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汉字引航启征程,文化自信扬风帆
一笔一画诉春秋,一撇一捺绣风华。汉字,历经几千年风雨涤荡,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它不仅是记载、保存和传承悠久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以“字育字乐”汉字引航计划为抓手,依托学院专业课程及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平台,秉承“正字修身、习字育人”理念,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探究、文创设计、文化活动多种形式,挖掘及展示汉字文化传播知识、启迪智慧、弘扬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育人作用,传承弘扬汉字文化,探索以汉字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助推学生牢固树立文化自信。
一、开展情况
(一)立足专业实际,开展以汉字类课程讲授为主体、学术讲座交流为补充的汉字知识教育
积极建设专业课程,组织安排包括汉语汉字与汉文化、汉字汉语传播与“一带一路”倡议、汉字与书法绘画艺术等10个主题教学环节。在本科生中开设《汉字与中国文化》《训诂学》课程,在“古文字学”强基班中开设《说文解字导读》《古文字学专题》课程,专门开设古文字小课堂,及时更新课程讲义、大纲、教学计划,通过课堂讲授从专业知识层面引导学生继承、发展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汉语汉字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挖掘汉字汉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将思政元素寓于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内涵、思想情操和家国情怀,课程已覆盖学院全体本科学生和大部分硕博学生600余人。
依托学院科研平台和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利用华中大语言论坛、华中大中文学术讲座、荆楚语学大讲坛等150余场汉字文化论坛、讲座、报告会,为学生搭建与专家学者交流学术的平台,提升汉字语言文化认知,拓展学术视野。
组织学生开展院藏古籍的整理、保护工作,如参与相关培训,在国家图书馆修复专家指导下学习古籍修复、保护技艺,学生志愿者将院藏古籍正式编入全国古籍普查系统,院藏古籍有了“身份证”,现已完成明清古籍2000余册、汉画像石拓片226张和书法拓片300余张的整理修复。
人文学院程邦雄教授主讲古文字小课堂;学院组织学生进行院藏古籍整理修复
人文学院举办喻家山新媒体语言文化论坛、荆楚语学大讲坛等
(二)组织实践研学,开展以挖掘汉字内涵为主线的调研探究活动与文字推广活动
学院专任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市博物馆等武汉文化地标,探究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带领学生前往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中国文字博物馆开展汉字文化研学,挖掘汉字蕴藏的丰富内涵;项目建设至今已开展实践研学活动8次,参与学生近300人。
人文学院组织学生参观湖北省博物馆,赴中国汉字博物馆等开展实践研学
依托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组织志愿者队伍连续两年开展“同语同心乡村振兴”语言文化品牌活动,做到知行合一,活动覆盖群众近1000人,实践队连续两年获团中央“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优秀团队;持续两年开展校园用语“啄木鸟行动”,鼓励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找寻文字漏洞,改善校园内百余处语言景观;走进学生社区,以“秉龟甲契文书千秋古语,承方正雅言奏时代新音” 为主题开展甲骨文推广活动,从汉字的形、音、义三个角度设计互动游戏,让全校师生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与重要意义;追溯汉字的源流与发展,把甲骨文、篆书与普通话推广结合在一起,覆盖康居园社区等3个社区,群众近500人。
人文学院实践队赴贵州黔西南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并获团中央优秀实践团队
人文学院连续两年开展校园用语“啄木鸟行动”;在学生社区以“秉龟甲契文书千秋古语,承方正雅言奏时代新音” 为主题开展推广甲骨文、篆书等汉字文化活动
(三)激发创新活力,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夏令营等体验及文创设计活动
连续两年举办中国文化夏令营,通过“汉字文化”讲座与中国书法体验,对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进行讲解,吸引100余名国际学生参加,学院参与志愿服务学生80余人;组织“汉像汉服皆古色,文物文心谱新风”等文化体验活动,设置毛笔书写环节,让学生在一笔一画、一提一勾间得见汉字风采;组织学院院徽、吉祥物、文化周边等文创设计活动、粉笔字书写大赛活动6次,覆盖学院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将汉字元素融入院徽创作设计。
人文学院举办以“汉像汉服皆古色,文物文心谱新风”文化体验活动为代表的
各类汉字文化体验类活动
人文学院学生在学院院徽、吉祥物、文化周边等文创设计活动中的作品
二、创新做法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任时光流转千年,唯风采不变。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通过系列做活动及措施,引导学生学习好、挖掘好、运用好、弘扬好以汉字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汉字文化“出圈”、“出彩”、“出新”。
(一)把握“学习与继承”的关系,让汉字文化从书本中出圈“动起来”。
