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华南抗战教育史,悟思时代担当爱国情

2020-08-01 22:34:29 王海强 孔晓娟 叶晓燕 钟应汀 谢茗舜

抗日战争时期,穗港澳大学、中学、职业学校共34所迁至韶关办学,由此在粤北留下一段抗战时期的“特殊记忆”。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一群群怀揣着教育救国梦想的中国华南教育先师们,他们逆行而上,克服硝烟战火与条件艰辛等困难,坚守育人科研岗位,用无畏与大爱镌刻下一座永恒的记忆丰碑。

202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做出关于“建立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工作部署,深入推进挖掘和弘扬华南教育历史精神的进程。为重拾这段历史,寻根教育先驱们抗战足迹,我校大学生党团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本科生城乡规划专业党支部书记孔晓娟老师携手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吴永彬老师一行13人于7月22-24日赴韶关坪石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开展“追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1.华农师生在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合影.jpg

华农师生在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合影

探肖家湾遗迹,寻中大理学院

7月23日一早,一行人来到了“寻根”的第一站——塘口村,这里有着中山大学理学院的旧址,当时的理学院下设数学天文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生物学系、地质系、地理学系、两广地质调查所等院系单位。塘口村东南的滩头庙、罗家庙、田心庙、经堂、金鸡学堂,是各系上课的课室。当时部分教师租住在村内一些较为宽敞的清代民宅建筑,学生则多数是住在对岸肖家湾的船厂(地名)民房中,上下课都要通过渡口乘船往返。

2.塘口村秀丽风光剪影.jpg

塘口村秀丽风光剪影

在塘口村的探寻中,华南研学基地的何昆亮老师一直在为我们热情解说,带着我们来到位于村口附近的滩头庙遗址,这里曾是中山大学物理学系上课的地方,世界著名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核能之父”的卢鹤绂教授也是在这里进行研究和写作,完成了带给中国核能发展奠基的《重原子核内之潜能及其应用》研究论文。随后,我们跟随何老师进村寻觅当时中大师生的故居,入眼的是一栋栋昔日洋溢着研究和学问的土房子在岁月洗礼下变得破败不堪,亟待维护,同时也无不体现着抗战时期教育的困难和师生们的执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困难时期对于教育的坚守,唱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代最强音。

3.在田地里寻找滩头庙的遗迹.jpg

在田地里寻找滩头庙的遗迹

4.中大理学院旧址何昆亮老师为师生详细讲解.jpg

中大理学院旧址何昆亮老师为师生详细讲解

4.中大理学院旧址何昆亮老师为师生详细讲解(2).jpg

中大理学院旧址何昆亮老师为师生详细讲解

品三星坪残痕,觅中大工学院

随后,我们驱车前往第二站——三星坪,在何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中山大学工学院的旧址。三星坪村在武水河北岸、宜章河流入武水的河口处,长岗岭古驿道从村北通过,西南距离武阳司村4公里,东北距离坪石街4公里。中山大学工学院院部、机械工程系、电机工程学系就是在三星坪村建了简单校舍来进行教学和居住。当时,为配合和加强抗战教育,增加抗战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中大工学院还增开许多与抗战有关的实用课程,如汽车驾驶法及修理法、飞机修理汽车修理及飞机坦克车机件之装拆、兵器学及内外道弹学等,甚至还有一架真的飞机以供教学所用。

大学是培养人才最重要的地方,要坚持立德树人,继承优良传统,创新办学理念,为新时代推进国家建设培养更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同学们只有掌握更多实用技能,才能更好成为对国家有用、为国家所需的人才,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发挥有才干青年的磅礴力量。

5.中山大学工学院旧址(2).jpg

中山大学工学院旧址

6.中山大学工学院老旧的门楼.jpg

中山大学工学院老旧的门楼

走进武阳司村,访中大法学院

下午,我们来到了本次“寻根”的第三站——武阳司村,这里曾是1940年—1941年期间中山大学法学院的校址所在武阳司村有住户百余家,村中有武阳学堂,有一栋两层的旧楼房,曾供学院上课用。武阳司村聚集了一批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学者,如当时的院长黄文山、李达、梅龚彬等人。在武阳司村简陋的竹棚屋里,经济系主任王亚南为同学们讲授《资本论》,传播先进思想。(王亚南与郭大力合作翻译《资本论》的三大卷,于1938年出版)。跟随何老师的脚步,我们参观了亚南书舍和《资本论》与中国经济学教育历史博物馆,感受当时抗战风云下思想先驱们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鉴定过决心和不懈坚守。

