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宁生:区域一体化探索“单个学校做不好”的事 - 复旦大学党委 - 思政网育人号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扎实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被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国家战略与民生福祉紧密相关,区域一体化发展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体系建设,即是核心关切。去年底,《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三省一市明确将共同提升高等教育协同创新服务发展能力、推进各类教育人才交流合作等,长三角一体化加速奔跑注入“教育动能”。
“长三角地区高校有着得天独厚的区域教学协作基础,有能力也有责任为中国高校区域协作发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认为,长三角高校要共同探讨协作机制,加快落地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优质教学资源,为教师搭建更广阔的教学能力提升平台,为区域高校教学协作探索更有实效的推进路径。
许宁生代表介绍,早在2018年12月1日,即在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进博会宣布长三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不到一个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成立了教学协同中心,充分利用集体的优势,开设跨校辅修专业,开放优质基础课程,共享特色教学实践基地,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共促教学信息化发展。“例如,集合优质师资共建开设《书面写作与口头沟通》《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科学精神》三门公选课,第一门写作课开课一个学期,受到广泛关注,五校都要求增加选课容量。”
复旦大学还牵头成立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充分发挥各校的人才优势、学科优势、开放优势,推动形成专业化、协同式、引领性的示范智库集群,取得明显进展。复旦大学也作为创始成员,发起成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联盟。
“利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助力高等教育改革,核心是为了办人民更满意的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广的学习选择,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注入更强的动力。”许宁生代表强调,区域教学协同机制使得学生可以突破课程、专业的校园限制,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养成能够得益于更多学科资源的整合,也有助于跨校优质资源和名师联合打造“单个学校做不好”的课程体系,参与协同的高等学校还可以通过引入外部力量的鲇鱼效应,撬动自身教学改革。“有些学生甚至可以获得多个高等学校的学习证书,有些教师也可以在多个高等学校之间有序流动,从事教学活动。这些有益的探索应该受到鼓励。”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