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党委思政工作总结(一)

2021-01-18 20:51:44

理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立德树人贯穿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运用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四点三全”工作法促进学院思政工作融合发展.

一、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打造灵魂工程师

教师所从事的是教育人、塑造人、升华人的事业,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仅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真正起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作用,用大方的仪表来影响学生,以正确的思想来引导学生,以高尚的德行来感化学生。理学院承担全校数理力等基础课程的授课工作,授课面覆盖全校学生,学生入校后上的第一堂课是我院教师所授,前半年面对的授课教师是我院老师,学生对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印象,对学校教师“好坏”的第一印象,都与我院教师息息相关。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一)坚持立德树人,加强思想引领

立师德,铸师魂——理学院坚持“扎深根”精神,就是一种扎扎实实干事业的务实进取精神、一种深耕细作攻难关的开拓创新精神、一种根深叶茂育硕果的奉献感恩精神。

近年来,学院每年引进十余名青年教师,人才引进力度逐年加大,对新进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也是理学院师德建设的重点所在。学院注重思想引导,每学期召开“新进青年教师座谈会”,帮助青年教师明确学习与自我发展的目标及方向,强调师德师风建设和党员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青年教师立师德、正师风,爱教学、爱学生,德高才厚,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在课堂上严守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使青年教师受益颇深。

2016年起,数学系党支部开展“‘两学一做’扎深根, 携手圆梦助成长”活动,每人指导一至两名数学专业学生,更好地关注他们的成长,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需要时能“找得到人,说得上话,交得了心,圆得了梦”。活动开展三年来,成效明显,学生转专业率和不及格率持续走低。

学院每年举办形式多样的师生文体活动。师生足球赛、师生乒乓球赛、庆元旦师生联欢活动等活动,师生间的交流在深入,感情在升华,青年教师树人育人的意识在形成,爱岗敬业的担当在形成。

召开全体党员大会,教师代表沈中华宣读《党员教师学术诚信承诺书》,并号召全体党员师生签订学术诚信承诺书。

(二)坚持“传帮带”,发挥团队作用

多年来,理学院坚持老教师“传帮带”制度。学院修订完善了《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健全了教学督导制度,邀请了一批院内有经验的老教师参与学院的教学督导。老教师们督、导结合,通过“听课”“评教”等方式,关注青年教师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关注青年教师在授课内容的解读上是否到位,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正确,教学环节的安排是否合理,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否围绕目标展开,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有利于重点、难点的化解等。青年教师在老教师的“传帮带”下,学方法,练技能,修师德,逐步提高教学能力树立良好师德师风,有效推动学院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院在打造科研团队、教学团队时,鲜明提出团队中必须有青年教师的加入否则不予批准,目的就在于通过团队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在学术上、师德上尽快成长。

学院2018年起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为近两年20名新进教师全部配对了教学指导老师和学术指导老师,并专门出台文件指导具体工作。充分发挥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努力培养青年教师积极钻研、开拓进取的优秀品格,打造一支教学过硬、科研创新的青年教师队伍,建立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培养机制。

(三)坚持典型引路,彰显示范带动

学院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树立优秀的师德师风典型,提高党员在师德师风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学院全院教师全面共同进步。

贺安之同志是理学院的优秀党员、优秀教师,是治学严谨、教书育人的典范,有力彰显了理学院教师忠诚于党和国家科技教育事业的政治本色。学院党委在全院开展向贺安之同志学习的活动。举办贺安之同志的事迹展,将贺安之同志的先进事迹和丰硕成果予以展出。各单位积极组织教职员工参观事迹展,学习贺安之同志坚定信念、始终如一的忠诚本色,牢记宗旨、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立异创新、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努力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氛围,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投身到学院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中来,不断创造新业绩,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存在的问题:

(1)对师德师风建设的精神内涵挖掘还不够

虽然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上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譬如,常以活动的形式展开,大多停留在交流、表彰等表面工作,多重视形式,对师德师风建设的精神内涵挖掘还不够。

(2)存在个别教师师德师风有待加强的现象

个别教师还存在爱岗敬业意识不强、争先意识淡薄等问题。还有个别教师过分追求权利主张、个性张扬,或者因为工作强度大、工作劳累谨言慎行不够,也时有牢骚。

二、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通过推动“课程思政”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加大“课程思政”建设力度,做好试点课程、思政课题和示范课堂的引领作用。凸显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育人功能,推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的纵向贯通和横向联通。理学院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申报和建设管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学院立项建设的项目数和成果名列学校的前列,党员在组织申报和建设过程中起到先进模范作用。

学院在2018年10月中旬召开课程思政建设推进会,邀请了教务处黄爱华副处长、课程中心胡访主任以及以及各项目负责人和所在党支部书记。各位项目负责人汇报完项目进展,与会老师对汇报内容进行讨论,针对思政内容切入点不太准确的项目大家一起出谋划策,商讨解决方法。2018年立项示范课堂视频已录制完成,各项目建设有序开展。

在建设的过程中,强调试点课程项目能够明确课程德育目标,系统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并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思政”教学文件,增加思政教学内容的思政融入点,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内容与专业内容有机融合,完成教学整体设计课件教案。强调示范课堂项目能够完成课时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教案编写等,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特点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内容有机融入。强调立项的专项课题参照校级教改课题管理,研究成果应对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具有思想引领和实践指导作用。

2018年6月全校一共有 65 个项目立项(试点课程 20 门、示范课堂 31 个、 专项课题重点项目 3 项、一般项目 11 项),理学院总共立项20项(试点课程4门、示范课堂13个、专项课题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立项数位列学校第一。2019年9月,全校一共有 26 个项目立项(试点课程 11 门、示范课堂 15 个),理学院有4个项目立项,其中试点课程1门、示范课堂3个。理学院的项目布点广,立项多。

2018年底学校对首批立项的课程思政试点课程和示范课堂进行了阶段性验收,共制作微课45项,并于2019年4月组织了优秀项目评选,经专家网评、现场展示和会评等环节,共评出一等奖9项,二等奖18项,优秀奖11项。其中理学院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优秀奖4项。

通过调研,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1.部分老师和课程的课程思政工作成效低。立项建设的项目负责人,大多都能够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把课程思政有效融入每一堂教学中,并取得明显效果,但理学院的课程难度大、教学时间紧和逻辑推理强等特点,部分老师认为融入难度大,无法有效组织课程思政工作。

2.有些英文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意识有待加强。部分承担英文课程的老师,感觉到课程思政工作难以开展,在书写教学大纲的三个思政融入点时,提供的融入点不恰当,没有体现课程特点和无痕融入。

3.部分立项建设的课程、课堂和课题负责人,申报的积极性高,但后续建设的热情低。2018年立项课程和课堂微课检查时,虽然获得了9项优秀以上奖励,但还有些项目没有有效开展工作,后续需要加强管理和指导提高。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对新进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也是理学院师德建设的重点所在。强调师德师风建设和党员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