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断攀登,用文艺讴歌时代精神

2020-12-25 21:46:20 光明网

版首语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需要文艺工作者的当代创造。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奋斗的一年。面对新征程、新变化,广大文艺工作者顺应社会发展的变化,把握时代进步的要求,聚焦人民群众的期待,在文学、影视、舞台艺术等领域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用“人民至上”的理念书写中国的“制度优势”,使文艺事业和文化产业呈现出很多令人欣喜的发展变化。在文艺的装点下,美好生活在我们脚下铺展延伸,时代精神在新时代越发夺目闪亮。

我们不断攀登,用文艺讴歌时代精神

2020北京新年倒计时活动暨第四届北京冰雪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首钢园举行。新华社发

 年度热词

  繁荣发展戏曲事业

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为中国戏曲的未来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从戏曲名家到戏迷观众,从花甲老人到莘莘学子,全国热议贺信精神。大家一致认为,戏曲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看,传承和弘扬戏曲文化有着充分的理由,更有充足的条件。

七十年励精图治,七十载硕果累累。在中国戏曲学院建校70周年守正创新大会上,戏曲界人士共商传承发展大计。让传统戏曲活起来将是传承戏曲文化的重中之重,要通过抢救性挖掘,创造性改编,把“躺”在剧院资料库中的老剧本,其他剧种、院团的优秀剧本抢出来、种下去、活起来。

2020年,中国戏曲呈现了姹紫嫣红的新气象。2020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在江苏昆山开幕,116个戏曲剧种以及木偶剧、皮影戏两种戏剧形态集中展演,成为中国戏曲界的盛会。在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曲文化节”上,京剧、昆剧、豫剧、粤剧舞台上的领军人物齐集濠江,共同演绎中国戏曲的魅力。

  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

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是最动人的篇章。2020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广大文艺工作者用生动的文学语言和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电影《金刚川》以新的视角,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故事,展现中国军队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伟大精神。歌剧《同心结》重回那段气壮山河的峥嵘岁月,在黄继光等英雄人物身上,人们读懂了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抗美援朝精神。

我们不断攀登,用文艺讴歌时代精神

《我和我的家乡》海报 资料图片

情怀如梦,家国在心。面对新时代的崭新境界,爱国情怀更是优秀文艺作品应有的文化内核和精神底蕴。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就以喜剧方式呈现“小康时代”的新景观,观众口碑一路高歌,在国庆假期激发了观众浓厚的民族自豪感。电影《紧急救援》、电视剧《我的金山银山》等文艺作品,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深深埋入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不断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之力。

  脱贫攻坚文艺创作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所以脱贫攻坚题材成为文艺创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广大文学艺术家们自觉回应时代命题,深入贫困地区,扎根于人民之中,从乡村剧烈变动的内核挖掘动人细节,交出了一份份令人满意的文艺答卷。

我们不断攀登,用文艺讴歌时代精神

《一点就到家》剧照 资料图片

我们不断攀登,用文艺讴歌时代精神

《扶贫路上》剧照 资料图片

我们不断攀登,用文艺讴歌时代精神

《石头开花》剧照 资料图片

影视剧《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石头开花》《最美的乡村》《花繁叶茂》,文学作品《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国家温度》《山中岁月》,民族歌剧《扶贫路上》、歌舞剧《大地颂歌》、越剧《山海情深》……一批“沾”着泥土与晨露的中国脱贫故事新鲜出炉。其中既有对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梳理思考,也有聚焦村落蝶变的个案讲述,还不乏对时代新人的群像塑造。创作者秉持着宽广的历史维度与深刻的人文视野,以艺术手法巧妙地呈现现实生活,敏锐捕捉其中具有一定持久性且能够面向未来的新气象、新趋势、新理念。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这批创作依托当下而超越当下,在充分展示脱贫攻坚物质成果的同时,将这项工作放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去观照和考量,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创业史诗”,获得了业界专家的认可和观众读者的喜爱。

