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士教育学院第一党支部组织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火热进行中

2024-08-20 23:27:52

“团青聚力·情暖家乡”

“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军士教育学院第一党支部组织“青春向党·心系国防”星火宣讲团前往江苏省扬州市康乐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讲1场红色课堂、寻1条家乡发展道路、展4个“心”实践活动打造“1+1+4”模式。在探寻初心使命、续红色基因中用实际行动服务家乡,推动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一、上好红色课,汲取新力量

追寻红色记忆,赓续老兵精神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宣讲团队开展了“追寻老兵记忆,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的国防大讲堂,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

宣讲团还与中共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建主题公园支部委员会结对共建,将以此合作作为契机,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引领、红色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推动双方共同发展。

二、重温发展道路,坚定理想信念

“谁不说俺家乡好,生我养我的这方热土。”家乡在一代又一代建设者的手中发生巨大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有了极大提升,看家乡发展,走访高端企业,看科技腾飞,提升大家的自豪感幸福感。

三、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

“初心”赓续红色血脉

团队联合双桥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慰问抗美援朝、抗日战争等老兵。通过访谈,挖掘老兵们的军旅故事,还原刻骨铭心的烽火岁月。老兵爷爷们的谆谆教诲,让在场的队员们感触颇深,立志以实际行动行报国之志。通过对前期采访的事迹梳理与总结,宣讲开展了国防大讲堂系列活动,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1.JPG

“爱心”温暖社区居民

团队在康乐社区开展便民服务,将“普法宣传、理发、推拿、书法培训”等微行动“搬”到居民家门口,为社区居民带来满满的人间烟火气。并且大力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提高居民对生活的幸福感、归属感。

2.jpg

“关心”呵护青年成长

团队成员为社区青少年们开展“两弹一星”精神宣讲活动,通过对现代战争武器装备讲解、无人机实操讲解,武器模型拼装等活动,带领广大青少年在实践中思考,在感悟中前行,着眼当下、启迪未来。

33.png

“暖心”守护美丽城市

为助力扬州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深入贯彻落实“文明始于心,创建始于行”的主题教育理念,团队还将协助康乐社区开展“创文明城市”志愿活动,通过整改楼道杂物堆积、规范摆放机动车、清理不规范的小广告等,改善小区居住环境,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4.jpg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此次活动不仅让年轻一代更深入了解老兵们的故事和经历,还对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培育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激励青年争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团队成员将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聚力”推普反诈·“共绘”振兴篇章

在这个热情似火的夏天,军士教育学院第一党支部组织“剑指骗局,言润乡村”志愿服务团队踏上了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的土地,开启了一场充满意义与收获的“三下乡”之旅。本次活动围绕推广普通话、传承红色基因、防范电信诈骗三个重要方面展开,为当地带来了知识、温暖与希望。

乡村振兴话响亮 普话联通心与乡

普通话是我国通用的语言,对于促进地区间的交流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当地居民的普通话水平,志愿服务团队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活动。

志愿服务团队深入砀山县的乡村和学校,通过举办普通话巡讲活动,激发了当地居民学习普通话的热情。队员们耐心地纠正发音,讲解正确的语法和用词,让村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了普通话水平。一位参与培训的村民感慨地说:“以前因为普通话不好,出去打工都不太敢和别人交流,现在有了你们的帮助,我有信心能说得更好了!”

5.png

推广普通话,使得乡村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愈发便捷和高效。村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国家政策和市场信息,从而为自身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益处,为乡村振兴贡献自身力量。与此同时,普通话亦成为乡村与外界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促使乡村文化、乡村产业能够更好地展示和推广。

6.png

普语讲红传血脉 真心述史续基因

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承载着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在砀山县,志愿服务团队积极探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志愿服务团队走访了当地的革命遗址和老党员,倾听他们的英勇事迹和感人故事。团队还向村民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在与老党员的交流中,队员们深受触动,纷纷表示要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砥砺前行。

为了促使更多的人知悉当地的红色历史,团队成员诚邀老战士、老党员给大家讲述自身亲身经历的战斗故事。老人们声情并茂地叙说,令在场的每一位都深受触动。他们运用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彰显了共产党人笃定的信仰和坚毅不屈的精神,而普通话的讲述,更是让这些故事传播得更广更远。

7.png

在访谈时,一位老党员满怀深情地讲道:“我们这一代人历经了战争的磨砺,目睹了国家由弱渐强的变迁。现今,你们这些年轻人承接起历史的接力棒,必须持续传承红色血脉,把这种精神融入平日的学习与工作里,为国家的昌盛繁荣奉献力量。”这番言辞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也使军士生们愈发笃定了自身的使命与责任。

电诈无形须防备 心明眼亮保平安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增强砀山县居民的防范意识,志愿服务团队开展了一系列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

