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党委牢牢抓住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生命线,立足土木工程一流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深挖学科特色鲜明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元素,创建适应学生思想特点和学习特点的课程思政模式,打造了一批学生真心喜爱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堂,有效发挥了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切实推动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落地落实。
一、背景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会议上强调,“提升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举措。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始终注重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院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承担着培养人才的主要任务。建筑工程学院围绕国家“双一流”建设目标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布局,以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建设为契机,高起点谋划土木工程学科发展目标和定位,着力构建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贯穿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中。
专业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一方面,专业知识本身具有明显的价值倾向、家国情怀等;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深度挖掘,在已有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拓展和开发。学院充分发挥专业课程“价值引领、人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四位一体育人功能,打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将立德树人贯彻到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相得益彰,打造课程思政大课堂,构筑三全育人大格局。
二、主要做法
(一)做好顶层设计,创建“1+2+N”课程思政建设模式
围绕学校课程思政总体部署,学院秉承“课程承载思政”和“思政寓于课程”的理念,构建了“1+2+N”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1”即围绕1个主题——“超级工程”,深挖党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蕴含的尖端科技与创新精神、艰辛历程与奉献精神。近年来学院积极组织参与国家及京津冀地区重大工程建设,为京-雄高速装配式高架桥、北京长安街西延线新首钢大桥、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中央大厅、南海岛礁低能耗建筑落地示范、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绿色建造、防灾减灾及智慧管理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这些重大工程凝练出土木工程学科课程思政的“超级工程”内涵和特色。“2”即依托2类课程——“新生研讨课”和“专业导论课”,作为学院推进课程思政的专业入门课,使学生在开始阶段就对专业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概念性了解,扩大专业视野,启发专业兴趣,提高专业学习的积极性。“N”即分批、分步骤在土木工程学科的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及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方向的“N”个学科群核心课程中推进改革,着力推进课程思政全覆盖。
(二)完善制度建设,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学院专门制定实施《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0)》,明确了学院推进课程思政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重点任务。成立由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分管学生工作、本科教学工作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副院长任副组长,教师党支部书记、系主任为成员的学院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成立学校首个课程思政工作室,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思政课堂建设、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案例设计、课程交流研讨、精品课程创建等活动,为教师思政课堂建设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加强课程质量监控,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使各门课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
(三)抓住重要载体,培育课程思政示范课堂
针对人才培养特点和学生思想特征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是保证课程思政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方面。学院设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项目,鼓励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将思政内容贯穿于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授课计划、培养方案、教案设计等各个方面,以课程改革促进思政体系建设。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专业课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堂,根据课程特色,合理嵌入育人要素,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观传导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涵养品行的过程,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开设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观摩课,组织教师围绕课程思政中的教学难点、教案设计开展交流研讨,促进课程建设。
(四)开设“北京系列”微党课,形成优秀工作案例
在教师党支部开设“北京系列”微党课,重点从重大工程案例、大师人物、工程伦理三个方面挖掘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元素,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教学案例。微党课以“北京”为主语,贯彻学校“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在主题上突出学科方向特色,实现“一支部一主题”,如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党支部主题为“绿建北京”,建管所与道桥党支部主题为“智通北京”,岩土党支部主题为“筑基北京”、结构党支部主题为“工匠北京”、防灾与实验室党支部主题为“平安北京”、市政党支部主题为“碧水北京”;在内容上以案例的形式深入分析典型思政元素案例的适用课程、讲授方法、融入方案等,形成可供推广使用的《土木工程学科思政元素案例库》。
三、基本成效
(一)教师的育人意识显著提升
学院首批培育的12个课程思政示范课以理论课为主,包括专业概论课、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授课对象覆盖大一到大四本科生。在示范课堂的建设中,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讲,党支部书记、系主任和优秀青年教师重点讲,全体教师积极讲,积极承担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建设工作,形成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抓育人”的良好氛围。2个青年教师团队获学校“三全育人”教师团队重点培育项目立项,1名青年教师获得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形成示范效应,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在人民日报理论版、人民网、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
(二)教师党支部党建引领业务能力显著增强
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夯实,“北京系列”微党课的建设,有效的激发了广大教师党员参与的热情,实现了教师党支部工作与育人工作紧密结合,党支部政治引领功能、创造力凝聚力、党员的责任和服务意识显著增强,在推动课程思政在学院全覆盖的同时,也成为党建工作“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2个教师党支部入选北京工业大学首批“示范党支部”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示范工作室。
(三)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
课程思政的教学特点是“浸润式”的教育,其“超级工程”主题背后所蕴含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工匠精神,以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浸润到学生心灵,对于坚定学生“四个自信”、培养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造精神和勇于追求卓越的专业精神,强化了专业认同,提升了学习的内生动力。近两年,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均达98.8%,获得国家级比赛奖项68项,省部级比赛奖励94项。学生双新创业实践取得突破性成绩,连续两次获得“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
四、启示
(一)必须要强化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引领,坚持服务大局
高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根本在于做人的工作,中心环节在于立德树人,核心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理解把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学院和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
(二)必须要强化扎根意识,坚持务实创新
课程思政建设是门“细活儿”,需要下功夫精耕细作。我们一方面要深入分析把握好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学习特点,另一方面深入分析研判在推进课程思政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勇于创新,着力推动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转变和教学效果评价的改革,实现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
(三)必须要强化立德树人意识,坚持多方发力
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是基础工作,必须要下大力气抓牢抓实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学院坚持党管人才,不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土木工程学科引智计划项目、土木筑基工程、高水平成果奖励、绩效激励机制等举措引育并举,长短期聘任结合,把好政治关,全面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