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革命精神系列专栏 | 脱贫攻坚精神 | 革命精神小故事 | 张福锁:让科技小院成脱贫攻坚“加油站”

张福锁:让科技小院成脱贫攻坚“加油站”

发布时间:2021-11-05 10:28:45


“我是一名老师,也是一个农民。我生长在农村,干过农活,对农民的艰辛、农业的艰难深有体会,对农业一直怀有这样的情节:到农村去、到生产实践去,解决生产的问题,为农业的增产增收做出自己的贡献。”——张福锁

“到农民身边去”

1990年,张福锁从德国留学归来。

1992年,北京农业大学土壤与农业化学系、土地资源系、农业气象系和遥感研究所等单位合并组建了全国第一个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一个新的学科“土壤植物营养”应运而生。31岁的张福锁成为植物营养系副教授,他浑身充满干劲,一头扎进科学研究中去。



经过10多年潜心研究,张福锁团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2005和2008年,他主持的“提高作物养分资源利用效率的根际调控机理研究”和“协调作物高产和环境保护的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科在国内外有了一席之地,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接下来的研究方向该往哪走?2007年,张福锁在曲周调研时,发现由农大指导的小麦试验田大获丰收,但是周边农户地里的小麦产量却不见起色。科研工作与实际生产脱节,一道隔离在实验室与农田间无形的“围墙”引起了张福锁的反思。

2008年,在一次学科发展研讨会上,张福锁提出“咱们不能光在国际上发文章,老百姓读不懂我们的文章,我们能不能到农业生产一线去,到老百姓身边去,看看我们做的技术有没有用?让科研成果真正惠及老百姓。”

2009年,张福锁把思考变为行动,他从实验室走向田间,把科技送到农民身边去。这一年,曲周县白寨乡一处荒废的院子里,三位老师带着两名研究生住了下来。

师生们住进小院以后,大家白天下地指导生产、做田间试验,一起和农民喝稀饭、啃馒头、吃咸菜,一起聊天,晚上及农闲时做农民培训,传播知识。有的农民天不亮就拿着被虫子咬了的农作物把老师们从被窝里叫起来问怎么回事,晚上村民们聚集到小院一会讨论他们的庄稼,一会说说他家孩子的学习情况,小院让师生与农民的心越贴越近,成了大家咨询、聚会的地方。

师生们逐渐获得了农民的信任,加深了感情。农民们说“你们把科技带到我们农家小院了,这里就是‘科技小院’”。

提到“科技小院”这个名字,张福锁说:“我觉得很好。农家小院就在农民家里,把科技带到农民身边,我们就希望真正能够扎根在农民中间,与农民打成一片。院子虽小,但作用很大。”村里有了科技小院,师生和农民越走越近,对生产的观察越来越真切,解决问题的思路越来越清晰,真正地实现“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服务于农民,服务于农业生产。



白寨科技小院设立的当年,夏玉米明显增产,示范方获得了丰收,平均增产了16.8%。“农大师生来到小院,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组织培训、传播科学技术,村里的小麦、玉米产量大增,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白寨乡的村民回忆说。科技小院在白寨乡一炮打响。农民真心认可了,科技小院从此热闹起来,几乎天天都有农民上门说说田间事。

越来越多的师生住进了小院,仅在一年时间里,他们走遍了曲周县的342个村,在农民家中、在田间地头,在农民需要的任何地方,他们面对面、手把手地将科技带给送到农身边。他们还与基层群众、特别是困难户亲密接触,建立了互信关系和紧密联系,及时了解他们实际增产增收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10多年来,科技小院师生先后在曲周研究或引进冬小麦、夏玉米、西瓜、苹果、葡萄、棉花等作物高产高效技术37项。仅小麦深耕一项技术,就使当地小麦产量平均增产6%。

小院造福千村万户

多年的农村贫困地区调研研究让张福锁意识到,受知识不足、信息和资源缺乏、服务支撑不够、土地产权制约、抗风险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科技进步难以转化为农户的生产力和农民收益,这不仅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脱贫攻坚面临的最大难题。

