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鲜活的改革开放史,做历史的参与者!”

2021-05-07 10:14:54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中指出,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在学校党委系统谋划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部署下,复旦大学“四史”课程开始酝酿建设,并于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正式开课,作为选择性必修课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今年,该系列课程在不断摸索与完善中步入了第二个学期。

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全面推进之际,让我们走进复旦大学的“四史”课堂,一起重温历史、体悟真理、坚定初心。

“当前,人人做‘创客’成为了一种新潮流,你认为这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有什么关系?”

在复旦大学《改革开放史》的课堂上,主讲教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赵刘洋抛出这个问题后,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表看法。

讨论的热潮持续了大半节课,就像开了闸的洪水。而一位同学表示,类似的交流场景,在这门课上并不少见。

赵刘洋老师课间与学生交流

这正是赵刘洋期待的课堂效果。在他看来,课堂广泛参与背后,原因有二:一是大多数复旦学生热爱思考,渴望去理解所处的时代;二是改革开放史本身的贴近性,使同学们都有感受、有话讲。

“改革开放史是名副其实的当代史,绝不是故纸堆里的陈年旧事。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进程的参与者、见证者,都能真切感受到改革开放与个体发展息息相关。”他说,这门课最大的特点就是“鲜活”。

上课前十分钟,《改革开放史》的教室已基本坐满

“摸着石头备课”,一门“硬核”思政课这样炼成

中国的改革开放走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路,而《改革开放史》这门课,同样经历了一个“摸着石头备课”的过程。

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李冉教授领衔,核心团队成员包括赵刘洋、李国泉、贺东航、谢宜泽四位老师。

赵刘洋表示,改革开放史是一个涉及面很广、深度很大的研究领域,为了上好这门课,他充分调动此前的学习、研究积累,同时也将研究方向调整到改革开放和中国发展道路。“只有具备足够广的知识面和足够深厚的理论积累,我才有信心为同学们打造出一门‘硬核’金课。”他说。

课程团队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李国泉积极推动课程建设。他介绍,备课工作以团队协作为主要形式,教学团队会定期召开集体备课会,结合时政内容、学术动向以及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展开讨论,推动课程优化。这一模式被‍‍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同志在复旦马院集体备课会上概括为“三集三提”,即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备课提质量、集中培训提素质,并在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广。

“比如第一次集体备课会上,我们重点探讨了‘四史’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认为,每门课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改革开放史》聚焦的主题就是‘创新’。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李国泉回忆道。

备课过程中,没有经验和教材可循是一大困难。课程团队便统合《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等经典书籍,结合党史学习材料,并不断在教学进程中收集同学们的意见反馈,修订和完善课程框架、课程讲义。

而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针对怎样把理论讲懂讲透的问题,教学团队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是纵向梳理改革开放历史事实和演变过程。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怎样成功创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怎样根据实践发展来实事求是地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与完善。

二是通过古今中外比较来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老师们会介绍古今中外历史上其他有名的改革,比如王安石变法、南斯拉夫改革、伊朗改革、晚清新政,通过分析其中功过得失,来探索中国改革开放为什么行、还要如何改进等问题。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落实“立德树人”理念

在学习改革开放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真正理解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来的历史的意义,是《改革开放史》这门课的基本线索。同时,作为思政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能够结合实际认识到改革开放必须走正确的方向、道路,也是这门课所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思政课的核心在于立德树人,改革开放史的学习,要让学生在价值观层面真正意识到在新时代需要把改革开放继续往前推进,坚定学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赵刘洋说。

具体教学实践中,课程团队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尝试把课堂从教室扩展到鲜活的社会现实中,积极运用“大思政课”的素材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上海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有很多历史意义重大的实践资源,这些东西是鲜活的,更能给学生带来直观感受。”赵刘洋说。尽管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这些活动暂时还无法充分开展,但教学团队始终强调,今后要建设好实践教学内容。

赵刘洋老师在上课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是教学团队对以往教学实践的一种经验总结。赵刘洋认为,同学们都学习过高中历史,在知识接受上不会很困难,关键问题在于能不能让学生听进去。在保证“有干货”的同时,老师们看重引导学生兴趣。

他会通过一系列问题来启发学生:怎么看待改革开放对你的影响?改革的原动力是什么?推动改革开放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怎样看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的课堂讨论,成为了学生们大显身手的舞台。

“最终要回到学生们关心的问题,回应他们思想上的困惑,同时要把历史发展的脉络讲明白、讲透彻,把历史讲得跟大家能够联系在一起,同学们才会有感受、有启发。”他说。

这引起了法学院2019级学生王之梓的共鸣:“之前我对改革开放史也有一些了解,但很多东西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门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用一种更有说服力的、更有理论性的方式,使我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改革开放的内在逻辑。”

历史学系2020级学生王智博则表示,尽管课上讲授的历史知识并不陌生,但他在这门课上仍有不小收获:“老师推荐的参考书目,如《邓小平时代》《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等都很值得一读,并且在分析一些问题时会引入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视角,这些都对我很有帮助。”

融入复旦特色,探索出一门“好的思政课”

什么是好的“四史”课程?什么是好的思政课程?

赵刘洋认为,“四史”课程首要目标自然是实现价值引领,但这并不意味着要采取一种灌输、说教的方式,而是要让宏大的价值和理论回应学生的关切,把“四史”教育跟同学们的鲜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价值引领。

在思政教育一线的工作经验也让他有所反思。思政课与专业课不同,即便是同一门思政课,不同授课教师的风格乃至授课内容都有很大差异,因此赵刘洋认为,授课教师是好的思政课的必备,甚至往往成为课程的“招牌”。

在他看来,一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要具备以下素质:一要了解学生本身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回应学生的关切,拒绝传统“照本宣科”;二要知道今天中国正在发生什么,切实树立实践意识、中国意识,而不是从想象出发;三是自身要坚定理想信念,开阔视野,完善知识结构。

作为全国开设“四史”课程的先行者,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课程筹备、建设中始终坚持融入多年来在思政课程教学中形成的传统和特色,而“四史”课程也得到了学院和学校各方面大力支持。

赵刘洋同时担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思政必修课的授课教师。他也会将不同思政课程的内容有机衔接,充分利用其他课程体系资源。比如讲到改革开放后的思想文化工作时,他会联系到思修课中讲到的“理想信念”“时代新人”等概念,从历史的角度去讲其中的思想脉络和逻辑。

而复旦坐落于改革开放重镇的上海,学校与城市的发展,天然与改革开放紧密相连,引导学生认识这种内在肌理,成为他上好《改革开放史》的另一个诀窍。讲授时,他也会将复旦校史穿插其中,老教授的故事、学校的科研成果等等,都是他的素材来源。

课堂上同学们认真听讲、做笔记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赵刘洋也希望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和同学们碰撞出更多思想的火花,实现自我成长。

他表示,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具体的人、一个历史的人、一个时代的人,学习改革开放史,也是在理解我们自己。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他寄语同学们:“今天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不负于我们,我们也要去把握机遇,无负于这个时代。这门思政课是一个窗口,希望同学们能在学习之后开阔视野,多一份责任感,多一份家国情怀,在知识和理想信念等方面完善和提高自己。”


责任编辑:李沁园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全面推进之际,让我们走进复旦大学的“四史”课堂,一起重温历史、体悟真理。
    } }) }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