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事迹”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
“抗疫事迹”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
杨 峰
(北京科技大学 档案馆,北京 100083)
[摘 要] 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大力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当下,在全国抗疫战斗中涌现出大批抗击疫情的英雄模范和先进事迹,这些英雄事迹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一手生动教材。高校要把这次疫情看作大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课堂,既要积极组织广大师生员工防控疫情传染,又要抓住时机开展针对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让每个大学生向不畏疫情肆虐的英雄学习,更加坚定和忠诚于党的领导,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恩于献身抗击疫情的所有工作人员,感恩于党的坚强领导和祖国伟大富强。
[关键词] “抗疫事迹”;尊重生命;感恩社会;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20)06-0013-004
高校开展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要结合当前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事迹,引导大学生学会思考,加深对社会主义制度客观、科学的深刻理解,进而形成自己正确的道德理念和价值观,更加热爱党和社会主义祖国。
一、将“抗疫事迹”纳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即将进入胜利时期,抗击疫情的战役涌现出许多感人故事,每个感人故事的背后凝结着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观。从人类道德向爱国主义高度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爱国主义是在道德基础之上的家国情怀,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爱国主义有其独特的价值内涵和国家意义。道德认知、道德理念、道德情感、道德需要和道德行为是一个理性的渐次形成过程,道德是一个由内在需求向外在转化的过程。德育认知的内生性强调大学生个体必须通过道德价值体系的认可,才能逐步形成其内心需求和行为动力,德育感知的直观性、示范性是加快和推进个体接受道德价值的驱动器,德育价值判断的时代性所反映的是现实客观性特征,而德育契机主要体现在运用教育时机、路径和有利条件去获得最佳效果,引导大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即由人性向善、仁慈仁爱、忠诚职守、遵纪守法,逐步转向爱党爱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信仰共产主义的高尚境界。这是一个需要从感性到理性的内化过程,进而加深对社会主义制度和信仰的内化过程。
“抗疫事迹”理应成为高校大学生本学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抗疫事迹”来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始于2020年1月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的急速蔓延,给各地人民的生命带来极大威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政府给予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及时商议、决策抗疫大政方针和举措,各级政府积极组织抗击疫情的战役,全国迅速进入抗疫紧急状态,各省市在防控和救治病人的同时,绝对服从中央政府统一调配,在全国迅速组成庞大的抗疫队伍,他们不怕病毒传染,不顾自己家人老幼,急速驰援湖北(武汉),社会爱心自发汇聚,无论是医务人员、政府干部,还是公安干警、社区人员、配送员、搬运工、司机等,尤其是解放军战士,不顾个人随时被感染的危险,依然挺身而出,在家安全隔离、生活供应有保障的人,理应感激这些人——他们是和平时代的英雄,同时,更应该体会到我们的党和政府,是多么具有号召力和执行力的。在党中央领导下,呈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平凡英雄,旋即形成中国和平时代的一首英雄旋律。
当前,高校需要抓住抗疫机遇,从全国先进抗疫模范事迹中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生动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是极其重要的现实题材,必将极大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理念,有利于大学生的思想成熟、道德升华和政治觉悟的提高。
二、“抗疫事迹”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1.“抗疫事迹”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成果的时代化和具体化
“抗疫事迹”是坚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使命担当,可以说,“抗疫事迹”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表现,其根源与党中央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息息相关。2019年党中央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党员和各级干部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觉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具有丰富的含义和范畴,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广大人民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传染并危及生命的时候,党中央组织和号召各级政府、教育部门行动起来,并形成强大能量战胜疫情的传播,这是我们党坚强的执政能力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体现,是我们党尊重人性与以人为本思想原则的体现,是我国政府服务于人民的制度体现。一种社会高度认可的精神力量和价值,不是空想的虚拟意识产物,而是代表社会正能量的价值选择。“抗疫事迹”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内容的进一步生动性、客观化、时代化的发展,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宗旨理念的丰富化、教育效果的实践化。高校要结合党中央、国务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把“抗疫事迹”与爱国主义教育生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必将起到更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2.“抗疫事迹”的价值特征