“科技小院”在曲周取得了第一场胜利,张福锁和他的团队并没有就此止步,怎样把这个模式在全国推广,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张福锁和他的团队师生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一个个“科技小院”在全国多个乡村安家落户、遍地开花,扶贫的果实也越结越多。吉林、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北京、安徽、四川、重庆等30多个省市自治区先后建立了269个科技小院,涉及小麦、玉米、水稻、西瓜、菠萝、香蕉、芒果、苹果、葡萄等60多种作物,创新技术170多项,培训农民10余万人次,带动2000万农民在5.6亿亩土地上实现增产增收。小院真正成为了科学家与农民深度融合、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输血”与“造血”有效结合的精准扶贫新模式。



张福锁认为“科技小院”只有与主导产业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发挥积极作用。“科技小院”开展产业扶贫,从聚焦解决农业高产高效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入手,用科技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助推特色产业发展。

2012年初,为了探索科技小院在现代农业产业中的实际价值,3名农大研究生入驻了全国最大的香蕉种植企业——广西金穗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资环学院教授李晓林回忆说:“老板希望我们帮企业解决肥料用量大、裂果严重等问题。这3位研究生像农民工一样在地里干了3个月,熟悉了香蕉生长的实际情况,他们从专业角度入手,开始帮企业做研究,很快得到了公司的认可。”

后来,小院学生通过改善肥料结构和施肥方法,不仅解决了裂果问题,而且把肥料用量减下来,一年给企业节省上百万元。同时,他们还与企业一起申请了几项专利,写了两本书,总结香蕉滴灌的整个操作规程和营养规律。企业这下高兴了,把科技小院作为自己的技术支撑,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香蕉工程中心。

山东省乐陵市“科技小院”通过科技攻关,着力解决当地优势产业——金丝小枣裂果等品质问题,推动了当地金丝小枣产业的发展,研究生还自开淘宝店,开办网上销售渠道,带领农民网络销售,创立“百年福枣”品牌,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

2016年,张福锁与新疆农科院合作,分别在新疆疏勒县、乌苏市、和田县等地建立了13个扶贫“科技小院”,涉及谷子、马铃薯、棉花、葡萄、鲜食玉米、核桃、红枣、饲草等经济作物。“科技小院”围绕这些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开展精准扶贫,并与“访惠聚”工作紧密结合,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脱困。

在云南镇康县木场乡,张福锁带领的团队在当地政府和学校支持下,围绕贫困山区特色产业冬桃发展,深入调研,听取农业生产发展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详细了解病虫害发生的类型、挂果面积、修枝剪枝方式、施肥用药等情况,并就提高冬桃品质、农民增收开展科学管理、提质增效试验示范,制定和优化农业产业发展方案。科技小院让木场乡的支柱产业实现了“脱胎换骨”。

谈及科技小院的成功之处,张福锁说:“我们是零距离的,住在村里、在生产一线,能够零距离适合当地需求,从种到收,全方位、全产业链地去帮助农民、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小院3.0 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2018年5月17日,北京统农001号科技小院在密云东邵渠镇西邵渠村挂牌成立。这是由张福锁提出、北京市委统战部牵头推动的“科技小院”精准帮扶北京低收入村新模式。调动全市涉农资源集聚乡村,师生驻扎小院,把农业科技融入京郊大地,以精准帮扶带动低收入村迈上致富路,打造一支“不走的帮扶工作队”。

科技小院首次入驻北京,也要入乡随俗。“考虑到北京农村基础设施、人员素质相对较高,单是传授种植技术还不够,还要探索一条产业融合、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综合发展的科技帮扶新路径。”张福锁说。

在大兴小黑垡村的统农006号科技小院,师生们量身打造林下种植方案,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引进了高经济效益的百合、洋葱和北京油鸡品种。2019年仅林下百合产业就为村集体创收47万余元,为每位经济组织成员年底分红950余元。在科技的助力下,小黑垡村的年人均收入就从过去不足6000元增长到现在近3万元。村民闫玉润笑着说:“现在一只公鸡也得卖二三百一只,母鸡的鸡蛋更金贵了,生活真是一天比一天好。”村党支部书记韩森说:“我都没想到科技小院有这么大的力量,理论结合实践在这真是最好的体现。”

两年来,北京密云、大兴、房山等京郊9区已挂牌成立40家“北京科技小院”,辐射带动192个村,其中包括62个低收入村,辐射低收入户1700多户,解决1300多人就业,实现农民技术培训近6500人次,,形成了“以点带面、连点成线”的帮扶格局,给当地乡亲带来实实在在的帮扶,打造出一个个“可推广、可拓展、可持续”的品牌,大大提升农民幸福感获得感。

