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

2021-01-23 18:41:10 宋喆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并能以自知之明的态度、积极进取的精神、开放包容的心态、兼收并蓄“他者”文化优势之长以补己之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作为价值导向,相对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我们必须以历史眼光、文化自觉、国际视野,努力增强文化自信。

以大历史观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渊源,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精神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对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是对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是对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文化自信。

要增强文化自信,一方面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双创”方针,即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要求每一个中国人身体力行地践行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提出的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存理念。如此,我们的文化自信才能不断地坚定和增强起来。

增强对自我文化的理性反思,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真正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化主体对“自我”与“他者”有包括认知和评价在内的文化反思和文化自觉基础上的。那种“关起门”来,对外界一无所知情况下的文化虚骄和夜郎自大,不是文化自信;那种“打开门”放眼望去觉得别的国家比我们先进和强大,总觉得自己不如人的文化自卑和自贱,也不是文化自信。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指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即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趋势,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复归文化,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坚守传统”。“自知之明”是为了增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而进行文化选择时的自主地位。因此,要增强文化自信,一方面,需要在对文化“自我”的优劣长短做理性反思基础上,充分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价值成果;另一方面,要以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兼收并蓄“他者”文化的先进成果。

以国际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性,在理性应对当今世界正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增强文化自信。放眼当下中国与世界发展形势中的“危”与“机”,我们既有增强文化自信的必要,又有增强文化自信的出路。

从国际环境看,新一轮大国战略博弈和国际秩序的重塑在守成大国与新兴市场主体国家之间激烈展开。“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正是我们增强文化自信的题中之意。从国内环境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已逐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各种优势。全面小康路上的“脱贫奇迹”、2020年战“疫”中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已令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之治”的伟力,为我们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基本依据和现实基础。

我们要以历史的眼光、文化的自觉、国际的视野,既坚定地走好中国道路,又善于借鉴“他山之石”;既保持中华民族自信力和文化创造力,又以中华文明价值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人类共同价值,如此增强文化自信,便可望看到中国与世界更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见兰琪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既保持中华民族自信力和文化创造力,又以中华文明价值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人类共同价值,如此增强文化自信,便可望看到中国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