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左英教授纪念文集发布暨道路学科发展研讨会召开

2022-09-20 10:37:12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党委充分挖掘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历史,凝练学科文化精神,通过开展学科奠基人教育思想研讨会、出版纪念文集等形式推动学科文化传续工程,促进学科文化传承与创新,拓展创新党建育人的载体与模式,形成了一批文化品牌和育人成果。

2022年6月6日东南大学百廿校庆之际,“方左英教授纪念文集《大河东流》发布暨道路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在交通学院331会议室隆重举行。活动由东南大学交通学院主办,师生校友齐聚一堂,缅怀道路学科奠基人之一方左英教授,传其治学之精神,承其报国之情怀,论一流学科建设,话道路未来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科技部副部长黄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长沙理工大学校长郑健龙,重庆交通大学校长唐伯明,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攀,方左英教授家属,部分校友代表以及来自14所高校、8家企事业单位的代表共计120余人参加会议。本次会议采取线下线上结合、平台同步直播方式。会议分别由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党委书记陈怡和院长陈峻主持。



交通学院精心制作的方左英教授纪念视频《大道洪流》


01.

勤学修德 矢志报家国

能在逆流中激流勇进,能在顺流中一跃千里;方左英的一生,从逆流开始。从小凄凉的家境和窘迫的生活造就了他上进拼搏的性格,他在平民教育活动、革命活动中坚强成长,不断寻求新方向。方左英曾因参加“一二·九运动”被军警宪兵逮捕看押,命悬一线,但这却成为了他投身报国事业、挥洒爱国热情的开端。

“一二·九运动”中的方左英(箭头所指穿黑衣者)和血衣

“国生死前无大事”,1937年他去到绥远抗日前线冒着敌人飞机轰炸和机枪扫射抢修炮台、修筑军用公路。1938年他带着“科学报国”理想踏上赴美深造的路途。1940年他“趁在抗日战争未结束前”心切地回国,毅然投入建设祖国的事业。他参与川滇西路的修建工作,为汉渝公路的渝竹段提出了总体设计图纸及文件,使西南、西北地区相联通,成为抗日战争大后方的动脉。

硕士学位毕业照(1938年)

美国公路考察(左1,1940年)

留美回国后前往交通部公路总局工作

1946年方左英跟随国立中央大学迁返南京,创建了第一个公路试验室。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的《炸弹坑土方数量研究》为人民志愿军加速前线铁路抢修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5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圆了少年时的心愿。

人民志愿军对方左英等教授

协助研究炸弹坑土方事

表示谢意(1952年)

《炸弹坑土方数量研究》

获新华日报报道(1953年)

国立中央大学教授证明书

新党员入党宣誓大会请柬

1972年交通部启动公路路线及路基设计手册编写工作,作为中心领导小组成员之一的方左英,带队赴华中、西南、西北、华北各省对中国现实公路工程进行实地考察。历经十年打磨,他参编的公路设计手册《路线》和主编的《路基》分别于1979年、1982年出版。

 赴华中、西南、西北、华北各省对中国公路工程考察

参编《路线》

主编《路基》

方左英教授赤心报国、为国育才的一生,值得我们永远铭记。黄卫院士在为《大河东流》作的序中和会议中均表达了“希望更多的同志,特别是年轻的教育工作者、科研工作者、青年学子感悟并传承方左老在战乱年代的理想追求和不懈奋斗的精神,以及在为国家建设时期培养人才方面的精益求精的治学思想、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和坚韧忠诚的家国情怀”的期望。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科技部副部长黄卫院士发言


02.

为国育英 桃李满天下

1943年起,方左英教授先后在国立中央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工学院等学校任职。担任大学教授之后,他更倾心于参编手册、建设教材的工作。他将多年从事公路工程实践的总结和心得,汇编成理论全面、案例详实的《公路工程学》《路基工程》等教材,出版后受到公路专业师生及同行的欢迎,被奉为经典。1981年起,方左英一直担任交通部高等学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还受聘为交通部杂志《公路》和《国外公路》的编审委员会委员。

《公路工程学》和《路基工程》

作为高校老师的方左英往往身兼数职,他担任学生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不同环节的教学工作,并很早把教学结合于生产与研究。他曾带领学生一起参与了杭州西湖风景区规划、南京长江大桥南岸引道等工程设计。五十三年间,他参与培养了千百名道路建设人才。如今,这些学生大都已成为国家建设重要的骨干力量,为国家建设起了关键性作用

指导公路施工实习(1954年)

讲授实验课(1958年)

方左英教授当年的同事代表、交通学院道路学科退休教师邓学钧教授在会上说道:“方左老的一生是坚守讲台、为国奉献的一生,方左老的高尚品质体现在其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他鼓励青年人学习方左老优秀品质,坚定理想,奉献自我,艰苦奋斗,以优异的科研成果实现自身价值,为祖国交通运输事业贡献力量。

交通学院道路学科退休教师邓学钧发言

方左英教授的众多弟子在会议中分别讲述了与老师的相处往事,追忆方左英教授的奋斗历程和治学思想。

向上滑动阅览更多方左英教授学生代表发言

华设设计集团党委书记明图章校友回忆了报考方左英教授的硕士以及跟随他学习的一些往事,并讲述了方左英教授作为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道路五老”之一为学科人才的培养以及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明图章校友发言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黄富民校友说:“教师的高尚品格是学院、学校发展的必要因素,促进了学校的进步。大学之大,非大楼之谓,乃有大师之谓也,不在于广厦万间,而在于有如方左老这样的一批学识渊博、爱生如子的老师,我们才能接力奋进,不断发展,将交通运输工程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学科。

