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成员
政训融合 九为九抓 不断提升军士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工作新实效
2022-12-07 17:38:17


定向培养士官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纵深推进军事职业教育,夯实强国兴军人才基础的生动实践。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作为国家“双高”建设单位全国前十,北京首家定向培养军士试点院校,自2014年招收定向培养军士以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构建了“政训融合、九为九抓”的军士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新格局。

一、工作思路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是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学校深刻把握新时代职业院校学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规律和军士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特点,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融入军士生技术技能培养、军事技能训练、军人作风养成全过程,在坚定理想信念上强“三铸”,在培育工匠精神上立“三心”,在锤炼意志品质上重“三色”,着力培养“听党话、跟党走”“样子好、技能强”“能吃苦、甘奉献”的高素质士官人才。

政训融合 九为九抓,不断提升士官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工作新实效1.jpg

二、工作实践

1.突出政治引领,强化理论武装,在坚定理想信念上出新招

一是以厚植家国情怀为根,实施“铸魂”行动,抓牢思想阵地建设。推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理论课与国防教育、学生需求相贴近,打造有特色、有干货、有质量的思政课,守好课堂“主渠道”。组建“党建+”工作坊,教学系党支部与部队党支部双牵头、学科骨干与军事教员齐挂帅,共同备课、协同作业,夯实课程思政“大课堂”。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初心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社”,组建理论宣讲团,创新“菜单式”朋辈宣讲,拓展实践育人“二课堂”。开设青马读书班,组织军士生入党积极分子与其他学生“1+1”结成理论学习“微课堂”。筑牢“指尖阵地”,打造线上读书会和“思享荟”,构建新媒体“云课堂”,全方位、多维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

二是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本,实施“铸基”行动,抓好校园文化活动。在明理明德上下力气,建立每日早演讲、每周学理论、每月一点评“日周月”理论学习机制,开展听广播、读报纸、看新闻三个“半小时”活动,引导军士生准确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内涵。在共情共鸣上用功夫,开设“国防讲堂”“士官讲坛”,邀请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和英模典型、砺剑尖兵来校交流座谈,涵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真挚情感。在同频共振上做功课,组织学生参与中华经典诵读、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公祭日、瞻仰纪念碑、祭扫烈士墓等活动,营造爱国主义教育文化氛围。

三是以传承革命精神为重,实施“铸剑”行动,抓活红色实践教育。与部队联合编制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辅助教材,融入“党史军史革命史”知识,以上井冈、赴延安、到遵义等“革命圣地行”为“经线”,以唱红色歌曲、讲红色故事、读红色经典等“红色精神颂”为“纬线”,开展“走读红色地图”教育活动。组织“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致敬英雄”“红色1+1”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军士生把信仰溶入血脉,把理想植入骨髓。军士生在校内外社会实践育人阵地中接受心灵洗礼、展示时代风采,在“北京高校中华经典诵读吟唱比赛”连续夺魁。

2.激发制度效能,塑造优良作风,在培育工匠精神上走新路

一是以落实条令条例为纲,实施“立心”行动,抓细日常行为养成。练“兵味”,结合校风学风班风建设,落实“严高细实恒”的一日生活制度,将各项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砺“士气”,开展“集合练速度、教育练坐姿、行进练队列”三练养成教育,培养军士生良好行为习惯和精益求精作风。强“军味”,设置“大队-连队-班”三级编制,实行着装、食宿、教学、训练“四个统一”准军事化管理,塑造军士生雷厉风行、勇争第一的军人气质。

政训融合 九为九抓,不断提升士官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工作新实效3.jpg

政训融合 九为九抓,不断提升士官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工作新实效4.jpg

二是以提升职业素养为要,实施“匠心”行动,抓紧技术技能培养。坚持教学标准与岗位标准相融合,选聘具有高级技师资格的教学名师,手把手传授专业技能,保证技能教学“真枪实弹”。坚持实训设备与部队装备相融合,以汽车、电子、电气等设备为载体,设计实训项目,保证技能操作“真材实料”。坚持职教文化与军营文化相融合,以评选“砺剑之星”“十佳标兵”为抓手,带动全校学生共同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保证技能报国“真心实意”。

