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电大给优秀传统文化插上信息的翅膀
近日,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校园里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的浪潮,“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学校自行开发建设了一批地方特色与传统文化系列教学片,学生通过“浙江学习网”进行在线学习与竞赛。本次活动吸引了全省电大系统近万名学生参加,地方传统文化在浙江电大校园可谓是“圈粉”无数。
据悉,本次知识竞赛只是浙江电大挖掘浙江地域特色文化、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浙江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浙江电大创新开设浙江地域文化校本课程,开展“一地一品”特色资源项目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和地域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运用互联网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给传统文化插上信息的翅膀,打造传承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浙江电大样板。
传统文化+课程,让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主渠道
学校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为更好地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浙江电大优化开放教育专业教学,创新开设地域文化校本课程,通过对浙江地方文化的产生、发展及突出贡献等内容的全面介绍,使学生夯实文化基础,提升文化素养,激发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的热情。
地域文化课程成为浙江电大开放教育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社会工作等9个本科专业(方向)中指定的执行课程,充分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为了课程优势,近三年来,共有9361人次修习了该门课程。
传统文化+技术,给传统文化穿上时代的新衣
近年来,浙江电大充分发挥系统覆盖面广、联系基层紧密和信息技术优势,动员组织全省电大系统力量,以“一地一品”特色资源项目建设为抓手,建设数字化地方特色与传统文化系列教学片。教学专题片采用“以小见大”的设计思路,充分展现浙江的名人名家、民间艺术、古迹建筑、节日民俗、饮食文化、特色方言、人文景观等内容,并适当运用故事情景,体现知识点背后的人文情怀与时代价值。
该项目自2015年实施以来,全省共计44家基层电大200余人参与承建,并汇聚了各地文化局、博物馆、展览馆等多方力量,目前已建设完成三批共43部深受好评的精品资源,如萧山手绣花边、海盐滚灯、嘉善田歌、诸暨西施小吃、安吉鄣吴竹扇、乐清黄杨木雕、绍兴黄酒、龙泉青瓷等,并荣获中国电视星光奖2017年度浙江省纪录片推荐作品优秀系列纪录片奖和2017年度浙江省纪录片“丹桂奖”。
传统文化+网络,让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为尽可能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覆盖面,提高精品资源的使用效益,浙江电大建立了“一地一品”浙江地方特色与传统文化系列教学片专题学习网站,并和“之江汇”教育广场、第三年龄学堂、浙江学习网、浙江终身学习在线、浙江社区教育网等众多媒体平台进行对接,将优质学习资源向社会开放,推送给最需要的人,受到众多学习者的欢迎,也得到杭州日报、杭州网等主流媒体的好评与推介。
2018年7月,“一地一品”特色资源被浙江省委组织部选用为浙江领导干部网络学院课件,供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同年,学校与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合作,将前两批26个“一地一品”特色资源进行整体包装并出版发行,充分发挥“出版+互联网”优势,有效整合资源,扩大传播渠道,合计点击率达百万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传统文化+活动,激活传统文化鲜活基因
在活动中感受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有利于它的传承与发展。近年来,浙江电大围绕弘扬优秀地域文化,开展了系列化、多样化的活动,如开展“形塑红色经典,再现改革成就”学生微视频大赛,传承革命精神,讴歌改革开放;举办“弹指四十年,芳华满人间”全省电大教职工书画大赛,弘扬传统文化技艺,助力文化校园建设;开展“文化进校园,主创面对面”活动,邀请“一地一品”特色教学资源创作团队阐释浙江传统文化,讲述拍摄背后的故事;此外还举办了“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乐学中国古典玩具公开讲座、廉政文化漫画大赛、地域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等等。这些活动为电大校园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从挖掘制作数字化系列教学资源,到开设浙江地域文化校本课程;从运用网络推进传统文化传播,到开展多样化、特色化系列活动,浙江电大在挖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工作方面已经走出一条具有鲜明特点的品牌发展之路。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浙江电大将通过根植本土、多元整合、技术支撑、系统发力,深度挖掘地域优秀文化,建设更加高品质的数字化资源,打造更加有活力的文化活动品牌,进一步推动浙江地域文化的传播应用,让“指尖上的传统文化”辐射浙江大地,送给最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