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由教育部东南大学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主办,东南大学中华文化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中心、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五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高层论坛暨“‘第二个结合’的文明意义与实践价值”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来自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等7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会议由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盛凌振副院长主持,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宋晓燕作会议致辞。她指出,“第二个结合”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意蕴和实践意义。面对这一重大课题,希望各位专家学者通过对“‘第二个结合’的文明意义与实践价值”这一论题的展开,碰撞思想的火花,产出创新的观点和成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促进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发展、推进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以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新的智慧。
会议主旨发言阶段,与会专家从“第二个结合”的溯源、本质、逻辑、实践价值以及“第二个结合”视域下新时代新文化的发展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1
对“第二个结合”的溯源与本质意义解读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允熠教授对“两个结合”进行了溯源。他认为,用“又一次的思想解放”阐释“第二个结合”,个中意义非同凡响。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前所未有地将“第二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关联起来,展现了高屋建瓴的理论创新精神,体现了重大的文化战略思维。
南京大学哲学系刘怀玉教授从“改造我们的学习”角度对“第二个结合”进行了创新性阐释,指出相比于“第一个结合”,“第二个结合”具有更加丰富的意蕴,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源头活水。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明理教授从价值和信仰的角度指出,“第二个结合”本质上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真理与道义的统一,我们要进一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鹏教授指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双向奔赴的结合,二者的结合产生了丰富的文化意涵。
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陆永胜教授引入哲学视角,从一种既定的历史事实、一种意义符号以及当下中国的具体实践三个维度来解读“第二个结合”,由此构建“第二个结合”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重逻辑。
2
“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内涵与逻辑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锡喜教授指出,不能简单认为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只是一种话语的转化,要从学理的角度讲清楚“一个结合”和“两个结合”的关系及其发展脉络。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洪光东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现代文化,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中更具主动性、积极性,应该从“人”“实践”“社会”等马克思主义中具有框架性的核心范畴出发,找到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之处。
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春燕教授以抗战时期党领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为例,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抗战时期的具体结合。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永杰教授不仅从价值观和本体论的角度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的契合之处,还提出要在学理上对“第二个结合”进行深入研究。
温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寄教授以“实践”为题眼,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指出当前我们要贴近实践、发现问题,并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付坚强教授从马克思主义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同理想相契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唯物主义传统相契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思想相契合三个方面,解读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
温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崔华前教授从“第二个结合”的深厚渊源、厚实根基、坚实依据、强大动力、重大功能等五个方面,分析了“第二个结合”的内在逻辑。
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徐昕研究员指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结合,是因为二者“水乳相融”“血脉相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马克思主义送去了活水资源,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大众化普及化,这是“两个结合”的伟大之处。
3
“第二个结合”的实践价值研究
《阅江学刊》主编韩璞庚教授指出,我们应该反思中国问题、中国道路、中国方案所呈现的世界价值,来推动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创造学术研究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立场。
南京大学哲学系李承贵教授从研究方法、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人生哲学、社会理想等方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指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是多向度、多层次的,在推动“第二个结合”的过程中务必要注意两者的相契性。
江苏省委党校布成良教授详细梳理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并从文化现代化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正确处理古今、中外的关系、必须守正创新三个方面讲解了中华文化现代化历程的启示。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立法教授指出,“第二个结合”既塑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民性、时代性、世界性的独特气质,又生动描绘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前景。
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宬斐教授在深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观念的基础上,从中外两个视角系统梳理了民主观念从古到今的转化历程,认为我们既要保持对民主观念的自主性认识,又要自觉接受实践的考量,在返本开新中重塑自主知识体系。
江苏师范大学中华家文化研究院陈延斌教授指出,中国的家文化是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教化的支点和基础、是修齐治平社会治理格局的前提和基础。当前,以“两个结合”助推家文化建设,必须要把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到家文化在中国社会的重要地位。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建华教授指出“两个结合”这一重要论断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核心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两个结合”的独特创造,“两个结合”始终连接着世界现代化运动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
4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的新时代新文化发展研究
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魁教授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文明与反省中从“第一个结合”走向“第二个结合”,要将“两个结合”放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去讨论和实践。
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迎联教授指出,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应该聚焦当下乡村文化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思考乡村振兴的问题。
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学兵教授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明德弘道”“实事求是、知行合一”“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等重要元素是创造精神的体现,新时代承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造精神要坚持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
《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洪峰编辑指出,长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做好长江文化传承保护工作,离不开国人对长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自觉、离不开国人的交往实践活动。新时代我们要深入研究经济、科技、生态、人民美好生活之间的互动关联,把绿色长江文化打造为新时代区域文化建设的高地。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戴锐教授不仅深入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多种方式、价值意义,也系统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定位,为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启示。
会议最后,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陆永胜教授做了总结发言。他认为,与会学者围绕“‘第二个结合’的文明意义与实践价值”这一集中论题,呈现了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创新观点和成果,有助于深化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思想主动和文化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