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洋大学:从“四个一”到“六个坚持”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提质增效
江苏海洋大学持续完善升级“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坚持党建引领、队伍入驻、学生参与、文化浸润、数字赋能和条件保障“六位一体”推进,落实“一盘棋”规划、“一张网”部署、“一股劲”落实、“一条心”服务,以高质量“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赋能学生成长成才,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学生教育管理的新范式新经验。
一、坚持党建引领 夯实育人阵地
学校高度重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推动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有关单位各司其职、全员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全面落实机关部门教工党支部与学生社区党支部结对共建,创新学生社区党建育人模式,以社区党建推动思政教育进学生宿舍、进学生心灵。设立社区党建工作坊、党员工作站,打造学生社区“红帆讲堂”,着力构建多维度的“党建+”特色工作品牌。开通朋辈心理解忧“海大解忧铺”“心晴树洞”等通道,定期召开学生议校座谈会,畅通诉求反映渠道,筑牢基层治理根基。2024年1个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以‘3+3’党建工作法赋能学风建设”项目获全国高校食品学科“时代新人 铸魂工程”工作项目立项。
二、坚持队伍入驻 汇聚育人合力
领导干部带头进学生社区,校党委书记、校长定期进学生社区与学生谈心声、话成长,2024年领导班子成员通过座谈会、思政课等形式与学生面对面交流30余场次。专职辅导员入驻学生公寓,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选聘学校党政干部、离退休教师、思政理论课教师、优秀研究生等担任学生社区兼职辅导员、指导老师,进驻学生社区广泛开展学生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团体辅导、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等活动。邀请道德模范、优秀校友、“五老”等校内外专业力量进入社区,2024年已开展德育、美育等各类主题活动240余场次,“海英草”工作坊入驻学生社区开展“美育润心”教育活动被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网站报道。
三、坚持学生参与 完善育人体系
强化学生组织建设,设立社区学生功能型党团组织,学生骨干担任负责人,提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成立学生社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组建学生志愿服务队伍,引导学生参与社区建设和楼宇管理。开设学生社区班长讲堂、学习讲堂,建设学生朋辈辅导工作室,引导学生学好基础知识、青春奉献祖国。成立学生宣讲团,带动全校学生把理论知识学起来、服务实践干起来。选聘学生安全信息员,实现学生社区网格化管理。创新学生参与社区治理评价体系,将学生参与社区治理情况与学生文明诚信档案建设和学生社区劳动教育相结合,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体系,以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四、坚持文化浸润 丰富育人内容
学校连续四年修订出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方案》,各职能部门协同推进、逐项落实。打造“党委书记与学生面对面”“宁校有约”“信仰公开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示范班会”等思政品牌。依托青年讲师团、青马宣讲团开展小型化、分众化宣讲活动,获评“信仰公开课”省级精品课1项。组织开展撷华书会、“挑战杯”项目路演答辩、草坪音乐会等各类校级活动百余场次,学生社区创新团队斩获“挑战杯”主体赛事全国银奖、“揭榜挂帅”专项赛全国二等奖。持续加强蓝色思政品牌建设,举办海洋嘉年华、世界海洋日思政课等活动,活动被央视网、《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积极探索“机制、队伍、平台、作品、理论研究”五维融合的立体化网络育人工作体系,斩获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一等奖、微电影展示活动三等奖、省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奖项5项,获评省年度“优秀易班共建案例”、易班优质公开课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五、坚持数字赋能 提升育人成效
学校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构建学生大数据辅助决策系统,深度融合、汇聚各类平台数据,为每一名学生生成一份核心素养达成度报告,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全场景展示、全要素覆盖、全过程监测。充分发挥大数据平台对学生科学评价、趋势预警等功能,帮助职能部门、学生社区指导老师准确研判、及时预警、科学评价,提升学生工作效能,助力平安社区建设。统筹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网上办事大厅建设、校园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建设,实现学生事务一网通办、一站畅办。自主研发“房间预约”应用程序,集成预约使用、通知公告等功能,2024年上半年预约使用1739余人次。
六、坚持强化投入 落实条件保障
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公寓空间功能布局,配齐、配足社区软硬件设施。高标准建设社区辅导员工作室、党团活动室、谈心谈话室等多功能公共空间,打造服务师生线下交流的“第三空间”。坚持选优配强原则,不断优化社区育人队伍结构,充分做好人员保障。强化制度保障体系建设,修订出台《江苏海洋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提质增效工作方案》,落实经费保障,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常态化开展学生社区工作成效和师生满意度调研,加强服务质量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