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的启示与思考

2021-08-23 13:17:55 王胜昔 刘文锴

尊重自然 尊重历史 尊重科学——河南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的启示与思考

今年7月20日以来,河南省范围内多地持续遭遇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多座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特别是郑州、安阳、鹤壁、新乡等多地受灾严重,城市河道水位高抬,部分地下空间进水,城区发生严重内涝,多个区域断电断水断网,道路损毁、交通中断、多处出现重大险情,地铁停运,通信、电力、铁路、公路、民航受到严重影响,部分城乡成为一片泽国,防汛形势十分严峻。据统计,本次洪涝灾害共造成河南省150个县(市、区)1664个乡镇1481.4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620.3万亩,倒塌房屋99312间;直接经济损失约1337.15亿元;共造成302人遇难,50人失踪。

“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文锴说,这场大汛大灾是一次大考,留给我们很多思考和启示。

要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忧患意识

“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存生活,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就是不断地适应自然、不断地与自然灾害进行斗争的过程。特别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增多,近年来的极端天气频繁出现,自然灾害爆发的不确定性、不可预知性明显增多且往往破坏性极大,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刘文锴教授说,针对自然灾害风险,首先是要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做到居安思危、防患未然,紧绷安全之弦,守住安全底线,筑牢风险防线,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

其次是要树牢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增强人与自然是共同体意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全领域,不以破坏自然、牺牲环境、危害生命健康为代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一旦遭受破坏恶化,不仅会引发自然灾害,而且会增大释放自然灾害的破坏力,致使灾情加重。

再次是要放眼长远,未雨绸缪,总结经验教训,做好安全风险防范,防治结合、预防为主,防远胜于治,在平时抓紧查隐患、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须臾不可放松。只有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保持足够的警惕,行动上才会坚定,防范工作才会抓得实做得好,才会在灾害降临时从容主动应对,将风险和损失降到最低。

城市选址规划要尊重历史、尊重科学

“城市是承载着历史记忆的。黄河主流在河南省境内的迁徙改道、决溢泛滥形成黄泛区、留下黄河故道,涉及新乡、安阳、濮阳、鹤壁、开封、商丘、周口及郑州等市所属的28个县(区),分布面积约4.1万平方公里。黄河故道既是资源,也是灾难。”刘文锴感慨地说,这次河南水灾比较严重的地区如安阳滑县、汤阴县,鹤壁浚县、新乡卫辉市等地区,历史上都是黄河故道,这里地势较低,水势大时极易造成积水,水灾损失也最为严重。

此外,郑州东部中牟一带为古代中原地区著名泽薮,称之为圃田泽,大禹治水将其列为天下九泽之一,此处地势低洼、水体不深却水域广阔。据中牟县志载:“圃田泽,西临郑州,尔雅十薮,郑有圃田,左传曰原圃,源自郑州,入八里河,流入中牟境为大泽。”先秦及至明清时期,圃田泽为黄河下游和鸿沟水系及淮河水系之间调节流量的调蓄池,后期随着黄河泥沙淤积和改道的影响,面积不断减小,逐渐成为平地,到了清代以后便开辟为农田。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人口密集,水、电、气、暖、网络、交通等各种设施较为完备,一旦发生洪涝灾害,往往损失惨重。刘文锴说,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在选址规划、规模扩大的过程中,一是要统筹考虑城市的历史、现在与未来,统筹考虑区域地理和气候环境,统筹考虑河道和滩涂洼地的自然蓄滞洪能力,使城市规划建设的更科学、更符合自然规律和环境条件;二是在新城的选址和城市发展扩张上,要统筹考虑防洪泄洪对城市建设的影响,主城区及其建筑要避开河流故道、洪水滩地和滞洪洼地等地势低洼区,同时还要特别重视和加强新的城市防洪泄洪排涝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三是在应急处置城市洪涝灾害时,要将“平原地区不泄洪”作为一项基本处置原则,不到万不得已城市水库、内河不向平原地区泄洪,避免引发新的更大的洪涝灾害。

