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创新打造“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教育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文物局、中国人民大学以大中小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一体化建设为特色,面向全国大中小学生创新打造“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开展“古都新青年·最美中轴线”博物馆参访、“中轴线文化遗产大讲堂”进校园对话、“中轴线与中国式现代化”口述史访谈、“申遗助力行”北京大中小学生文化骑行、“中轴线之夜”北京大中小学生文艺展演、“文物遗产保护与文明互鉴”国际青年论坛等系列品牌活动,引领青少年读懂北京中轴线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伟大民族精神,在“大思政课”中坚定文化自信,立志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1
“一个主题”文化自信贯穿始终
北京中轴线既是建筑之轴、历史之轴,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轴、精神之轴、力量之轴。“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聚焦文化自信,引导青年学生深入挖掘北京中轴线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读懂其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伟大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立志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2
“两个课堂”学思践悟纵深推进
坚持“开门”办思政,通过古建筑参访、口述史访谈、通识性讲座、学术性赛事、文艺性展演、国际性论坛等八大活动形式,用文物“发声”,让建筑“说话”,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让启智润心的文化理论课与强效赋能的社会实践课在中轴线这一历史大课堂中深入融合,把首都富集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强大效能,引导青年投身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的生动实践中。
3
“三个联动”协同大中小一体化
以“校地联动”与“校馆联动”带动“资源联动”, 通过“在现场”的场景设计、“在路上”的认知方法、“在心间”的情感路径,将大中小学丰富的专业学术资源、文博机构生动的实践平台资源与北京市厚重的文化遗产资源相结合,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为目标打通学段壁垒,凝聚大中小学三方合力,为新时代思政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创新打造广阔的实践平台,贡献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人大经验”。
4
“四个规律”推动立德树人落地
一是遵循认知形成规律。把课堂搬到历史现场,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认识、从具体到抽象读懂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二是遵循能力培养规律。搭建集“课程、数据、赛事、成果”为一体的“中央厨房”,引导青年在实践中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从“被动灌输方法”到“主动发现办法”的内在转变,收获创新性研究的核心方法。三是遵循情感认同规律。引导学生发掘北京中轴线文物保护与申遗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在调查访谈中形成肩负起新时代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之责的使命担当。四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立足中轴线贯通首都建设的历史、现在与未来,在交流与探索中书写超大规模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篇章。
5
“五个赋能”全面夯实机制建设
一是平台赋能。统筹共同体建设单位,建立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合作平台。二是学科赋能。汇聚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学等多领域的平台力量和人才力量,在中轴线教学与研究的实践中培育跨学科的创新成果。三是师资赋能。邀请更多具有更高政治站位、更大时代视野、更强问题意识、更多实践经验的历史文遗保护行业优秀人士,融入各学段“大思政课”教学格局。四是宣传赋能。依托融媒体矩阵多形态、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宣传工作,讲好中轴线上的中国故事,全面营造中轴线申遗氛围。五是品牌赋能。在“特色”上下功夫,在“品牌”上做文章,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人大案例”,把成果亮在国际展台上。
“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是一次突出学生、学科、学术,打通情感与信仰、知识与能力、学术与创造的用心尝试。目前,项目活动覆盖达 260 万人次,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突出示范效应的“京字招牌”,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做了重点报道,超30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工作部门先后前来交流学习。2023年11月,项目入选国家文物局、教育部遴选的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示范项目(全国10个)。通过“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这种新形式,依托拥有870年建都史、汇聚5000多年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首都文化资源,努力帮助学生感受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走在大路上”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激励大家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深刻领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意义,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