8.png

团队成员深入社区、村庄,校园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防诈宣讲等方式,向居民们普及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和防范方法。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居民们讲解了如何识别诈骗电话、短信和网络链接,以及遇到诈骗时应该如何应对。同时,还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心理,提醒大家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

为了让宣传效果更加显著,团队还在校园内举办了专题巡讲。讲座中,志愿者们通过多媒体展示、互动问答等形式,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针对学生等易受骗群体,志愿者们更是耐心细致地进行指导,帮助他们下载国家反诈中心 APP,并提醒他们开启预警功能。

9.png

经过宣传,居民们的防范意识明显提高,很多人表示不会再轻易上当受骗。志愿服务团队的努力为守护乡村的财产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让居民们能够更加安心地生活和工作。

在这次“三下乡”之旅中,军士教育学院的“剑指骗局,言润乡村”志愿服务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为砀山县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知识和技能,更让村民们多了些盼头。村民们眼神中透着期待,心里也开始盘算着新的计划。相信在未来,这些盼头会慢慢落地,带来实在的收获。

三下乡”之旅虽然短暂,但却在砀山县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青年学子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让乡村变得更加美好!

寻梦豆镇,心泊腐乡——舌尖上的“黎祁”之旅

悠悠文明,漫漫长河五千年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一代又一代传承人守护着、传承着、开创着他们记录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演变生动展现着当地的民风民俗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非遗文化,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重新焕发活力军士教育学院第一党支部组织“舌尖上的黎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来到豆腐的发祥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八公山乡体会豆腐传统制作技艺的文化底蕴

10.png

“黎祁”的故事

陆游诗《邻曲》中有“拭盘堆连展,洗酺煮黎祁”来形容豆腐那么“黎祁”一词从何而来?清代郝懿行的《证俗文》卷一记载“ 淮南王弄術成豆腐豆腐一名黎祁可见“黎祁”一词与淮南王刘安有关刘安与八公相伴长年在山上炼丹以求长生不老他们取山中三泉清冽之水磨制豆汁又以豆汁培育丹苗不料炼丹不成豆汁与盐卤化合成一块芳香诱人、白白嫩嫩的东西这便是第一块豆腐八公中一位大胆地尝了尝觉得很是美味可口连呼“离奇,离奇”这就是“八公山豆腐”的肇始八公山豆腐初名“黎祁”即惊叹语“离奇”的谐音

以交流为媒,扬黎祁韵脉

11.png

7月1日早上团队来到安徽八公山豆制品有限公司与公司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豆腐主题文化馆会议室内校企双方就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事宜进行了交流随后进行了签约挂牌仪式公司负责人表示非遗传统文化要通过教育为载体向年轻一代传播要让当代青少年更多了解非遗文化推动非遗文化发展除此之外团队还参观了豆腐加工工艺过程并沉浸式体验了豆腐传统制作技艺选料、浸泡、磨浆、点卤、压制、发酵...

随着制作工序的完成嫩白的豆腐就这样出炉了

以寻访为根,展黎祁风华

12.png

为了深入挖掘、保护和传承八公山豆腐传统制作技艺团队前往中国豆腐村拜访了寿县非遗传承人胡学兵老师了解传承人的豆香情怀胡学兵老师及其儿子胡志东老师向同学们热情讲解了豆腐传统制作的各个步骤不仅如此他们还讲述了如何用现代工艺弥补传统制作技艺上的不足让这门非遗技艺推陈出新到了下午赶工的时候胡学兵父子便邀请团队学习豆腐传统制作技艺并一步一步讲解教学点卤、压制...随着一个个环节的完成同学们早已是大汗淋漓这也让同学们体会到了劳动者的艰辛“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好东西我们要把它传承下去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丢掉了”这是胡学兵老师叮嘱我们的话

以课堂为笔,绘黎祁未来

13.png

7月4日团队前往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第三小学开展以“心怀火种,遥寄共鸣”为主题的线下宣讲教学活动团队成员给孩子们上了一堂非遗文化传承的课堂介绍了黎祁的来源以及制作过程为小学生讲述了淮南王刘安和豆腐之间的故事传播了豆腐传统文化课堂上团队成员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思考培养他们的文化传承意识通过图片、视频的形式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同学们也踊跃举手发言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感受豆腐传统制作技艺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团队还将豆腐与军被相结合开展了以“方正之间显风采”为主题的叠军被教学活动铺平、压实、翻折、抠角、捏线...

团队成员向同学们示范叠军被的步骤同学们也积极参与尝试

方方正正的豆腐块正如这“豆腐块”军被一样需要被磨炼才能从“黄豆”变成“豆腐”正如军旅道路上的我们也需要磨练意志才能守护一方天地豆腐传统制作技艺不仅是一种技艺传承更是一种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的体现它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和历史传统是我们共同的文化财富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交流频繁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珍视和传承这一传统技艺以彰显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和独特魅力


责任编辑:姜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军士教育学院第一党支部组织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火热进行中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