三是以提高创新能力为荣,实施“巧心”行动,抓精科技社团活动。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扶持计划”,建设创新实践中心,机器人技术社团勇于争先、巧思创新、接续实干,三年蝉联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TAC赛项一等奖。实施“头雁计划”,在军士生创新社团带动下,其他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密集孵化,双创“种子库”逐年壮大,科创“成绩单”连年飘红。

3.深化教育引导,绘就多彩青春,在锤炼意志品质上创新法

一是以强化吃苦意识为主,实施“国防绿”行动,抓严军事技能训练。定标组织“早体能、晚队列、月会操、年考核”,持续巩固体能和队列训练成果,不断磨练军士生吃苦耐劳的坚毅品格。定期开展野营拉练、定向越野、战伤救护、军事特训等战场模拟训练,不断磨砺军士生不畏艰险的意志品质。定实与部队联教联训机制,组织军士生进军营开展暑期集训、打磨实战技能,不断提亮从“能打”到“能赢”的尚武成色。

二是以淬炼奉献精神为先,实施“电科蓝”行动,抓实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服务社区、大运会、世园会、国庆70周年等志愿活动,上好志愿服务思政课,塑好新时代雷锋形象,以军士生为“排头兵”辐射带动校园“人人志愿”氛围,激励全校学生在疫情防控、全国两会、服务冬奥等重大志愿活动中勇当“战斗员”“宣传员”“保障员”,不断在报国行中升华爱国情、强国志,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之花。

三是以磨砺打赢品质为上,实施“国旗红”行动,抓强技能大赛比武。开展“护国旗、荣军旗”教育,组建百人国旗护卫队,坚持三军仪仗队标准抓训练,严格按照天安门国旗升降时间每日升降国旗,坚持执行每周一各学院轮流组织升国旗仪式,以守护国旗行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组织国旗护卫队赴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学习交流,邀请全国学校升旗手总教官来校宣讲指导,以米秒不差的标准磨炼学生必胜决心。

三、主要成效

1.思政教育有标杆

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各部门密切配合、同向发力,学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形成了“融通互鉴、共同进步”的新局面。“军士生经验”在全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33个班(宿舍)集体获得市级优秀示范班集体(优秀基层组织)荣誉称号,35个团支部获得首都“先锋杯”优秀团支部,20余支学生团队获评“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128支队伍,1000余名学生在全国各类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挑战杯”“发明杯”等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佳绩,其中全国一等奖30余项。特别是飞机维修、冬奥制冰、新冠疫苗制造等专业的人才培养,借鉴“九为九抓”育人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2.国防共建有质量

几年来,军士生培养从无到有,国防教育从稳扎稳打到院校翘楚。联合培养军种扩大为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军委国防动员部等3个,专业培养增加到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4个方向,军士生服役全面覆盖五大战区。国旗护卫队连续三年在首都高校国旗护卫队检阅式比赛中获得团体特等奖,升旗手荣获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十佳”称号,2021年获评“全国百强社团”。学校获评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校、成功入选全国国防教育典型案例30强。996名学生入伍服役,学校连续12年获评北京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3.强国兴军有贡献

经过几年的培养,军士生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成果荣获北京市一等奖,多次与兄弟院校分享交流经验,育人模式相关案例被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北京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刊登转载。1064名毕业军士生已成为中国军队“信得过、用得上、留得住、能发展”的优质战斗力量,13名毕业军士生成功考入火箭军工程大学,9人荣立三等功,500余人成长为业务骨干并当上班长,近400名军士在“九三”大阅兵、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抗击疫情中荣获“四有”优秀军士称号,得到国防动员部和火箭军的充分认可和肯定。


©2020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869号-24
中心列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