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革命精神系列专栏 | 西柏坡精神 | 革命精神解读 | 西柏坡精神的历史地位

西柏坡精神的历史地位

作者:王玉平(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教授) 发布时间:2021-04-21 20:37:46

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链条中,西柏坡精神是具有承上启下重要功能的一环。西柏坡精神既是在中国革命转折时期孕育和形成的产物,又是激励和引导中国革命转折走向成功的强大力量。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勇于创新,使积弱积贫的旧中国站了起来,找到了建设和发展的道路;使不屈不挠的中国共产党走向全面执政,并不断获得新的生机。

一、共和国的立国之魂

古老中国浴火重生。

西柏坡精神的一个直接指向就是打碎旧世界、建设新世界,就是要立国兴邦。

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是核心课题。中国共产党人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更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他们立足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紧紧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紧紧把握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来探索新中国的具体样态。因为旧中国留给我们的经济基础是:现代性的工业占百分之十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百分之九十左右。革命胜利后,中国只能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待夯实了经济基础,新中国的政权初步巩固之后再过渡到社会主义。基于这样的立国思路,共产党的领袖们不断探索,对新中国的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做出了创新性的理论设计。1948年的九月会议上,毛泽东用“人民民主专政”指称未来新中国的政权。“我们政权的阶级性是这样: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但不是仅仅工农,还有资产阶级民主分子参加的人民民主专政。” 据此,中国共产党设计出符合国情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经济结构,包括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生产经济。 并明确了目标:即打败国民党之后的新中国是搞社会主义,不能搞资本主义;路径是先搞一段新民主主义,再搞社会主义。这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科学探索的结果。

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启。

西柏坡时期的不懈进取、立国兴邦精神,支撑我们党探索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源头。

在九月会议上,毛泽东就提出社会主义已经具有了现实性的问题,即只要对官僚资本没收归国家所有,它们就属于社会主义的经济构成。农民土改后搞合作社,只要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就是社会主义的。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讲的就更明确了,毛泽东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并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了总目标、总纲领,以及工业和农业发展的具体目标。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实现,要求全党必须以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其他一切工作都应该围绕着这个任务来开展。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还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强调了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解决了日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谁来领导”和“依靠谁”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时期的探索,开启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源头,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前提,打下了基础。

二、共产党的执政之基

群众路线是共产党不懈“赶考”的法宝。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处于由战争走向和平、由农村走向城市、由革命走向建设的历史转折关头。这个时期的实践,生动诠释了西柏坡精神中“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丰富内涵。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根本上摧毁封建土地制度的经济基础,能够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旧政权,能够实现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的转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共产党真正地服务人民,真正地践行群众路线,依靠人民战争的无比威力,进而与人民群众一起改写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一是,中国共产党人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瓦解了国民党统治的根基。二是,浓厚的公仆意识,始终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彰显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西柏坡时期,中共中央始终将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在土改运动出现了这样那样“左”的偏差,毛泽东和党中央及时做出了一系列指示,要求全党必须纠正“左”的错误,必须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是,为了人民,赢得民心,是夺取革命胜利的力量源泉。西柏坡时期,我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解决了你们的命根子---土地问题,赢得了民心,获得了时代的认同,再次诠释了人心向背这一历史规律。

坚持“两个务必”是共产党人的永恒课题。

“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是我们党处于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头提出的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具有前瞻预见性的思想。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获得的切身体悟,更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即将执掌全国政权的共产党人具有特殊的警示意义。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强调,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更长。怎样使无数先烈换来的政权得到巩固?怎样使无数先烈用热血染红的党旗不改变颜色?就是要靠我们党永远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永远坚持“两个务必”的思想警戒和工作作风。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是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局部执政经验的升华,是共产党探索执政能力建设的源头,有了这样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党就能够基于对使命的执着、对责任的坚守以及对人民的忠诚来形成自我建设和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链条中,西柏坡精神是具有承上启下重要功能的一环。西柏坡精神既是在中国革命转折时期孕育和形成的产物,又是激励和引导中国革命转折走向成功的强大力量。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勇于创新,使积弱积贫的旧中国站了起来,找到了建设和发展的道路;使不屈不挠的中国共产党走向全面执政,并不断获得新的生机。一、共和国的立国之魂古老中国浴火重生。
育人号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