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精准性、融合性、有效性,推动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双向沟通与交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6月16日,在机械工程学院党委的大力推动下,机械工程学院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向融合’联合备课教研活动”,活动由学院8个基层教学组织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骨干教师分别开展,每组邀请一名处级领导主持教研活动。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教务处副处长赵逢达、研究生学院副院长赵延治、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彭艳、副书记杨东峰、副院长姚静、副处级辅导员刘祥城分别参加线上研讨活动。线下研讨活动在国防重点实验室208举办,副校长任家东、教务处副处长赵春梅、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新华、副院长柴勇、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董国疆、副院长姚建涛参加,由工学部主持线下备课研讨活动。
燕山大学副校长任家东讲话
任家东提出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涉及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方面,纵向需要层层激发动力、形成共识,横向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互相支持。必须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他指出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育人目标,需做好融入课程思政的课程设计和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加强沟通合作,努力将学校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扎实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各系部、党支部开展线上备课研讨活动
在各组的研讨备课中,双方教师分别介绍各自的课程体系、课程思政优秀案例、教学难点等,就如何在“大思政”的育人格局下,让“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发挥“1+1>2”的整体效用展开深入探讨,探讨课程思政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交流思政课程陷入的“孤岛”困境,迫切寻求一条有效的实践路径使“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发力、协同育人,实现同频共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三全育人的根本要求。
线下备课研讨活动
在讨论中,专业课程老师发现都存在着共性问题。首先是知识点专业性过强,讲课内容多但课时被压缩使得一旦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融入可能会造成学时不足,内容零散的问题。其次,是如何解决课程中思政要素挖掘的问题。最后,老师们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素质、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理论上的高度不足,既想给同学们深入讲一些政治理论知识,又担心自己讲述不到位。思政元素有机嵌入、融合各门课程的道路有一定的困难。
思政课程的老师们也面临着相似的困境。首先,多数学生被以学技术为要的观念所主导,对思政课程不重视,普遍认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理论类课程只是为了修学时拿学分,实用主义甚至功利主义至上。其次,教师在结合学生背景讲授课程时,往往缺乏对学生专业领域的了解和准确把握。最后,在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科学研究与教书育人、学科发展与学生发展三者统一。
王新华充分肯定了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通过如何让育人变得有意思、如何使得技术教育具有灵魂、如何充分利用机械学院良好的建设基础培养更优秀人才进行剖析。董国疆和彭艳对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的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并对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计划进行阐述。
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董国疆参加活动并分享学习心得
最后赵春梅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构建常态化交流机制,建立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围绕育才育人共同备课、议课、说课、评课模式。二是课程的教育不能囿于纯粹知识点的讲授,需针对学科课程特点不同,挖掘所蕴含的潜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资源,避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三是重点打造一批双向融合的示范课程,示范专业。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形成创新教学团队,开展教学改革,撰写教研论文,合建课程思政案例库。
双向融合备课活动合影
机械工程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就协同创新与合作达成一致,期望未来可以增加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交流活动,优化专业课培养体系,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水平,通过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切实加强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打造校内思政大圈层,构建大思政的良性发展局面。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