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化工学院:守正创新,绿色智能,迈向碳中和的新时代化工

2024-10-17 08:34:47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郑州大学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在即,这是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全省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学校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为迎接党代会召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落实学校“学科建设年”重点任务,讲好学科背后故事、展现学科发展成果、营造浓厚学术氛围,现推出“献礼党代会 学科展风采”专栏。本期带领大家一起领略化工学科的风采。

学科带头人寄语

刘炯天院士

郑州大学化工学科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为引领,以学科高质量发展为牵引,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抓手,以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为目标,对标一流,真抓实干,不断加快转型发展和内涵建设步伐,努力建成以化工过程强化与资源能源高效利用为学科特色的资源型化工学科。

近年来,学科坚持“四个面向”,积极打造“4+N”学科方向,坚持外引内培,着力化工原创技术研发,推进产学研成果转化,孕育“热爱化工 奉献祖国”的文化品格,以“新工科”建设为导向,锚定国家“双碳”发展战略,主动担当作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历史沿革

郑州大学化工学院前身为郑州工学院(原化工部直属六所重点高校之一)化学工程系。1958年,河南化工学院组建,依托新乡师范学院化学系成立化学工程系。1963年,河南化工学院并入原郑州大学,化学工程系和原郑州大学创办的4个工科系(机械、电机、土建、水利)一并被划出建立郑州工学院。1998年郑州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更名为化工学院;2000年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更名为郑州大学化学工程学院;2001年原郑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专业并入郑州大学化学工程学院;2009学院更名为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2019年7月更名为郑州大学化工学院。

1958年组建河南化工学院,并依托新乡师范学院化学系成立化学工程系

1959年天津大学、大连工学院支援建设河南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

1963年8月-1996年5月郑州工学院化学工程系

1963年8月-1996年5月郑州工学院化学工程系教学楼和实验楼

郑州大学主校区化工学院

发展现状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是河南省《关于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支持建设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特聘教授设岗学科。“化学工艺”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资源加工与高效利用”是河南省特色学科。积极构建资源/能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型的学科体系,以实现“双碳”目标为驱动力,坚持能源转化、过程强化和资源加工一体化研究思路,形成“4+N”学科方向,以首席领军、重大人才攻关、骨干教师主力的团队建设思路,着力提升科研服务能级和社会贡献力,不断提升学科发展质量和贡献度。

本学科支撑了郑州大学的三个ESI前1‰学科(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其中化学和材料科学是国家一流建设学科)。学科设置4个研究方向:化工分离与资源加工、工业催化与反应工程、生物与精细化工、可再生能源化工。面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开展化工分离、资源加工、反应工程、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重大基础研究,发展矿产资源选冶融合开发、化工过程及制备加工、生物化工合成、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技术及回收利用技术等,构建资源/能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型的化工体系。

学科方向及依托平台

建设成果

1.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化工学院党委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学院荣获2023年度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化学工程与工艺系党支部入选首批河南省高校样板党支部,制药工程系党支部和行政党支部先后获批河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博士生党支部入选河南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学生团支部获评河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学院师生先后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河南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工匠人才”、“师带徒”标兵、“优秀教师”、“出彩河南人”最美大学生、河南省百优十佳“魅力团支书”等荣誉称号。

学院党委入选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学院获得“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万亚萌荣获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

寇伟杰荣获“出彩河南人”第五届最美大学生

2.坚持以本为本,全面推进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

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冶金工程全部入选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化学工程与工艺为国家特色建设专业、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化工专业基础课”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河南省教学成果奖3项、行业学会教学奖2项;获批教育部虚拟教研室2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3门、包含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在内省级建设课程12门、省优秀教学组织3个、河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士论文20余篇。学生在国家级重大科技比赛获奖88项,应届本科毕业生保送或考取“双一流”高校或高水平科研院所研究生的继续深造率达60%,学生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

承办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中南赛区选拔赛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交叉研究中心入选“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3.坚持科学发展,强化人才队伍支撑

学科有“两院院士”4人、国家级领军人才6人、国家级青年人才3人;中原学者2人、中原教学名师1人、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中原青年拔尖人才3人、河南省特聘教授3人、河南省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6人,省级及以上劳模、优秀教师、学术带头人等8人;2位教师担任教育部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职务。

4.坚持创新驱动,科研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河南发展需要,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扎实推进基础研究,在化工分离与资源加工、工业催化与反应工程、生物与精细化工、可再生能源化工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自2021年以来,共发表SCI论文500余篇,其中在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AIChE J.等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新增ESI高被引论文25篇;授权发明专利88项,出版专著10余部。3位教授入围“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1人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学科积极参与“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炼焦煤资源绿色开发”和“智能矿山重型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牵头建设先进功能材料制造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关键金属矿产超常富集提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等多个省部级研究平台;共建绿色选冶与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资源材料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龙门实验室和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

近五年,学科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课题及子课题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青基和联合等)7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等217项,百万元以上重大横向科研项目25项(其中,2000万技术转让项目1项),年均科研经费3000万元以上;获得国家、教育部及河南省科技奖励5项,省青年科技奖2项,省部级青年教师奖2项,宝钢优秀教师奖3项,全国学会科技成果奖12项。

相关成果

5.坚持化工特色,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设立河南省外籍专家工作室,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等建立科研合作关系,并选派研究生开展科研合作。如每年选送4-5名研究生赴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进行学术交流,5年内共有42人赴境外科研合作和参观学习;以海外虚拟研究院为平台,通过“双导师制”聘请外籍导师组建联合培养导师队伍,同时以讲席教授、兼职PI等方式,5年内共柔性引进27名专家,推动化工学科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获批河南省杰出外籍科学家工作室

本科生“双千计划”赴国外高校交流

郑州大学化工学科将继续扎根中原大地,深化卓越教育体系,打造顶尖科研团队,培养一流化工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新局面贡献中坚力量!


责任编辑:陈闻婧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郑州大学化工学院:守正创新,绿色智能,迈向碳中和的新时代化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