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精神的基本特征
在西柏坡时期,在推翻旧中国、构建新中国的斗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以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为基因,以我们党既往的革命精神为基奠,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灵魂,培育和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西柏坡精神,即: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彻底革命精神;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以民为本精神;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立国兴邦精神;务必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务必艰苦奋斗的不懈赶考精神。形成于中国革命转折关头的西柏坡精神,与以往革命精神相比较,是一种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革命精神,探索性、尝试性、学习性以及前瞻性构成了西柏坡精神的突出特征。
“探索性”是西柏坡精神的时代性特征
大胆探索,是西柏坡精神的题中应有之意。西柏坡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即将完成,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创建新国家的任务。这就需要以大胆创新的探索精神,确立新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探寻新国家的发展路径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等等。这些都是崭新的课题,需要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实际进行探索和创造。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探索。推翻旧政权后应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国家?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做出了新的探索,毛泽东指出,新中国的国体必须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主专政”。新中国政权的组织形式仍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中国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国体和政体?毛泽东认为,这是由中国的政治、经济、群众及与民主人士合作等诸条件决定的,最适合于中国国情。据此立国思路,中国共产党人在西柏坡时期还对与新国家政权相适应的经济形态进行了探索。毛泽东在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详细阐释了这一构想:“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这成为新中国的“顶层设计”蓝图,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施政纲领。
“尝试性”是西柏坡精神的创新性特征
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是前无古人的事业。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建设,在建设中开辟新道路。如1948年9月26日在华北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华北人民政府,就是我党为准备建立新中国而进行政权建设的一次大胆实验。华北人民政府始终贯穿如下工作原则:一是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但不忽视农村;二是由战争转向和平建设,但始终注意并支援战争;三是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奠定坚实的基础。华北人民政府为中央人民政府创建了组织基础,为新中国的各级政权机构确立了基本模式和组织原则。1949年10月27日,毛泽东在撤销华北人民政府的命令中指出:“中央人民政府的许多机构,应以华北人民政府所属有关机构迅速建立起来。”华北人民政府的建立,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奠基,成为中央人民政府的雏形。
“学习性”是西柏坡精神的历史性特征
西柏坡精神中善于打碎一个旧世界、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立国兴邦精神,尤其蕴含着共产党人强烈的学习意识和顽强的学习能力。
西柏坡时期我们党面临着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由夺取政权向建设国家转变的执政考验,更面临着建设新国家“本领恐慌”的能力考验。因为,“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 毛泽东充满信心地鼓励全党:“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怎么学?学什么?对此,中共中央进行了统一筹划。一是,创造学习的客观条件。开办各级各类的文化学校,培养各类人才。中共中央还编印了12本干部必读书,作为党员干部学习马列主义的基本教材。二是,规范学习的基本内容。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总政策,提高各级干部的政策水平。三是,强化学习具体的本领和技能。毛泽东要求全党,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习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生产的方法,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我们的党员干部边打仗边学习,走进各类课堂,很好地完成了学习的任务,有效克服了适应执政的“本领恐慌”,为我党顺利实现革命转变奠定了基础。
“前瞻性”是西柏坡精神的独具性特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恪守的一个原则。尤其是西柏坡精神中“两个务必”的不懈赶考精神,集中体现出透过现象,揭示本质,预见到事物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的前瞻性特征。在1949年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完成全国革命任务,就是铲地基,但是起房子,这个任务要几十年功夫”。毛泽东还预见到,“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这将是新生政权面临的极大危险。所以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013年7月,习近平到西柏坡时说,“每次来西柏坡,我想得最多的是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际,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郑重提出‘两个务必’,是经过了深入思考的。这里面,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上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也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确实,在新中国建设即将启程之际,毛泽东用“两个务必”来警诫全党,是基于对中国共产党实践经验的深刻领悟和历史总结,是对已经取得的巨大胜利的理性反思,更是对如何建设新中国的自觉意识。充分彰显出西柏坡精神的前瞻性特征。
总之,具有探索性、尝试性、学习性和前瞻性等基本特征的西柏坡精神,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引领和鼓舞全党全民提升自我修养、不断开拓创新的“正能量”,是共产党人应当永远坚守的精神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