城市建设要多架桥少修隧道涵洞

城市里的隧道涵洞是交通要道,通行频率较高,但由于隧道涵洞一般地势较低、坡度较大,在极端天气发生城区内涝时,道路上雨水容易汇集涌入隧道涵洞内,成为积水最早、积水最深的地方,不仅严重影响正常交通通行而且极易造成难以预料的损失和灾难。

“近年来,隧道涵洞因暴雨引发洪涝灾害事故屡有发生,如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前不久郑州7·20特大暴雨均导致隧道严重积水,瞬间水量快速上升,造成数百辆汽车拥堵被淹、多人遇难的悲剧,成为城市之殇。”刘文锴说,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从降低洪涝灾害损失的角度来讲,一是要多架桥少修隧道涵洞,特别是对于主要交通道路,尽可能地建设立交桥,不挖建或少挖建隧道;二是要根据城市历史降雨量和实际防洪需要,提高隧道涵洞等地下工程防水排水设计标准,强化风险防范评估,同时加强积水预警监测,及时做好防水排涝,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地铁等地下空间要加强防洪排涝体系建设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逐渐加大,诸如地铁、地下室、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等地下工程建筑日益增多。刘文锴分析说,由于我国地下空间开发起步较晚,经验不够丰富,在地下工程建设使用的过程中,其防洪设施的不足以及应对洪涝灾害措施的缺乏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2020年5月22日,洪水倒灌致广州地铁13号线停运;今年7月18日,北京地铁6号线金安桥站也因暴雨倒灌闭站;今年7月20日,郑州特大暴雨造成地铁积水,导致地铁全线停运,其中5号线列车进水严重,500余名乘客被困,14人不幸遇难。地下空间一旦积水形成内涝,造成的损失和后果往往最为严重。防洪排涝是应对地下空间灾害事故的重中之重。

为此,刘文锴建议,首先是要提高地铁、地下室等地下工程的防洪意识,重视工程内部防洪排涝设计和设施建设,提高设防高度,相关的设施建设规范标准和建设水准要高于地面建筑;其次是要完善防洪排涝设施,综合运用防、排、堵、截等措施,应对地铁等地下空间洪水侵入。特别是地铁出入口处除了按比例修建高于地面的踏步和阻水墙外,要加大防淹门的建设和使用,一旦倒灌水势过大时,利用防淹门进行阻水,以减少倒灌水量、延缓倒灌水流;再次是要加强安全预警机制、应急机制建设和联动机制建设,不断完善预警联动预案、应急处置预案、抢险救援预案,根据气象预报预警、雨势汛情和工程主体渗漏安全情况,加强与气象、交通、公安、应急、急救等部门联系联动,即时采取正常运营、限制运营、中断运营、疏散撤离、关闭防淹门、启动排涝设施、抢险救援等措施,避免出现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等情况。

城市景观设计要优化防洪排涝功能

当前,城市建设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宜居环境,打造了大量的城市景观,这些景观对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设计建设过程中,往往由于对景观的防洪排涝或不重视或功能不完善或硬化过多,导致景观区域地表渗水机能衰退、对雨水的调蓄能力下降。有的景观湖、景观河道为了控制蓄水量,还专门进行了防渗漏处理,致使不透水面积大量增加,阻碍了雨水的自然渗透。一些人造的山坡由于地势较高且阻水截流能力较低,导致坡面漫流,更有被雨水冲刷下来的杂物对城市排水管网和行洪河道造成一定堵塞,加大了排涝压力。这些都成为加剧城市内涝的重要因素。

为此,刘文锴建议,在城市建设中,一是要高度重视城市景观的防洪排涝能力建设,优化景观防洪排涝功能,使之成为城市防洪排涝体系的一体化建设,增强景观设施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二是要城市景观设计要因地制宜、顺势而为,遵循和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规划建设,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减少人为对地表地势地质的影响,保持景观的原生态,满足防洪排涝功能,既要讲面子也要讲里子;三是要将城市景观特别是河湖、绿地景观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城、景生命共同体意识,利用各种“海绵体”,通过自然的力量,增强景观对雨水的渗、滞、蓄、净、排等功能,从而实现在降雨时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的作用,提高城市内涝治理能力。

责任编辑:张兵建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刘文锴说,这场大汛大灾是一次大考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