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石抗战故事第十一讲 - 湖北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 - 思政网育人号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党员讲故事 | 黄石抗战故事第十一讲

2021-03-28 22:40:01 吴 亮

大家好,我是湖北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杨阳。今天,我来为大家讲述黄石抗战故事第十一讲《工矿区特委办夜校,众工友入校学理论》

抗战初期,全国各种抗日救亡宜传团体云集黄石,广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激励着黄石人民的抗日热情,黄石抗日救亡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1938年春,汉冶萍抗战教育研究会石灰窑分会成立,机关设在石灰窑振德中学。抗战教育研究会主要工作是研究抗战教育法案,拟定各种教育实施方法,编辑抗战教育教材。

1938年主月,新华社记者张明到石灰窑,设想在煤矿建立《新华日报》推销站。煤矿工人吴运铎接受任务后,雇请了一个只有十二三岁的小难民,让他每天下午4点到江边轮船上去取《新华日报》,然后分给工人阅读,可煤矿工人几乎都不识字,有了报纸也不能看。在石

灰窑矿区特委和老红军干仲儒的帮助下,吴运铎在石灰窑一门十八栋,今冶钢家属区,组织了时事座谈会。座谈会上,吴运铎组织工人学习时事,并读报给大家听。工人在读报中了解到日军欺压中国人民的罪行,觉悟不断提高,抗日热情不断高涨。

微信图片_20210312203940.png

抗战开始后,中共石灰窑工矿区特委清醒认识到:对工人的教育,除了一般军事政治和业务以外,更应重视文化教育,帮助工人摆脱文盲、半文盲和封建迷信思想。因为工人在白天要生产劳动,所以工矿区特委就办起了夜校,吸引.工人晚上参加学习。

当时黄石工矿区一共创办了3所工人夜校,分布在铁山、黄石港和石灰窑。夜校课程安排主要是读报纸、听报告.讲历史,有时还举办时事座谈会、讨论会,多数时间是读写识字之类,用以扫除文盲,唤醒民众。

大冶厂矿铁厂小学教导主任千仲儒、源华煤矿机电股工人吴运铎、《新华日报》记者张明等都担任过工人夜校高级班的理论、政治、国语教员。夜校授课的主要内容是教唱抗日歌曲,讲解时事政策,还经常开展讲革命故事、演革命话剧等活动。夜校是中共石灰窑工矿区特委对工人进行政治教育、文化教育.业务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开展抗日宣传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周树豪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第十一讲《工矿区特委办夜校。吴运铎组织工人学习时事。对工人的教育。当时黄石工矿区一共创办了3所工人夜校。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