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李家俊:一流大学要培养一流创新人才

2020-11-25 09:10:11 人民日报 李家俊

《人民日报》 2020年11月22日 05版

本报讯(作者 李家俊)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面向未来,如何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已成为中国高校的必答题。

培养具有强烈家国情怀的创新人才。高校培养人塑造人,首要之义就是培植其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至上,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也是人才淬炼的黄金期。一流大学培养的创新人才,要自觉肩负起历史重任,主动把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唯有将家国情怀放在首位,方能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这就要求高校要以铸魂育人为核心,着力在育好新人、建好队伍、讲好课程上下功夫。

培养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创新不是简单的调整改进,而是直面问题、“从0到1”的突破。建设一流大学,应着眼未来、面向未来,以科研的原创性为全人类提供未来发展的动力,培养出更多“科研破壁人”。同时,基础研究是科学体系的源头,是夯实一流大学建设的根基。一流大学应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全面加强基础研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改革科研管理和评价机制,布局重要科研方向、重大科研平台和重点创新团队。还要大力推动学科交叉研究。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催生科学前沿重要突破和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大学要高度重视跨领域、跨学科交叉研究,形成关键领域先发优势,形成若干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应用贯通式研究的大团队,组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

培养擅于解决关键核心问题的创新人才。解决关键核心问题、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是国家对新时代创新人才的必然需求,这对高校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要求,需要高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高度尊重科技人才成长规律。高校可以建设“新工科”为契机,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致力于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同时打造“因时而新”的新工科专业结构,打通机械、光学、信息、计算机等学科专业,培养兼具工程制造和科学发现能力的卓越工程人才。还要构建“融合创新”的工程教育新模式,推动产教融合、共建共享、国际合作,实现育人要素的深度融合。

培养新时代一流创新人才,事关抓发展、谋未来、致复兴。高校应牢牢把握“扎根中国大地”这一关键根本,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为天津大学党委书记)

人民日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0-11/22/nw.D110000renmrb_20201122_2-05.htm

(编辑 焦德芳 陈可)

责任编辑:高立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党委书记李家俊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