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接力”感动你我!这名北大口腔学子,真棒!

2024-02-24 09:33:15


编者按

铮铮医学生誓言,

带给她无畏的勇气;

心底的红色光芒指引,

给予她前行的动力。

两者交织,

促使她点亮了一缕生命之光。


2024年1月25日、26日,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进行了持续两天的造血干细胞的采集。这场生命接力,是由一名23岁的医学生——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2023级口腔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孙华秀,用热血谱写的生命礼赞。孙华秀也成为了海淀区第164例、北京市第643例、全国第1690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她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将为一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

59c5bab260d77f866bbbc3b176d7a054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我爸爸是一名老党员,经常参加无偿献血活动,他的行动激励了我,是我的榜样。”


从本科大一开始,孙华秀积极践行“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连续三年参与献血活动,各项义诊和志愿服务活动中也常见到她活跃的身影。2019年10月,孙华秀在又一次完成献血后,自愿报名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留血样进行HLA分型检测。


“我经常参加无偿献血活动,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能有机会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他人我感到非常荣幸!”


2022年,孙华秀接到通知,得知自己与一位患者配型成功,且是唯一与其配型成功的HLA分型,她当即确认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由于患者的病情变化,2023年12月,孙华秀才再次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电话,她仍然毫不犹豫确认捐献志愿不改。


采集高分血样后,得知化验结果显示与患者相合,孙华秀开始规律作息,关注饮食,提前规划好科研课题,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为捐献做准备。孙华秀表示,“非亲缘配型成功的概率很低,能够配型成功并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从我的血样入库的那一刻起,我就做好了随时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准备”。


捐献前后,导师周传香研究员悉心关照孙华秀同学学业进展和身心状态,“孙华秀的无私捐献体现了她作为一名医学生敬业爱民、甘于奉献的优良品质,捐献经历也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和历练,我全力支持她!”



2024年1月21日,孙华秀提前入住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开始注射动员剂。在充分准备后,1月25日,孙华秀开始采集造血干细胞,由于血流较慢,外周血采集时长超出了预期,采血从早上8点一直持续到傍晚6点。为配合患者身体情况,需要采集足够血量,26日,孙华秀再次进行了4个小时的造血干细胞采集。

“生命的重量远大于短暂的不适。作为一名医学生,挽救生命义不容辞。”


六天住院时间里,孙华秀接受注射了9针动员剂,造血干细胞采集时长达14小时,累计采集量达297ml。这期间尽管出现紧张和不适,她仍然保持乐观、坚定,成功完成了捐献。

2.png



25日造血干细胞采集当天,北大口腔医院党委副书记彭歆、教育处处长董美丽、学生党总支书记邓媛媛、研究生培养办主任王燕、学生管理办主任刘莎、导师周传香、班主任王琳、辅导员郑丽鹏和学生干部秦臻、朱丽静、陈良伟等师生前往看望慰问孙华秀,为她带去关心和鼓励。住院期间,孙华秀的宿舍室友冯心缘同学同住陪护。

3.jpg


27日,孙华秀顺利出院返校,口腔医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问候关切她的身体状况,周围的朋友和同学也纷纷表示要向她学习。口外科研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朱丽静表示,“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孙华秀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展现出有勇气、敢奉献的青春力量,值得我们学习!



自2002级口腔医学八年制学生钟研在2008年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后,孙华秀是近十六年来口腔医学院第二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医学生。薪火相传,北大医学生们用爱传递生命的希望,诠释着青年的责任。

4.jpg



责任编辑: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党院办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2024年1月25日、26日,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进行了持续两天的造血干细胞的采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