  抗疫文艺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从诗歌到散文,从绘画到剪纸,从歌曲到影视,文艺界围绕防疫抗疫主题创作一大批文艺作品,凝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

面对硝烟弥漫的战场,面对前路未知的艰险,中国作家以笔为枪,逆行出征。在湖北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日子里,中国作协派出采访小分队,奔走在抗疫第一线,穿梭在武汉人的生活现场,采访着、创作着。《三月正青春》《人民战“疫”》《一位叫“大连”的志愿者》等作品,记录了那些雪地抱薪、深夜提灯人的故事,温润人心,鼓舞前行。

人民在哪里,文艺的触角就在哪里。疫情发生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纷纷从线下走到线上,从剧场走向云端,在新媒体平台上创作作品,为爱发声。中国文联和湖北省文联化身轻骑兵,通过网络直播,为医护人员和病人送去祝福;成龙、吴京、王力宏、佟丽娅等演艺人员加盟的抗疫主题MV《坚信爱会赢》,唱响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时代强音。

我们不断攀登,用文艺讴歌时代精神

《在一起》海报 资料图片

伟大的中国人民铸就了伟大的抗疫精神。文艺肩负着记录历史、弘扬精神的重任。电视剧《在一起》改编自发生在抗疫期间的真实事件,倾情创作了十个单元故事,致敬每一个勇敢付出的中国人。大型纪录电影《2020,中国战疫》再现了举国抗疫的难忘瞬间,是对逝去生命的缅怀,更是对漫漫前路的深深激励。淮剧《谷家大事》、吕剧《连心锁》、黄梅戏《我的乡村我的亲》,于平凡处彰显伟大精神,让热烈而深沉的家国情怀,激荡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里。

  线上演出

科技的迅猛发展使VR、云技术、流媒体、5G等概念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生活,也为演艺产业的发展打开了更多的想象空间。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成为文艺院团、演艺机构面临的一次大考。对此,大家沉着应对,自觉地服从疫情防控大局,及时地调整了创作、生产和演出模式,纷纷通过互联网平台线上复工,以“在线艺术欣赏”“视频直播”等形式进行“换挡”。于是,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云演唱会”“云话剧”“云音乐节”纷纷涌现,“云端舞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红利,“线上演出”成为这一年文艺领域绕不开的热门词。舞台艺术原本是一种以现场演出、亲临体验为核心,极具仪式感和互动性的形式。但当现场的演出被导入线上、导向虚拟,传统的观演关系就此消解。所以不少演出团体对线上直播可能会此消彼长地侵蚀现场票房有所顾虑。然而,当疫情逐渐缓解,线下演出市场回暖,线上演出却并未销声匿迹,反而呈现出某种区别于线下形式的独特产品特性和用户吸引力。可以预见,随着用户需求日益多元化和分众化,线上演出将成为演艺行业有益的补充方式,与线下更加深度地融合起来,构成产业链不可缺少的一环。

  (光明日报记者李蕾、刘江伟、牛梦笛整理)

 定格战疫英雄的最美瞬间

作者:柴选(中国摄影报副总编辑)

3月7日,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的新冠肺炎重症隔离病房外,援鄂医疗队员刘凯面对我“疫情结束后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的提问,微笑着说:“等你摘下口罩,我想看看你是谁。”

我们不断攀登,用文艺讴歌时代精神

柴选抗疫摄影作品

2月29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一位周姓患者在隔离病房玻璃门里侧坚强地举起了拳头,当时,她正在山东援鄂医疗队员的帮助下在楼道里散步,这是她入院近一个月后首次下床。这一被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隔着玻璃定格的画面及刊发此照片的报纸,被我们辗转赠送给了正在社区封闭管理中的牵挂着她的家人。

我们摄影小分队在武汉经历了不平凡的66天,协调动员各方力量为各地援鄂医疗队的4.2万余名医务工作者拍摄肖像,用富有仪式感的行动留存壮举,讴歌英雄。这项主题为“为天使造像”的肖像摄影工程,用有名有姓的医务工作者肖像照片以及照片背后的动人故事,折射伟大的中国战疫,展现新时代的英雄形象。

