坚实的制度支撑,淬炼了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全面领导力。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的宗旨使命。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正常节奏,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举国动员形成了同病魔斗争、阻止病魔侵袭的强大合力。联防联控部署的下达,离不开党员干部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每一项措施的推进,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主动作为。在抗击疫情的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以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以“我是党员我先上”的使命担当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凝聚起亿万群众抗击疫情、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化疫情之“危”为爱国创新、守望相助、医者仁心的抗疫精神之“机”,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优势
这次疫情,是对我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是对中国精神的一次大考,同时也是对每一个中华儿女文化自信的一次检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他深刻揭示了贯穿中国五千多年绵延不绝、亘古接续的中国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历经5000多年风雨而挺拔屹立,坚如磐石;饱尝艰辛而不屈,历经磨难而不衰,培育和形成了伟大的中国精神。这一精神之所以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大放异彩,就在于它经过几千年历史长河的淬炼、艰难困苦的磨砺、辉煌历程的孕育,是最有韧性、最具感召力的文化,它始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抗疫表现出来的爱国创新、守望相助、医者仁心,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抗疫精神从来是镌刻在时代浪潮中的文化基因与自觉信仰。
爱国主义凝聚起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空前的团结精神。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全国有800万医护人员参与疫情救治和防控工作。仅用10天建成一座总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传染病专科医院,19个省份倾全力对口支援湖北,让世人见证了危难时刻创造奇迹的中国速度、见证了紧急关头全国上下联动、协同奋战的中国力度。爱国主义促进了抗击疫情的伟大的创新精神。疫情发生以来,国家综合多学科力量争分夺秒开展科技攻关,用事实诠释了科技创新大国集中力量化解重大风险挑战的创新活力迸发的场景。爱国主义激励起舍生忘死、医者仁心的精神气质和意志品质。多难兴邦,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英勇奋战;湖北武汉,上万市民夜晚在各家阳台自发齐唱国歌。广大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死,与病魔较量。“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带领患者在病房翩翩起舞的自信自强,各地乡村防疫大喇叭的高亢悠远,这是中华民族面临灾难勇往直前的抗疫精神和文化自信的绽放。
化疫情之“危”为社会治理升级之“机”,凸显中国应急管理的制度优势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不仅彰显中国的制度优势,同时也展现中国制度所孕育下的国家应急管理的优势。针对疫情初期应急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精心谋划、步步为营、层层推进。从应急响应的组织体系看,中央到地方组建多层级、专业化、综合性的公共卫生应急处理机构,启动统一领导、集中救治、分级防控、网格管理的全方位防控体系。中央成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国家卫健委联合32个部门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派出疫情防控工作督导组,现场督导工作。至2020年1月底,全国有31个省市启动一级响应。从应急响应的力量投入看,汇聚人力、划拨资金、调动物资是公共卫生危机处理的重要的前提和基础。中央和地方及时、迅速的设立专项资金、组织医学团队、提供防护物资。从社区网格化治理看,广大公安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坚守岗位、日夜值守,广大志愿者真诚奉献、不辞辛苦,为疫情防控筑牢一线堡垒、织密前沿防线,使疫情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从科学防治看,将摸清疫情情况、探索病毒源头、分析病毒结构齐头并进;疫情救治、科学防控、药品和疫苗研制同步进行,用事实诠释了中国集中力量化解重大风险挑战的应急制度效力。经过这场疫情考验,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治理能力、科学决策能力、科学调控能力和应急管理体系必将在未来的国家治理中焕发出异样的光彩。
化疫情之“危”为增强环境保护之“机”,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生态治理效能
防范化解重大灾害风险、做好重大灾害应对工作,急在治标,重在治本,关键在于树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4个方面,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努力方向和重点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就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发育成长,生生不息,绵绵不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华民族生命之根,是中华文明发展之源。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昭示人们,人类绝不能以损害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自身的幸福,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规划、统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抗击疫情的艰难进一步表明,人要想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承担起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责任。如果缺失对大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责任意识和担当,那么人类将失去生存与发展的客观基础。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简朴生活,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强制性、普遍性的法律法规来调节、规范和制约个人与集体的不良社会意识、不当社会行为,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增强全民生态环保意识,鼓励绿色生产和消费,推动形成健康文明生产生活方式,真正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研究”(中宣局室发函[2019]21075号)及教育部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7JDSZK039)结项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