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杭州·谈古论今:留给西湖的文化遗产

2020-08-03 18:43:10 王金雨

19554月的杭城,春光明媚,西子湖畔杨柳婀娜,百花争妍。9日,毛泽东游山的兴味甚浓,决定去攀登北高峰。一路上山花烂漫,绿树成荫,他和警卫人员边走边看边谈笑,直达山顶。在古寺里稍作休息后,便从寺后沿山脊旁的石板古道慢慢绕到北高峰的西北部。接着,毛泽东从南坡下山,在飞凤亭里歇脚,在山上还游览了扇子岭、美人峰等名胜。这是毛泽东第三次登临北高峰。

前两次登北高峰是在1953年底和1954215日。第一次引起毛泽东很大兴趣的是北高峰最高处的吕纯阳洞府边上的对联,即湖光塔影连三竺,海日江潮共一楼。毛泽东欣赏了许久,还和陪同人员议论了一番。第二次,毛泽东伫立山上,眺望杭城和西湖的如画景色,并以山脊为背景,身子朝向西湖和钱塘江,悠闲自然地坐着,侯波举起相机,迅速拍摄下了这一历史镜头。

这次登北高峰回到刘庄后,毛泽东挥毫写下了《看山》这首五律: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冷去对美人。

一片飘飖下,欢迎有晚鹰。

诗中的扇子即扇子岭,美人指美人峰。这一年,毛泽东还写过两首七绝:一首是《莫干山》:

翻身复进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

莫干山在湖州市德清县西北,相传春秋时吴国在此铸造莫邪”“干将两剑。七人房指毛泽东使用的卧车,可坐七人;四十八盘泛写曲折盘旋的山间公路。另一首是《五云山》:

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堤。

若问杭州何处好,此中听得野莺啼。

五云山属西湖群山之一,据说有五色彩云萦绕山顶一时不散而得名。

上述三首格律诗中有两首是咏杭州西湖的,毛泽东生前来浙江有四十多次,但除发表的这两首诗外,的确没有发表过咏西湖的格律诗,只是手书过许多咏西湖的古诗词。因此我们说,《看山》《五云山》《莫干山》和下面这首《观潮》,的确是毛泽东留给西湖、钱塘江、莫干山的唯一文学遗产。

四首浙江诗作中的《观潮》(七绝),是1957911日,毛泽东乘车去海宁盐官镇七星庙观看澎湃汹涌的钱江秋涛后写下的。毛泽东走到临时搭起的小帐篷边,对先到的警卫人员说:还是你们快嘛,看到潮水没有?”“大潮还在后面呢,等着主席您来看。警卫员王光宗说。1220分,潮水奔涌而来,那骤雨声也渐响渐近,变作瓢泼暴雨声,并且越来越响,像闷雷似的滚来。霎时,玉带忽聚忽散,喷珠溅玉,泻雪吐霰,由低而高,由远而近,像亿万条银白色的带鱼,跳跃翻滚,追逐嬉戏而来,又像数十里长的天鹅群,排成一线,万头攒动,振翅竞飞。潮头临近,沧海横流,江水猛涨,万顷波涛,排山而至,蔚为大观。毛泽东此时双目凝视潮头,好像在思考着什么,巨大的涌潮映衬着他魁梧的身躯。潮水过后,毛泽东坐在椅子上休息,他问警卫人员潮水是怎样形成的,又将月球引力引起潮汐的理论解释了一遍。他说:南宋的时候,钱塘江潮水直到杭州,那时人们可以站在吴山上观看,现在钱塘江喇叭口因为泥沙堆积变小了,所以要跑到海宁观潮,再过几百年,海宁也要看不到潮水啰。

下午回到杭州,毛泽东又畅游了钱塘江。而后就在刘庄写下了《观潮》: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诗中的钓鱼台指钱塘江中段的富春江滨,相传为东汉严光(子陵)隐居垂钓处。诗中还用铁马借喻雄师劲旅,因钱塘江涌潮来袭时,波涛汹涌,如闻十万军声

本科生财务专业第2党支部

王金雨

202083

责任编辑:王金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在1955年,毛泽东一年内连登浙江三座大山——北高峰、莫干山、五云山。
    相关阅读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