我们长时间坚守定点医院隔离病房外的清洁区、缓冲区,利用医务工作者交接班、就餐或淋浴前的宝贵时机拍摄,突出抗疫现场感,留存医务工作者真实的战疫面容。为拍出逆行者的“最美”形象,我们专门购置影室灯、背景布,因地制宜搭建简易影棚,用专业追求和周到服务让医疗队队员呈现出“最可爱”的一面。许多摄影师都被医疗队员亲切地称为“师傅”。

大家全天候在岗,根据医疗队员工作节奏安排拍摄,随时整理资料,尽快完成基础修图,每天工作时间经常超过12小时。为不影响医疗队员工作休息,每位拍摄对象的拍摄时间在一分钟左右,摘下口罩的瞬间只有十几秒。我们与医疗队员贴心交流,让肖像拍摄成为一种释放和减压方式。

除了拍摄援鄂医疗队员之外,我们还采访拍摄了大量医务工作者,直击重症病房、方舱医院、消杀现场,进入基层社区、生产一线、车站码头、商业街区等处采访拍摄,为战疫时期的英雄城市武汉留下影像史料,为英雄的武汉人民留下宝贵视觉记忆。

 文艺创作要“眼见为实”

作者:欧阳黔森(贵州省文联主席、作协主席)

2017年,我有300多天都在遵义市花茂村采访,采访告一段落后,我写了报告文学《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短的首发在了《光明日报》上,长的发表在了《人民文学》上,再后来,根据这篇报告文学改编的电视连续剧《花繁叶茂》今年5月12日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间首播。这部电视剧讲述的是黔北山区中一个极度贫困的地方,在实施精准扶贫之后,从贫困村到小康村再到“百姓富、生态美”的富裕村的蝶变故事。开播一周之后,该剧就在以年轻人为观看主体的B站上获得了9.4的高分,在豆瓣上也得到了8.0的分数。

由此看出,一部电视剧能获得观众的喜爱,真实可信是第一位的,尤其是想要写好脱贫攻坚的故事,就是要“眼见为实”,千万不要“道听途说”,坐在家里想写一部脱贫攻坚的作品,那是不可能的事。在花茂村蹲点采访的过程中,我认识了许多默默坚守在第一线的扶贫干部,记得在西秀区高田村,村支书朱高学陪着我去看村里的蔬菜基地,路上遇上了两拨村民,和他打招呼的时候都叫他“五皮支书”,我问他:“五皮是你的小名?”他不好意思笑了起来,“不是的,他们叫着玩的”。看我还是很好奇,他只好解释:“这些年,我们的基层干部,都是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饿着肚皮、跑出脚皮去工作,久而久之,大家就笑我们是‘五皮干部’。”这个“五皮书记”谈起工作来就滔滔不绝,他说,就拿搞高标准蔬菜基地来说,最早时大家都习惯单打独斗,叫他们合伙搞蔬菜基地,都不愿意,有些脾气大的还要骂我们。我说老百姓骂我们是暂时的,我们要把骂声当作心声,当作我们工作的先声,不到半年的时间他们一定会把骂声变成笑声,把苦脸变成笑脸,果然,当他们尝到了甜头,一切就变了。有了这些珍贵的采访体验,我写下这两句话:在将来,我们毫无愧色地告诉子孙,我们参与了脱贫攻坚战这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

截至2019年12月23日,贵州宣布全面完成“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省累计实施搬迁188万人。数字是枯燥且乏味的,但不得不说,数字又是最具有说服力的。而在以上这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一张张充满笑意的脸庞,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笑,我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获得感、幸福感。这真实体现出了精准扶贫的伟大成效。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25日 10版)

责任编辑:欧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面对新时代的崭新境界。抗疫文艺2020年年初。《在一起》海报 资料图片伟大的中国人民铸就了伟大的抗疫精神。折射伟大的中国战疫。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