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资源库
首页 | 资源服务平台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资源库 |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案例 | 三全育人 | 华南理工大学:坚持“学生永远在C位”,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华南理工大学:坚持“学生永远在C位”,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2-12-29 16:39:28

华南理工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依托广州国际校区进行建设,遵循新时代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坚持“学生永远在C位”的理念,着眼思政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提升,着力教育资源与育人重心的下沉,将学生成长需求与育人资源配给高效衔接,畅通各育人主体之间的协同配合,实现“一站式”集约、“一站式”通达,打造全员围绕学生、全方位关照学生、全过程服务学生的“三全育人”新格局。

一、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实现全员育人“一站式”协同

学校党政领导带头践行“一线规则”,专任教师、优秀校友、管理人员、物业团队等多支育人队伍下沉社区,实现同层必有导师,全时呵护学生成长,汇聚起全员育人的强大合力。一是全员协同促全资源成长护航。构建“学业导师学习指导、成长导师社区互动、科创导师引领创新、家校导师协同培养、朋辈导师互助帮扶”的相伴成长新合力。实施24小时三级值班制度,“5+2”“白+黑”,全天候与学生键对键、面对面、心连心,超2万人次的学生成长诉求100%回应。邀请家长参加校园体验周、“新工科”成果展等,构建起家校协同育人的稳健桥梁。聘任校内外专家学者、优秀校友、企业高管担任成长导师,为学生匹配360度全方位的成长资源。二是院士领衔促全周期学业领航。院士领衔、90%具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的国际教师团队强势加盟,为“全员导师制”注入“强心剂”。学业导师不定期与学生面对面餐叙、学术沙龙研讨、书写学期家书、普及学科前沿等,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大学节奏,解决学业发展困惑、校正学习方法,导师工作纳入任务书,《导师制管理办法》明晰导师选聘、成长、考核全环节。师生共创的导学关系从本科一年级一直延续并过渡至研究生生涯。三是智慧聚集促全视域未来远航。融汇全员导师的人生智慧与国际视野,培养人格健全、素质全面的未来创新人才。成长导师围绕学术前沿、社会热点、文化现象等为学生讲思政、话创新、品人文。丰富讲座、活动、竞赛、实践等多种教育形式,开设国际化视野拓展、创新创业意识培育等知行课堂,带领学生行走中国、学思践悟。打造“通识教育金课”,近10位院士组成的学业导师团队为学生共同授课。学业导师、朋辈导生带领学生进科研团队、进实验室,定期开展项目组会研讨、实验实践训练。

二、坚持以师生共处为导向,实现成长环境“一站式”布局

学校超前布局,把学生社区物理空间布局和校区建筑规划设计深度融合,以高标准打造高品质的社区公共空间,实现成长环境上的“一站式”布局,实现360度全方位育人目标。一是打造“50米文化养成圈”“100米运动成长圈”。建设党建工作室、配置研习活动区、人文艺术区、体育运动区、生活配套区、商业服务区等多功能区,师生人均使用面积超4平方米;依托创新工场、果壳工坊、工程创新训练中心等,打造“一工坊、一工厂、三平台”,学生足不出户即可拥有全人教育成长空间。二是融入多元成长环境体验。在书院构建“五育六艺”精品,在八雅节气组织灯谜会、重阳诗会等,营造中华传统文化社区人文氛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名言警句等深入课堂主阵地。构建同质等效的国际课程体系与教学氛围,采用互动式全英授课,中、英、美3国4名院士为新生开设学科基础讲坛。三是构建“智慧服务”虚拟共处空间。建设一站式师生服务中心,设立24小时社区服务驿站,开通24小时心理健康服务热线、全时“智慧服务”应答系统;开发“一份表”学生全生周期管理系统、“一张网”校园学生数据分析系统、“一体化”学生信息综合应用系统,配套建设现代化数据中心,打造线上SYS博雅课堂、云上党课等,将师生线下的交流互动延伸到网络。

三、坚持以培根铸魂为目标,实现文化浸润“一站式”通达

推动全体教师进社区、党团组织进社区、校园文化进社区、管理服务进社区,围绕学生需求,提供学业、思想、心理、情感、经济等多方面的指导和服务,强化全过程育人导向。一是红色文化筑牢理想信念。紧抓开学、国庆70周年、一二•九、疫情防控阻击等契机,部省市校领导深情寄语,全体新生青春告白祖国,数百名学子多形式参与战“疫”斗争,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全程化。校领导班子率先垂范走进学生群体,讲党课、话初心、谈使命,书记校长带头、马院教师全员进驻开讲“思政第一课”,打造“实体课堂、网络课堂、行走课堂、体验课堂”全方位“思政熔炉”。二是博雅文化引领学思践悟。赋予“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人教育”新内涵,70余期“SYS˙博雅学堂”线上线下融合,涉及思政、科技、人文等多个领域,引领学生开视野、勤思考、勇求真;50余期“GIC·知行课堂”推动实践研学,融入“通识+专业+双创+跨文化”体系,引导学生看伟大成就、悟成才之道。三是创新文化推动敢闯会创。深化“新工科F计划”建设,全员配备“双创”导师,依托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搭建国际化“体验-实训-孵化”全链条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本科二年级学生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责任编辑:杨雯晨
©2022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869号-2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