小院引领大未来

今年7月,一则科技小院作为高校创新校地共建服务模式写进七部委文件的消息让张福锁感到振奋和鼓舞,“科技小院作为全国农业社会服务的一个新模式,在全国推广,我们很自豪,我相信这个模式会越做越好。”

科技小院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因村施法。科技小院的帮扶接地气、方式灵活高效,科技成果直接为农民所用。师生们 “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真正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师生们还开办了田间学校,由农技专家当老师,村书记当校长,村委会当教室,根据时节系统培养农技骨干,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接地气、带不走、高素质的农技人才队伍,为助力当地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科技小院的科技创新接地气,推广的技术受到农民欢迎,遵循“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的原则,立足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农民地里反复检验,最后应用于生产。“我们真正地去了解农民,跟农民一起来学习、一起创造、一起研究怎么解决生产中的问题,通过科技创新来解决最关键的卡脖子问题,让农民生活得更好。这样实际上我们培养了大批的科技农民,他们能够不断脱贫,而且不再返贫,能顺利走向致富。 ”张福锁说。

科技小院是一个杠杆,凝聚起各方力量“撬”动农业发展;科技小院又是一个轴,它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了政府、企业、高校、社会和农民的联系,各方紧密连接、形成合力、发挥智慧,最终带领贫困农民走上致富路。



张福锁说:“目前,科技小院正从1.0版精准扶贫模式,2.0版产业扶贫模式向3.0版乡村振兴模式升级。我们要建设美丽乡村,带动乡村里的人才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真正走向乡村振兴,真正让农民成为一个有尊严的职业。3.0版科技小院要把农民、政府、企业、社会力量跟我们科教力量全部结合起来,来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经过多年探索,科技小院的人才培养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入住小院的研究生从校园到条件艰苦的贫困村,边学习边实践,边服务边研究,跟农民打交道,跟农田打交道,得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提升。

“我们的学生下到农村去,亲身经历农村的艰辛、亲身感悟农民的不易,从而下决心去锻炼能力,最后能够真正地知农爱农兴农,能够坚定信心、一心一意地去为农民做事,这样一个立德树人的过程,我觉得是科技小院能够做到今天的最根本原因。”张福锁说。

在“科技小院”,一批又一批的年轻科技工作者加入进来,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人才大军愈加壮大。

2016年,张福锁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科技小院”让中国农民实现增产增效》,把中国“科技小院”的故事传播到世界各地。

国际小农户可持续发展研究专家吉勒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关于大面积推动小农户增产增效的典型成功案例,是全球提高粮食产量、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模式。

国际粮食安全专家、英国牛津大学的Charles Godfray认为,“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创造了一个农业奇迹,张福锁团队的研究证明减少投入实际上可以大幅提升农业、环境和经济效益”。

国际农业可持续发展专家、美国著名生态学家David Tilman认为,“该研究是科学知识被合理应用于农业实践的一个宝贵例子”。



“科技小院创造了一种‘神奇’的模式。”“围着农民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科技小院师生有着服务农业、报效国家的赤诚之心。”“绿色发展适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今年9月在南宁召开的“科技小院助力脱贫攻坚暨农业绿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与会院士、领导纷纷为科技小院师生“点赞”。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集体对外积极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推动并引领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对内明确提出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勇气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以求根本性解决‘三农’问题。”张福锁和他的团队成员们万分欣喜,也感到重任在肩。



在新时代,张福锁认为新一代农大人应该有新担当:“我们理应抓住机遇,坚持‘扎根农村、立地顶天’,传承‘曲周精神’,吸纳和利用全球智力资源,打造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支撑国家绿色发展战略。”

回忆起2009年5月动员师生们“下地”时的情景,张福锁说:“那次大会我只讲了一个字,就是实实在在的‘实’字。‘实’字就是你头戴着一顶草帽,下去老老实实帮老百姓解决问题。你戴着草帽下去帮一个算一个、帮一家算一家。”如今,张福锁和他的团队,脚踏实地,用实实在在从生产中来的科技成果,帮助千千万万农民走上了幸福致富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负这个时代,不负我们的使命,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张福锁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王涛立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育人号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