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服务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资源库 | 思政精品项目案例库 | 文化育人 | 北京中医药大学:精心实施文化建设“六项工程” ,持续擦亮“全...

北京中医药大学:精心实施文化建设“六项工程” ,持续擦亮“全国文明校园”亮丽名片

来源: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网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4-04-25 09:54:32
近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以彰显行业特色优势、弘扬中医药文化为重要着眼点,全面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实施文化建设“六项工程”,营造浓郁的“以文化人”氛围,助力大学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深挖中医经典文献的精髓,融合“大医精诚”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首都“四个中心”建设,承担中医药文化传播社会责任,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彰显文化自信,从而形成生动实践,丰富文明校园建设内涵,持续擦亮“全国文明校园”这一亮丽名片。

1. 实施文化育人工程,解析推广北中医特有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元素,打造精品大学文化和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以文化人”氛围

经过精心培育和建设,学校形象识别系统不断完善,校风、教风、学风、北中医精神等日益深入人心;汉唐风格的校园建筑展现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五老上书”群雕成为具有北中医独特内涵、展示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史上标志性事件的人文景观;展现学校建设发展轨迹的“吾校年轮”校史文化长廊、寄托云水情怀的“壶天燕地”校园水系、演绎本草文化的“勤博厚济”百草园,再现中国医学史上的代表性人物及其学术贡献和影响的“岐黄问答”雕塑、历代名医塑像,以及已经形成传统的校园“五节”活动等,构筑起一道道校园文化风景线。原创歌曲《岐黄之梦》、话剧《医路精诚》、“壶畔音乐节”等系列校园文化品牌成为以文化人新引擎。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优化了育人环境。学校原创舞蹈诗《岐黄志》登陆联合国教科文总部,校艺术团荣获2022年北京大学生音乐节六个最佳表演奖(金奖)和三个优秀表演奖(银奖)以及优秀指导教师奖,舞蹈团的参赛作品《草本甦》荣获2023 年北京大学生舞蹈节原创作品创作奖、优秀指导老师奖、中国舞组银奖,校足球队、武术队获得多个国家级奖项。
图片

2. 实施文化铸魂工程,注重革命传统教育,张扬立根引航的红色文化,助力大学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建设好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理论课主阵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列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制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同心圆”机制,构筑“金字塔”体系,实施“使君子”工程,每年推出10门以上示范课程、20门重点培育课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打造旨在引导青年教师志存高远、学务精诚、明德格物、修炼身心的“远志计划”,每年培训100余人;以“四个统一”和“四个结合”统筹青年师生社会实践,践行知行合一,助力青年一代成长成才,组织150余支师生社会实践团队赴边远地区开展社会实践;组织“永远跟党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等主题活动,“四史”教育融入课堂、深入人心。着力将思政工作者、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名医名师、关工委老同志、优秀校友六支队伍融合联动,形成合力,推进全员育人。“岐黄青年汇”入选全国重点建设思政类公众号。

图片

3. 实施中医药文化内涵挖掘与充实工程,深挖中医经典文献的精髓,开展原创性研究充实中医药文化内涵,发挥中医药文化传承引领作用

承担《中医药与中华文明》《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研究》《中医原创思维的方法论研究》《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演变研究》等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973计划”项目;发表《中医药学:广泛深厚的文化自信》《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仁、和、精、诚”四字的内涵》《中医原创思维方法研究的时代追问》等系列文献;构筑古籍数字化和中医经典研究平台,设立中医药古籍保护(含修复)名师工作坊,建设大医精神宣传展示平台,举办《天回医简的重要发现与学术前沿问题》《敦煌中医药文献的当代价值》等讲座,深度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建设“北京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产出一系列研究成果;主编我国第一部中医文化学科规划教材《中医文化学》。
图片

4. 实施中医药文化内核与马克思主义原理融合工程,融合“大医精诚”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医+思政育人新功能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医精诚”精神融入中医药人才教育,形成了以赤诚红色为代表的爱党爱国教育和以圣洁白色为代表的医德医风教育相融合的“双色主题”德育品牌,入选首批北京高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示范点;拓展思政理论课教学形式,推出名师名医进思政课堂新模式;结合抗疫实践打造“众志成城抗疫情”“最美‘逆行者’”等“思政金课”,言传身教,榜样引领,在重大关键时刻强化思想教育,提升立根铸魂效果;成立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党的建设与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聚焦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出版《卫党百年——“百年党史与中医药”》读物,承办首都行业系统“党史中的医药足迹”专题展。开设中医药学科与思政、美育、体育、劳育融合创新课程。获批北京市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
图片

5. 实施中医药文化精髓展示与传播工程,利用好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体验馆等文化传播基地,推出一批“北中医创造”文化作品,助力首都文化中心建设,推进中医药文化服务社会,承担中医药文化传播社会责任

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活动,使中医药文化的濡养滋润作用从课堂延伸至家庭和社会。定期发布《中医文化蓝皮书:中国中医药文化发展报告》;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体验馆已成为展示中医药文化精髓的主要场地;学校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在主流媒体上广泛传播中医健康养生理念和中医药文化知识;学校被设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在师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发挥“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作用,面向社会大众广泛传播中医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2023年暑期,550余支师生团队、4431人次奔赴全国730余个乡镇社区,举办中医药文化进社区、健康生活知识讲座、义诊服务等活动,受到县处级以上报道50余次,国家级媒体报道8次。获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优秀团队。出版《医药文物背后的故事》《中药传说故事》系列微视频分别获评中华中医药学会2022年度、2023年度科普作品,“手耳推”项目入选2022年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 “五个100”先进典型名单,“闻道香”中医康养香修项目荣获北京市学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中心“2023年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成果一等奖。
图片

6. 实施中华文化软实力助推工程,以海外中医中心为突破口 ,打造文化传播高地,以中医药为载体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彰显文化自信

紧扣“一带一路”倡议,着力讲好中医药故事、唱响中医药声音,以中医药服务实效取得信任、赢得认同。在第67届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全球峰会发表中医文化主题演讲。在“2016‘一带一路’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高峰论坛”发表中医长城宣言。持续建设中医文化及健康科普海内外新媒体矩阵,与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等单位合作举办中医药双语直播,推出《对话中医》等系列中医药健康知识海外传播作品,面向世界创新传播中医药文化。面向国际友人、驻华使节、在京留学生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把中医药打造成中外人文交流的亮丽名片。“10秒”中医药体验馆亮相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接待外国运动员及官员近3000人次,报道全网总浏览量突破1亿,在传播美美与共的人类文明中,贡献了中国智慧。
图片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为“本”、以文化人为“纲”,面向育人,将“大医精诚”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营造良好文化育人氛围,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面向行业和社会,发挥中医药文化建设引领作用,构筑中医药文化研究高地,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担当中医药文化传播使命,助力首都文化中心建设;面向世界,以中医药为载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彰显文化自信。

展望未来,学校将在文化传承创新中更好地践行大学使命,即:面向育人,做大学文化品牌塑造的勤奋实践者;面向行业,做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坚强引领者;面向首都,做构建中医药文化高地的重要担当者;面向社会,做中医药文化传播普及的积极践行者;面向国际,做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勇敢探索者。


责任编辑:马静怡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育人号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