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学院、非洲学院成功举办 “立德树人”新生引航系列讲座

2023-10-13 15:12:18 宋奇骏 刘诗豪 张千扬 化思奇 等













2022年10月26日至11月16日,亚洲学院、非洲学院在逸夫楼三阶教室举办“立德树人”新生引航系列讲座,由亚洲学院非洲学院第二教师党支部策划组织。此次讲座共分为四讲,亚洲学院、非洲学院2022级全体新生参与。


























10月26日下午3时10分,来自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和国际与地区研究院的姜景奎教授用第一讲为此次讲座拉开帷幕。教授围绕“新时代非通用语人才与国别研究”这一主题,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地区研究教研室孔金磊老师主持。

讲座伊始,姜景奎教授向同学们强调了新时代下国别区域研究的重要性,提出要更精确、更有针对性地研究对象国,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同时,姜教授也提醒同学们一定要读懂中国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接着,姜教授结合印度的疫情防控形势,介绍了印度人民的生死观和丧葬习俗,并简单分析了当今的世界局势,指出新时代国别区域问题的研究应与外语学科相结合。同时,姜教授强调国别区域研究应该将重点放在发展中国家上,研究者也要怀有“表示遗憾,相向而行,知彼而行”的态度和素养。

讲座的问答环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及所学习的语言等向姜教授提出问题,教授则针对性地给予了详细的回答,并鼓励大家不断努力、提升自我。

此次讲座中姜景奎教授深入浅出地向新生们介绍了中国非通用语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别区域问题研究的定义、现状与发展方向,并对“非通用语教育未来何去何从”这一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同学们也受益匪浅。


























11月2日下午3时10分,讲座第二讲如期举行。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穆宏燕以“非通用语的广阔天地”为主题分享了她的切身体会和真知灼见。本次讲座由地区研究教研室贾云龙老师主持。

会议以穆教授的亲切提问开始。穆教授向在场的同学分享了自己与非通用语的故事以及对所学非通用语的印象,引起了很大的共鸣;接着,穆教授重点分享了波斯语专业的前辈、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理事张鸿年早期在中国波斯语专业领域辛勤耕耘的往事,展示了老一辈非通用语人的责任和担当。

随后,穆教授分享了自己的非通之路——从刚开始学习波斯语时的不知所措、到大学阶段的勤奋付出、再到最后的豁然开朗。通过回顾这样一个鲜活的故事,穆教授向同学们分享了非通用语学习的经验,强调了翻译练习、寻找不同语言差异的重要性。

提问环节中,同学们对非通用语具体的阅读方法提出了疑问,穆教授则给出了制定具体的读书计划和拒绝外界诱惑的建议;关于同学们对外语学习热情来源的问题,穆教授提到无论是否身处“外语热”,热情永远蕴藏在细节之中,等待大家发现。

讲座最后一部分,穆教授介绍了当前国家对非通用语人才的强烈需求,并提到当前非通之路上可观的发展机会和潜在的发展价值并存,对于现在的非通用语学习者无疑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与此同时,穆教授还建议大家广泛阅读学术著作,勤于思考,注重翻译练习与小论文练习,并鼓励新生在文学研究和学术研究方面进行探索。最后,穆教授借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鼓励大家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在自己的赛道上创造出巨大价值。


























11月9日下午3时,讲座第三讲准时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梵语巴利语教研室副教授周利群,主题为:在亚非寻找自我。讲座由亚洲学院柬埔寨语专业李子茉老师主持。

首先周老师从“认识环境”入手,请同学们分享了来到北外后自己心目中经历的最特别的一件事,并用“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来类比同学们所处的新阶段,希望同学们能够尽快融入到新的环境当中,找到合适的状态。随后,周老师从更高的层次出发,分析了学习亚非语言的同学们所面临的就业环境,希望同学们在未来不忘“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的精神,走向社会,奉献自我。


在下一个环节中,周老师请同学们畅想20年后自己所处的工作环境,为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并邀请一些同学进行了分享。而后,周老师强调了“认识自己”这一过程的重要性,并细致探讨了背书、提高阅读量、运用思维导图等学习方法的优劣,以及摆脱拖延症、优化生活细节的方法,为同学们提供了大量宝贵建议。



最后,周老师分享了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面对大学阶段同学们经历的困境,周老师强调要建立起“规则意识”,不要因为一时的放纵耽误了自己的发展。与此同时,周老师还鼓励同学们在陷入迷茫时,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放弃,坚持自己的选择而不断奋斗,终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周老师的讲座干练简洁、风趣幽默,内容丰富的互动环节也让现场始终处在轻松的氛围中。相较于一节新生辅导课程,周老师的讲座更像是一场深入心灵的认知之旅。



























11月16日下午3时,亚洲学院、非洲学院“立德树人”新生引航系列讲座第四讲作为最后一讲准时举行。马燕生公参带来了题为“全球治理与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的精彩讲座。讲座由非洲学院祖鲁语专业黄立志老师主持。


马公参从全球治理的理念讲起,指明其顺应了世界发展的趋势;接着又简要介绍了全球治理的五个要素、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治理体系、全球治理的不同层次和基本模式、国际组织分类以及全球治理主要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带领同学们从宏观角度了解并明晰了“全球治理”这一概念。

在关于中国与全球治理历史和现状的问题上,马公参从中国加入联合国一事讲起,谈到了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几十年来在全球治理上的贡献;接着,马公参提及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指出目前中国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缺少国际化人才,尤其是国际组织人才。

关于如何解决这些困难与挑战,马公参强调需要考虑“全球胜任力人才核心素养与能力培养”问题。只有培养起中国的、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人才,使其与中国的大国地位和综合实力相称,才有缓解我国对外人才输出贫乏问题,并大幅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软实力的可能。

 本次讲座,马公参结合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外交部的多年工作经验以及个人体会,梳理归纳出适于新生们的精华内容,向大家介绍了“全球治理”的定义,解释并展望了“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这一议题。通过马公参的讲解,同学们对于自己的专业、学习的目标与方向及未来人生的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至此,亚洲学院、非洲学院举办的“立德树人”新生引航系列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罗雪婷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2022年10月26日至11月16日,亚洲学院、非洲学院在逸夫楼三阶教室举办“立德树人”新生引航系列讲座。此次讲座共分为四讲,亚洲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