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大思政课”
在时代中创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
中共湖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湖北省教育厅
《听他们说》系列思政读本
湖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抗疫一年”和“建党百年”、“一堂大课”和“一部历史”、“红色史诗”和“青春之歌”结合起来,讲好三堂“大思政课”,创新学生、教师、课程、学科、环境“五个思政”育人模式,推动高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不断进步。
一、把现实当教材,讲好抗疫“大思政课”
2020年湖北处于抗疫斗争的“风暴眼”,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夺取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决定性成果,所铸就的伟大抗疫精神,是最鲜活、最生动、最深刻的思政课教材。
把抗疫战场变成现实课堂。广大师生坚决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不惧风雨,勇挑重担,成为抗疫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53万名师生投身抗疫斗争,16所高校34家附属医院和校医院参与医疗救治,57所高校和114所中小学作为医疗隔离点和方舱医院提供床位5.8万张,88所高校近300名心理专家通过“4007-027-520”心理热线助力抗疫,5.75万名高校在职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学校没有发生聚集性疫情,在抗疫战场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把抗疫故事作为教育素材。组织全省高校广泛收集本校师生抗疫故事,编印《听他们说》系列思政读本,在讲好抗疫故事中弘扬抗疫精神,让广大党员、师生的抗疫行动成为鲜活的思政教材,形成“人人讲,人人听,人人学”“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的良好氛围。湖北工业大学《不可磨灭的记忆》、武汉纺织大学《纺大战疫 疫路有我》、湖北中医药大学《记忆深处》等读本在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2020年,有20个集体、56名先进个人、9个基层党组织、13名党员获全国全省抗疫表彰,涌现出“全国十大最美辅导员”“全国十大最美大学生”等全国先进典型。通过广泛宣传、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励全省广大师生,传递教育正能量。
把抗疫精神融入课程教材。疫情期间,组织全省师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武汉大学思政课慕课2.0”,疫情期间全国选课超过70.4万人,为打赢疫情保卫战凝心聚力。复学复课后,把疫情防控作为“开学第一课”的重要内容,引导师生共同巩固抗疫成果。组织高校开展“学回信精神 担复兴大任”官微大接龙活动,勉励青年学生自觉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今年推出《伟大抗疫精神》省级素质选修课程,把弘扬抗疫精神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面向全省大学生开讲,目前8.9万名大学生选修。组织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新闻学院,举办“伟大抗疫精神与大思政课”等系列研讨会,阐释伟大抗疫精神,引导广大师生读懂抗疫背后的红色基因和精神密码。
二、把历史当老师,讲好党史“大思政课”
坚持“学思践悟行”一体推进,着力“人财物时空”有效整合,借力“报刊网端微”融合传播,广泛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扎实推进“四史”宣传教育,推动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活起来”“火起来”。
让课堂教学入脑入心。推动党史融入教学体系,培育华中科技大学“百年中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中国”、华中农业大学“耕读中国”、湖北经济学院“领航中国”、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速度中国”等近40门“新时代中国”思政“金课”体系。指导高校围绕专业学科学校特色,打造系列“十分钟党史金课”,深受学生欢迎,大学生在亲近党史中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创新宣讲方式,组织“集中宣讲”“基层宣讲”“校园巡讲”“网络巡讲”“点单宣讲”等,推动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宣讲教育,一大批教师、辅导员、大学生踊跃成为党史讲述人,如武汉大学学习“四史”珞珈银龄宣讲团、党史学习教育博士生宣传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百人宣讲团,武汉科技大学青年讲师团等。
让宣传阐释有声有色。开设党史云课堂,打造一批精品“微党课”。发挥高校人才、学科、科研和智库优势,举办系列研讨会,推出一批优秀理论阐释成果和社科精品力作,如武汉大学举办“伟大抗疫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武汉纺织大学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党史百年与“大思政课”专题研讨会,华中师范大学发布《为了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100年》主题出版著作。
让接力讲述如火如荼。指导高校发掘在建立发展改革过程中形成的红色基因、革命传统、大学精神,组织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党史故事高校接力讲述活动,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述身边党员故事,“党史故事五分钟”短视频收到学生热烈欢迎。截至目前,已推出接力讲述视频50余个,新华社推送接力讲述视频5个,全网播放量超过1500万人次。如华中科技大学讲述“钢铁院士”崔崑事迹;华中师范大学讲述青年领袖恽代英事迹;武汉理工大学讲述何长工的故事;华中农业大学讲述“橘翁”章文才教授的故事。
三、把使命当责任,讲好育人“大思政课”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高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制度设计,压实一线工作,强化示范引领,着力增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的针对性、时代感和实效性。
从制度上深化“五个思政”。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探索思政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方法途径,在时代中找准做好思政工作的关键要素。出台《湖北省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湖北省深化新时代学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理论课改革创新工作方案》等制度文件,推动“学生思政”,面向全体学生,聚焦成长成才;推动“教师思政”,把握育人关键,强化教育引领;推动“课程思政”,巩固育人阵地,创新教育方式;推动“学科思政”,丰富育人内涵,拓展教育载体;推动“环境思政”,形成育人合力,浓厚育人氛围。健全党政统筹是保证、部门协调是促进、学校教育是纽带、社会教育是环境、家庭教育是基础的协同格局,育人要素融合融通,育人体系上下贯通,思政工作的科学性、契合度和亲和力不断提升。
在一线中实施“五帮五促”。 不断壮大一线思政工作队伍,建立健全“日联系、日报告”制度,动态掌握学生在想什么、盼什么、要什么,坚持因材施教、精准施策,务实管用、务求实效,深入推动思想解惑促成长、心理解压促健康、学习解困促提升、生活解难促信心、就业解忧促发展,覆盖全体学生,聚焦特殊群体,尤其是对有特殊困难的学生,采取“一对一”“团队协作”等多种方式,下沉各种资源力量,加大联系学生服务学生力度,至少为联系师生解决1件实际问题。
在实践中唱响“青春之歌”。注重“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有机结合,推进“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实践育人活动,广泛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大力组织援助支教、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实践,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报效祖国。涌现出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华中科技大学“胡吉伟班”、武汉大学“赵小亭党员青年志愿服务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尼加提·艾买提雪莲花志愿服务队”、湖北文理学院“格桑花”支教队等特色育人项目700余项,每年超过50余万名大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