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 访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沈国兵

2020-12-09 16:22:42

观察近些年全球经济治理形势,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新的国际秩序正在孕育。把握大势,看清走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这是中国一以贯之的态度和主张。”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沈国兵表示,“在‘十四五’期间,中国将继续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宏观政策负向溢出效应问题突出、全球经济治理低效率与缺乏代表性等问题,使得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愈发紧迫,势在必行。”沈国兵表示,具体来说,某些国家肆意破坏WTO多边贸易规则,动辄“退群”,严重削弱自由贸易体系。一些国家主张“脱钩”,对全球生产链和供应链构成挑战。疫情全球蔓延引发了全球性贸易限制和禁航禁运,给多边贸易和投资增加不确定性。

在沈国兵看来,“十三五”期间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取得积极进展,为继续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方面,坚持建设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模式,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TO等机构进行国际政策协调,并支持WTO健全贸易政策监督机制、完善争端解决机制,促进了多边贸易体制包容发展。另一方面,坚持互利共赢原则,不断推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加快自贸区谈判、人民币入篮、发起成立亚投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促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成份额和治理机制改革,志同道合者越来越多。

展望“十四五”,沈国兵特别强调规则制定和机制建设,认为这是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朝着公平合理方向迈进的重要保证。

“中国将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通过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维护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沈国兵认为,中国将借助进博会等平台,深化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改革,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双循环的中心枢纽城市和节点城市支撑中国大市场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改革。继续推进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以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契机,加快构建要素流动一体化大市场,充分发挥中国参与治理规则制定的影响力。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重点加大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工业园区国际化建设,发挥园区国际循环的枢纽功能,形成国际投资贸易合作机制。

沈国兵表示,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与不变并存。改革不是全盘否定已有治理体系,而是在尊重现有国际治理规则的同时,积极创设新的治理机制。可以预见,中国将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积极推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G20)、IMF、世界银行、WTO等多边规则改革,通过完善治理规则直面经济全球化遇到的挑战,坚定不移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实现更高质量、更具韧性的发展。


责任编辑:归彦斌 李沁园 孙谦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在‘十四五’期间,中国将继续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