以汉字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汉字文化以其深厚的人文内涵和崇高的价值追求可以为立德树人提供强大的内容支撑。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充分用好知识资源、武汉红色资源及各类平台资源,充分发挥大学专业课堂、博物馆、革命遗址的教育作用,将汉字文化教育和专业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也促使汉字从书本中的交流符号,出圈转变为意蕴丰富的文化标识。
(二)把握“实践与弘扬”的关系,让汉字文化从行动中出彩“活起来”。
增强中国文化影响力首先必须明确自身的优势。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传统文化积淀是我们取之不竭的文化宝库,必须加以利用和创造性转化,在实践中进行弘扬。本项目通过实践活动形式,带领学生实地调研汉字文化发展历程、身体力行的传播弘扬汉字文化,让汉字文化出彩,让国内群众及世界人民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吸引更多中国文化的追随者,树立起更加令人亲近、爱戴、尊敬的中国形象。
(三)把握“创新与发展”的关系,让汉字文化从创意中出新“亮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的必然选择,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以巩固与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其从深厚的以汉字文化等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得到了永续的滋养与支撑。本项目将汉字文化融入创新设计及各类文化传播新形式,促进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实现在发展中出新,推动文化交融,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三、工作成效
(一)提升专业素养水平,助推学院人才培养
1.提升学生专业技能,锻造了一批“专业扎实、能写会讲”的中文学子,让汉字文化焕“新颜”。
了解汉字发展历程,从字音、字形等多方面钻研汉字表意是中文学子必备的专业技能。本项目通过课程形式巩固学生专业知识,同时通过多个主题教学划分,帮助学生夯实专业基础,并以实践研学、文字推广等形式促进学生书写及表达能力的提升,擦亮历史记忆,对甲骨文、篆书、隶书等汉字的演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我们从哪里来”。
2.强化学生使命担当,锻造了一批“不忘本来、积极进取”的薪火传人,让汉字文化耀“新光”。
汉字文化不仅有静态的“字”,也有动态的“字”,这指的就是文化传承与推广。我国的汉字文化资源丰富,但是却面临着学生在校内学得到,群众在校外看不到的情况。汉字文化传承,重在传人,本项目致力于培养对汉字文化薪火相传、代代守护的继承者。因此我们注重精准实地研学及在语言文字发展不够先进的地区开展推广活动,带领学生迈出校门、走出国门进行文化传播,让人文学子自觉承担起汉字文化延续与发展的重任,指导“我们去向哪里”。
3.激发学生创新活力,锻造了一批“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先锋创客,让汉字文化出“新彩”。
汉字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本项目大力推动文化创新,采用文创设计、文化创意体验等多种形式,在探索中突破超越、在融合中出新、出彩。坚持“汉字文化+”的工作模式,着力培养一批“中文创客”,以其源源不断的创意为突破口,营造沉浸感、互动性的体验氛围,让古籍古文字“活”起来、让文物文学“动”起来,顺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在赓续传统文化过程中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激发“我们该怎么做”。
(二)创新思政教育形式,促进理论实践融合
1.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
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汉字是记录汉语、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从汉语、汉字中可以找到许多有关中华文化的鲜活的例证,体现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审美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中最基础最根本的是“文化自信”。汉字悠久的历史、汉字里丰富灿烂的文化,为我们的“文化自信”提供了充实的证据和鲜活的案例,因此,把“汉字汉语与文化”结合起来,实际上是把专业教育的本体(汉字、汉语教育)和思政教育(文化拓展教育)、美育(传统审美与现代审美)结合起来,对于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人才培养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
国家高度重视基础学科发展,人文学院 “古文字学”强基计划承担了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本项目与强基计划紧密结合,注重挖掘在专业知识背后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广泛涉及思政教育中“培养建设者与接班人”与“国之大者”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具有其他课程、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3.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
本项目依托专业基础课程《汉字与文化》等,一方面分专题系统讲授知识,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湖北特别是武汉的历史文化名城优势,带领学生到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博物馆等地实地参观考察、现场教学,体验汉语汉字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此外,还组织省外研学、“一带一路”国际社会实践等,让学生真正“走出去”,用实践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