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让飞来横“沫”不成为飞来横祸

2022-02-21 16:31:32

8月16日上午9时,社团党支部”2020“启智铸材-STEAM科普教育”暑期实践队进行了第七次线上科普支教活动。本次支教活动,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志愿者蒋昕捷担任讲课老师,为湖北省保康县、巴东县、长阳县近四十名留守儿童讲述了一节关于生活中人们咳嗽打喷嚏的科普知识。各位小朋友都收获良多,志愿者也受益匪浅。

本次科普知识讲授课程从一个视频出发,用孩子们非常熟悉的影视剧中的一个打喷嚏的镜头将孩子们牢牢地吸引在了手机电脑屏幕前。当然仅凭一个电视镜头可能还不能够真正加深孩子们的印象,所以主讲志愿者又用生活中不了或缺的交通工具来进行举例分析。飞机:500—1000 km/h、骑自行车:12—15 km/h、步行:4—5 km/h……甚至为了贴近孩子们的所在地:保康县、巴东县、长阳县,主讲志愿者用这些县之间的距离来让孩子们形象地感知。志愿者老师或讲述,或提问,在各种对比分析中不断引导孩子们主动参与课程,认识打喷嚏时飞沫的惊人速度。

图一,用生活中常见的速度让孩子们感受飞沫的速度。 中国青年网同通讯员 郭志强 提供

口罩这个词汇,无疑是这次新冠疫情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在这一次的关于喷嚏与飞沫的科普活动中,它无疑是重中之重。在对于各种类型口罩的提问中,孩子们的优秀回答让主讲志愿者忍不住快赞。当有口罩时,当然要学会合理地利用口罩以防止打的喷嚏四处传播,污染周围的空气影响他人。但是正如《朱子家训》中所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没有口罩的情况也值得小朋友学习考虑。主讲志愿者据此利用用了一个小小的选择题和一次提问,让孩子们从题目的答案中汲取到重要的知识,为没有口罩却想打喷嚏的突发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

图二,用生活中常见的N95型口罩举例。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郭志强 提供

如果只是讲一讲简单的咳嗽,那无疑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穷其理必穷起源,了解了关于咳嗽打喷嚏的一些常识之后,主讲志愿者为这些求知若渴的孩子们准备了关于咳嗽打喷嚏的一些原理。而这些原理所涉及到的知识和第三次呼吸之间的科普知识有着极强的联系,从呼吸系统的各种器官,到气压原理,空气气体等知识,在这个重复和对比过程中孩子们也在温故而知新。层层相扣的教学体系既不会让孩子们觉得晦涩难懂,也不会让孩子们因为知识的重复而感到厌烦。同时较为开放和简单的问题能够让孩子们实时参与其中,不至于想走神打瞌睡。本应该是最难让孩子们接受的原理知识,但在这有趣的过程中,却显得格外简单易懂。

图三,咳嗽打喷嚏污染空气的原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郭志强 提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只是一昧的讲解,无论怎样,都很难提高小朋友们的能力,而且还会会让他们产生厌烦的心理。只有当小朋友们真正地亲自动手了,他们才能够将这些知识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提起他们的科学探索的兴趣。本次科普的实验是来模拟咳嗽的过程。双面胶、厚白纸、塑料瓶、水彩笔……只是一些极其普通的家里常备的东西,但却可以发挥出大作用——帮助孩子们理解比较复杂咳嗽打喷嚏的原理。主讲志愿者现场制作,将每一个细节,每一处要点都为孩子们讲解清楚。当孩子们有疑惑时也可以立刻提问,主讲志愿者会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向所有人讲解,以免其他人出现相似的问题。最后,当看到一个个的孩子因制作好装置成功地完成了咳嗽的模拟实验而展现的笑容,主讲志愿者也流露出满意的笑容。

图四,一个小朋友制作模拟咳嗽打喷嚏的装置。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郭志强 提供

虽然这堂科普活动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但是它在为孩子们讲授咳嗽打喷嚏的健康知识能够使得他们更加注意自己的健康,而且还为孩子们展示了研究问题的方法。而这些方法,会对他们的未来产生一些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使他们未来攀登更高的山峰


责任编辑:杨文杰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社团党支部“2020“启智铸材-STEAM科普教育”暑期实践队进行了第七次线上科普支教活动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