黄富民校友发言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涛校友说:“方左英教授是一个受人敬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长者,他展现出来的不仅有对学术的严谨追求,知识分子的精神风采,更有学者的民族担当、学科责任,年轻的学子们应当将先辈的精神传承下去。

杨涛校友发言

东南大学土建交通学部主任王炜教授表示:“方左英教授对交通行业发展有着超前的思考,他早在1996年的一次研讨会上,就率先提议把‘智慧交通’作为学院科学研究的主方向,并介绍了智慧交通的重要性,为学院交通运输学科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王炜教授发言

东南大学道路学科黄晓明教授分享了方左老的生平事迹和他爱国爱校爱学生的高贵品格,讲述了方左英教授对年轻教师的引领作用,并寄望年轻教师深入了解学科内涵,传承前辈的优秀精神,将东南大学的道路学科建设得越来越好。

黄晓明教授发言



03.

著书立传 功勋镌玉笺

培养道路建设人才,编著自有专业教材,强大祖国技术力量,孜孜不倦地著书立说、点拨后生,方左英教授用一点一滴,汇聚成千里洪流,开拓了祖国交通事业和学院学科发展的辉煌大道。他的一生,是为祖国奋斗的一生,是为国家建设和人才培养贡献多达半个世纪的一生


    怀着对方左英教授治学思想与精神品格的敬仰,纪念文集《大河东流》孕育而生。这部文集根据方左英教授个人回忆录进行编撰修改,记录了方左英教授的生平事迹以及亲友、同事、学生对他生活工作各方面的回忆,生动地讲述了方左老不平凡的一生,字里行间展现了他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和科学报国的爱国情怀

《大河东流》

方左英家属代表,交通学院桥梁学科退休教师叶见曙教授作为家属代表,对学院组织老师和校友编撰文集表示感谢,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一代代人的付出,学科的建设依赖于每一代人的努力,衷心祝福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在传承文化中不断前行,在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中不断突破。

方左英家属代表、交通学院退休教师叶见曙教授发言

《大河东流》的整理编辑者之一、交通学院程建川教授在会议上为大家介绍了文集的编撰情况。他说:“文集的发布,是献礼我校建校120周年,也是献礼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办学100周年,将鼓舞一代代交通人踔厉奋发,不负交通强国的建设使命。”

程建川教授介绍文集的编撰情况

重庆交通大学校长唐伯明校友结合专业历史研究介绍了方左英教授的教育思想和贡献。抗战救国、科技报国构成了方左老前半生的主旋律,而他的后半生则奉献于教书育人的教育事业。他希望大家能够深刻学习方左老筚路蓝缕、无私奉献、科学救国的伟大精神,努力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唐伯明教授介绍方左英教授的教育思想和贡献


04.

弦歌不辍,薪火永相传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知来路,方能明去路。从2017年发布《我的一生》方福森教授纪念文集,到2022年发布《大河东流》方左英教授纪念文集,交通学院精心打造“院史传续工程”,引领青年学者和学子感受前辈大师治学理念和高尚品格,努力把自身理想同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交通学院通过传承优秀院史文化,凝心聚力,开拓进取,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向未来,矢志为交通强国事业而不懈奋斗。

南京工学院先进集体道路教研组合影

(第一排左四为方左英,左五为方福森)

交通学院院长陈峻教授在会议致辞中提到:“东南大学道路学科是我国道路交通领域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也是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双一流”建设学科的重要支柱。如今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连续两轮并列A+,并连续两轮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学科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蓬勃发展,也得益于方左英等学界前辈的奠基和学院师生对学科精神的传承。”

交通学院院长陈峻教授致辞

会上,黄卫院士和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攀教授向校友代表明图章书记、家属代表叶见曙教授、教师代表陈先华教授和学生代表汤文杰同学赠送书籍《大河东流:方左英教授生平及纪念文集》,激励后辈交通人不断求索,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黄卫院士和刘攀书记向校友、家属、师生代表赠书


05.

大河东流 盛世谱华章

大河东流,方左英教授等前辈大师的开拓奠基,为道路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进入新时代,在建设交通强国的征途中,道路学科的发展正面临着重大转型与机遇。立足中国实际,大力推动传统道路学科向数字智能和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高水平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是道路学科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长沙理工大学校长郑健龙教授首先作题为《我国道路基础设施绿色建养的发展与展望》的主旨报告。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长凌建明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谭忆秋教授、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党委书记汪海年教授、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马涛教授分别代表各自学校作了道路学科建设的主题报告,共同探讨全国道路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未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长沙理工大学校长郑健龙院士作主旨报告

凌建明教授、谭忆秋教授、汪海年教授、马涛教授作报告


双甲新篇,笃行不怠。本次会议圆满举办,对方左英教授的治学思想与精神品格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回顾与探讨,旨在传承前辈奠基人物的伟大精神,研讨道路学科发展,推动一流学科建设。


责任编辑:郑思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党委充分挖掘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历史,凝练学科文化精神,开展学科奠基人教育思想研讨会、出版纪念文集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