这里所谈“抗疫事迹”的价值是指社会正能量的体现,一种发自人体内在的驱动力量,个体的精神力量汇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灵魂,一个民族需要有强大的民族气节和民族尊严,在抗击疫情和困难面前才能无往而不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强大精神力量的民族,“抗疫事迹”是时代性爱国主义的重要体现之一。本文认为“抗疫事迹”的爱国主义价值主要体现在:
一是充分体现“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在疫情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党中央践行“以人为本”和为人民谋幸福的方针大略,调集各省市专业医护人员以及解放军医护人员,奔赴湖北(武汉)抗疫主战场,恪守必须打胜的坚定信念,他们带着党和政府赋予的重任和嘱托,奔赴国家最需要的抗疫第一线。大学生要把这些鲜活的事例,内化为灵魂深处的思考和认识,从而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并确立自己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
二是充分体现灾害面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团结力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无论历史上任何时期,也无论今后社会变化遇到任何困难,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都离不开民族大团结的合作精神。疫情严重的湖北省,急需医药药品、医疗器械、防毒用具、消毒液、口罩等,医院建设和床位建设需要设备、费用和专业技术支持,生活上需要粮食、肉类、鸡蛋、牛奶、蔬菜等必需用品,需要供电、供水、供气、供油等方面的保障,全国分省市对口支援并做到无缝衔接,以最快的速度做到资金到位、设备到位、药品到位、专家到位,并用中国“基建狂魔”的速度建设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方舱医院16家,床位达到13 000多张,为达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要求铺垫道路,这既体现出庞大系统管理工程的统筹能力,又反映出全国一盘棋的团结友爱精神。中国长期援外的国际主义精神也得到了回报,世界多国给予物质、资金、技术支援和国际舆论上的声援。
三是充分体现“不惧瘟疫、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气概。亲历此次疫情,见证了疫情面前的职业操守、敬业态度和责任担当。无论是支援湖北抗击疫情的医务人员,还是坚守在本省市的医生和护士,充分体现出精湛技艺和高尚医德,他们面对无情的病毒毫不畏惧,敢于冒着自己身体被传染的极大风险,用自己的生命去救治人民的生命,用自己的躯体去阻挡病毒的蔓延。他们在和平年代平凡的时刻,创造了人性的伟大和品格的高尚,这种表现是大学生值得学习的时代精神。
四是充分体现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关键时刻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先进性体现。在新冠肺炎疫情传播蔓延、国家急需支援湖北(武汉)的紧急时刻,医务队伍中的共产党员挺身而出,带头加入驰援重灾区的救治队伍。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过硬的政治站位和政治担当,肩负起救治危重患者的重任。共产党员坚持把人民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在救死扶伤和无私奉献中体现初心和使命。疫情防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党组织始终是抗击疫情的中流砥柱,全体参与党员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表率作用。
五是充分体现“医术精湛、合作交流”的高尚职业道德品质。全国医务战线的专家驰援湖北(武汉),全心投入救治患者,联手开展科研攻关,保障人民健康和安全。作为国家医疗队的专家核心成员,在疫情防控、医疗救治方案制定等关键领域提供决策支持。科研工作者不分昼夜地开展实验研究,医务人员不顾个人安危与死神赛跑,钟南山教授(84岁)、李兰娟教授、陈薇教授等国内顶级传染病专家,在危难之际承担起国家的脊梁,日夜聚焦关键研究领域,加强科研联合攻关,发挥中西医结合与合作优势,加强国际交流,科研成果公开分享,争取重大科研突破,这种无私奉献精神值得学习和敬佩。
六是充分体现“民族复兴、国家至上”的爱国主义情怀。参加抗击疫情的每个人都秉承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共患难。在此次战疫中,大学生们目睹、体悟并正在经历着来自国家、政府、社会各行各业,甚至基层普通民众所展示出来的不懈努力和爱心,各种鲜活的事例使得大学生更切实地触摸和感知“有国才有家”的家国情怀。
七是充分体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主义精神。尽管我国受新冠病毒的传染情况十分严重,但是,在我国国内疫情防控局势刚有好转的情况下,那些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专家和医务人员,依然不顾疲劳、连续作战,响应党中央和国家的号召,立即奔赴意大利、塞尔维亚、柬埔寨等国家抗击疫情,并为韩国、西班牙、伊朗、巴基斯坦等多国捐赠抗击疫情的呼吸机、口罩、药品等紧急物资,这充分显示出我国政府作为负责任大国,坚决履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和诺言,发挥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赞誉。
