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学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的重要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班主任制度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促进全员育人,让学生获得专业成长,也更好地帮助青年教师获得个人成长。心理学院班主任工作至今已有14年历史。最早要溯源至心理学院基地班的开设。2008年,心理学院获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并依托于此开设了心理学基地班。
为了更好发挥基地班的培养作用,实现“培养具有国际前沿研究能力和视野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人才和能适应我国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面广博、解决问题能力强的应用研究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学院决定在辅导员负责班级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增设班主任岗位,选拔一批具备较好组织管理能力和科研指导能力的具有博士学位和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青年专业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负责基地班学生选拔、双导师分配、课题申报、科研训练、日常管理等工作,并制定《心理学基地班班主任工作条例(征求意见稿)》,这也就是心理学院班主任工作的原型。
这一“初体验”开启了很好的端口,基地班人才培养成果丰硕。首届基地班学生(25人)公开发表论文21篇,其中11篇CSSCI,在国内心理学最权威刊物《心理学报》上发表2篇,人均发表论文数达0.84篇,7篇论文被学术会议接受进行口头报告。且基地班学生在科研创新方面斩获多项大奖,首届基地班学生获全国挑战杯大赛三等奖1人,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1项,获广东省挑战杯大赛三等奖3人。在首届基地班学生被录取攻读研究生学位18人,其中被英美著名大学录取5人(2人直接攻博),被北京大学录取直接攻博2人,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6人,被中科院心理所录取1人。
首届基地班的成绩得益于学院大量资源的投入,班主任引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学院通过辅导员思想引领和班主任专业化引领“双管齐下”的模式,引导学生迅速找准方向,快速成长。班主任工作制度则一直沿用,并在2016年推广至全院各级各班施行,心理学院班主任工作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并逐渐形成“三引领一保障”的心理学院班主任工作模式。
一、制度引领:依靠组织优势推动班主任制度落地生根
制度是先导,体现着顶层设计的理念和方向,也体现着各种精神、举措的稳定性。心理学院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强化顶层设计,结合学院学科发展实际情况,率先于2008年施行班主任制度,并出台《心理学基地班班主任工作条例》,从选聘条件、工作职责、工作机制等方面对班主任工作提出具体举措。并于2016年颁发《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本科生班主任工作条例》(以下简称“班主任工作条例”),该条例在原有基地班条例基础上修订和完善了班主任管理、评价考核等内容,更加规范化的推进班主任工作的落实。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前瞻性的顶层设计以及先导性的制度引领,为全院班主任工作提供了方向和指引,促进心理学院班主任工作在全院推开的良好局面。
二、创新活动引领:迸发班主任工作“生机”与“活力”
班主任工作制度的实施在心理学院全员育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将制度和精神落实,需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引导全院专业教师的认识,吸引青年优秀教师积极参与其中。《班主任工作条例》中既对班主任工作职责作出了规范,同时也给了班主任创新开展工作的空间。
班主任们在完成基本工作要求的基础上,如每学期至少参与一次班会,至少深入课堂一次,指导实践活动一次等,还积极探索新的方式,迸发班主任工作的活力,比如传统方式和新媒体的多元融合,搭建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平台,例如建立班级BBS(Books Between Students)纪念册,即时分享和记录班级师生的所思所想所悟;寓教于乐,优化管理,积极创设班级良好氛围,如建立趣味打卡制度、“免死金牌”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等,以多元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全方位育人,充分发挥班主任育人功能。
三、科学评价引领:构建班主任工作的良好制度生态
以评价作为班主任工作开展的指挥棒,在学院深入推进班主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班主任考核管理工作,并采用民主评议方式进行全方位评价。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包括班主任日常参与班级活动的参与率、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以及学生满意度等,需由班长填写记录班主任参加的班级活动情况,各班级同学们填写《班主任工作情况评议表》,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评分,且学院每学期召开一次班级主任工作会,交流、研讨班级主任工作经验,综合班主任自评、学生荐评、学院考评的方式,对班主任进行全方位考核。
四、多元资源保障:打造专业化的班主任工作队伍
强有力的班主任工作队伍是确保班主任工作落实的重要保障,因此吸纳学院优秀的专业教师加入班主任工作队伍是学院十分重视的重要工作,学院鼓励全院教职工担任班主任,目前在岗班主任共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2人,讲师1人。学院大力支持班主任依托各类资源平台开展育人工作,如各类学术会议、疫情期间的“心晴热线”平台等,带领和指导学生在专业学术会议、志愿服务实践中成长,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刻领悟学院“爱国、拼搏、合作、创新”的学院精神,更在实践中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促进学生专业化发展。同时,提供一切工作便利和相应工作补助等,提升基础资源的配套水平,为学院班主任工作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