7.队员们在陈列馆门前合影.jpg

队员们在陈列馆门前合影

8.何老师在为大家讲解王亚南老师与《资本论》的故事.jpg

何老师在为大家讲解王亚南老师与《资本论》的故事

9.队员们认真了解陈列馆的内容.jpg

队员们认真了解陈列馆的内容

10.队员们在亚南书舍门前的合影.jpg

队员们在亚南书舍门前的合影

11.何老师在为大家讲解亚南书舍的故事.jpg

何老师在为大家讲解亚南书舍的故事

12.队员们仔细观察伫立在旧址的纪念立柱.jpg

队员们仔细观察伫立在旧址的纪念立柱

13.队员们临走前与遇到的当时办学时为李达提供住宿的房东一家合影.jpg

队员们临走前与遇到的当时办学时为李达提供住宿的房东一家合影

静看广同会馆,忆往日坪石街

离开武阳司村,我们来到第四站——广同会馆。广同会馆,位于坪石街中街最繁华地段,始建年代无考,清道光二十六年重修,原为三进三间建筑,是广府诸县商人集资兴建的同乡会馆。来坪石之初,中大研究院设在距坪石18公里的乳源县梅花乡铜锣丘村里,1941年6月才又迁到坪石街,落脚在广同会馆。在这里,学问飞扬,出版了众多有着中大价值的书籍,为学术界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60年代广同会馆先后被用作火力发电厂、粮食加工厂的厂房,1982年遭火灾损毁,此后用作私立幼儿园。1981年,会馆失火损毁严重,仅存一进头门前廊。这一历史的珍宝随着坪石街的落寞逐渐埋藏进漫漫时光中,直到现如今才得到重视开始重建。

“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民记住乡愁”,这是习近平在北京老城前门东区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说出了这句意味深长的话。面对历史更迭和时代变迁,在城市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对于历史和历史留下的印记,我们要保护而不该遗弃,要让后辈有迹可循,可以找回先辈的足迹。

14.广同会馆现存门廊.jpg

广同会馆现存门廊

18.何昆亮老师为队员们讲述天文台遗址背后的故事.jpg

何昆亮老师为队员们讲述天文台遗址背后的故事

沿武江登山岗,观中大天文台

告别广同会馆,我们来到了本次“寻根”的最后一站——中大天文台遗址。1942年在塘口武江边一座20米高的小山岗上建立的中山大学第三座天文台是抗战期间中国在抗日后方建立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天文台,但可惜的是在坪石沦陷后中山大学这第三座天文台又遭劫难不复存在。直到2019年9月下旬,“三师”志愿者结合这个地名线索和一张旧照片多方探寻后有重大发现,10月7日,经考古发掘,天文台遗址出土。这个在最靠近前线的天文台,依旧坚持开展天文教育、观测和研究,持续开展变星观测、太阳黑子研究。艰难困苦下,依旧有着众多教育先贤擎着知识和科学的火把在前行,照亮黑暗下的点点星光。

16.蜿蜒流淌而过的武水.jpg

蜿蜒流淌而过的武水

17.中山大学天文台遗址.jpg

中山大学天文台遗址

18.何昆亮老师为队员们讲述天文台遗址背后的故事.jpg

何昆亮老师为队员们讲述天文台遗址背后的故事

这段“寻根”之旅让华南抗战教育的历史画卷在我们的眼前徐徐铺开,队员们都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从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里,我们看到的是华南地区教育的发展脉络,听到的是在抗战炮火下的朗朗读书声,更能体会到一批批有志之士为了教育和学问前赴后继,即使是在条件恶劣的粤北山区,他们依旧能够克服困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担当起了那个时代的民族复兴大任,成为时代的争渡者和见证人。

铭记历史,只为更好的出发。先驱们的精神激励和引领着我们前行。从先辈们手中接过“接力棒”,新时代青年要肩负起担当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成为激流勇进,奋发有为的时代新人!


责任编辑:谢蝉蔓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我院师生共赴韶关坪石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开展“追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