八是充分体现党的坚强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领导下,我国迅速成立抗疫决策和指挥机构,成立中央督查机构开展现场指导、督查工作,实施科学计划指挥、行政指令划一、全国步调一致的运作体制和机制,颁布《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等文件,各级党委和政府把中央政策和要求坚决落实到位,周密组织防控和救治病人,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奋战一线亲临指挥,公安干警(辅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积极行动起来坚守抗疫第一线。疫情态势急速考验党和政府的国家治理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核心体现,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利于集中调配各类资源,有利于跨省市进行人力、物力、财力、疫情信息和科研经费等协调统筹,国务院由32个部门组成联防联控机构,及时、有效地组织生产和统筹调配全国抗疫急需的各种资源。中国政府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动员力和执行力,抗疫过程全方位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大学生需要把握成长良机,“百炼成钢”意味着经过风雨洗礼和挫折的淬炼,才能在日后踏进社会和职业生涯中具备强大的应变能力。对大学生而言,疫情出现不失为一个实现成长跨越的良机。在此次公共卫生事件中,需要大学生具有科学、理智、专业的态度,有正视事实、处理信息、理性分析的思维意识与方法,这同样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所需要的时代脚步和发展机遇。“抗疫事迹”体现的核心思想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朴实、善良、仁爱的优良民族传统,真诚热爱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信念,期盼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望。
三、高校要多路径将“抗疫事迹”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之中
以“抗疫事迹”为切入点,将疫情“危机”转化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契机”,广泛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在抓实教学工作的同时,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应强化如下几点:
一是建立研发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体系。高校党政领导要充分提高认识,以校党委为核心,分管领导牵头成立组织体系,组织高校党务人员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专业教师,认真研究党中央、国务院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并结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的光辉业绩,以及抗疫先进模范人物事迹,确定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制定适合本校特色和专业特点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计划。
二是搜集整理抗疫典型案例。整理党中央部署抗击新冠疫情的会议精神,每个阶段下发的抗疫政策文件,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和指导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资料,追踪医院人员、解放军战士、公安干警(辅警)、行政干部、社区工作者以及积极参加疫情工作的各类人员的先进模范事迹,运用图书资料、影像资料,摄影或纪录片等;制作热爱生命教育、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国家卫生安全防控教育,以及大学生感恩教育等爱国主义教育系列专题。
三是把抗击疫情事迹教育纳入大学课堂。一方面进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理论课。抗疫事迹是时代赋予高校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大好机遇之一,高校教师应当用好抗击肺炎疫情这本鲜活的教材,快速将此次疫情危机转化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和生动的“思政课程”,将当前“典型案例”作为思政课程的“活教材”,大学生通过亲闻目睹重大社会疫情事件,有利于唤醒大学生的感性认识,并转化为一种深度的人生价值思考,引导大学生以积极的状态去面对疫情危机。另一方面融入大学通识课和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大学通识课程要加强公共危机意识教育,进行生命教育和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学习,希望每个大学生面对疫情既要积极防控,又要在人生过程中学会成长。丰富的阅历有利于每个人积累社会和生活经验,让大学生在直观、客观和亲身生活体会中去感知人生价值,并进而形成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这个过程体现出理论性与实践性、思想性与教育性的融合,有利于实现理论引领与实践养成的相统一;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引发的后果,让学习医学、生物、动物、法律、管理等专业的大学生,更加重视自己所学专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和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大学生要学会认识自我价值和自己的责任,学会考虑个人与社会公共治理的关系,学会面对现实思考和理性处理问题,为服务于社会做好充分的素质准备。
四是聘请宣讲报告团进校园。在疫情结束以后,高校要积极聘请先进模范代表进校园,大力宣扬各类代表人物不怕感染、不怕牺牲、救治生命的感人事迹,开展“抗疫事迹”教育活动,把“抗疫事迹”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这些真人真事必将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使其更具有生动性和说服力,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家国重任和感恩情怀。
总之,高校要充分运用鲜活生动的抗击疫情的模范人物和事迹去教育大学生,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引导大学生更加坚定“四个自信”,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2-24(2).
[2]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J].求是,2020,(4).
责任编辑:代红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