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评选出的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名单中有一个大家熟悉的名字:
恽代英
。恽代英1895年出生于湖北武昌,祖籍江苏武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青年运动的领袖,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于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1927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政治主任教官,中共五大时被选为中央委员,1928年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
1930年5月恽代英在上海前往老怡和纱厂联系工作时被捕,由于叛徒出卖暴露身份,1931年2月转押于南京原国民党中央军人监狱,同年4月牺牲,时年仅36岁。
恽代英短暂的一生,为民族独立和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组织的团中央、党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红旗”等培育和影响了无数革命者。1950年,周恩来为纪念恽代英殉难19周年题词,对他的一生作了高度的概括:
“中国青年热爱的领袖——恽代英同志牺牲已经19年了,他的无产阶级意识、工作热情、坚强意志、朴素作风、牺牲精神、群众化的品质、感人的说服力,应永远成为中国青年的楷模。
”
恽代英同志青年时期照片
民国时期南京有四大监狱,分别是位于老虎桥的首都监狱、位于晓庄的首都反省院、位于宁海路的宁海路看守所、以及位于江东门的中央军人监狱,是当时全国关押进步人士最集中的地方。恽代英烈士殉难处即为位于江东门的原国民党中央军人监狱,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北侧某部队院内。该监狱始建于1930年,也称“中央海陆空军人监狱”。
该建筑现存东、西两座监房,东监分天、地、人三区,西监分日、月、星三区,每栋监房单体建筑面积约为500 平方米。建筑面积合计约1006平方米。监房建筑均为中央内廊、两侧关押室的格局,中间内廊空间高耸,为双坡屋顶,高侧窗采光。两侧关押室为单坡屋顶,监室东西墙均能采光。该建筑的具体设计人不详,由胡逸民等人筹建,营造商为张福记营造厂。从现场勘查检测分析来看,该建筑建造时采用了当时较为普遍的砖木结构形式,现有地面为水泥地面,墙面为红砖墙体,外墙为清水砖墙样式,内墙加纸筋灰抹面,红砖和灰浆砌筑质量良好。
抗日战争期间,中央军人监狱被日军烧毁局部,1945年原国民政府在原址局部重修。目前,除了恽代英烈士殉难处外,民国时期的南京四大监狱中的其余三座监狱均已被拆除。1982年,恽代英烈士殉难处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是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同时也是南京红色文化资源点。1986年4月29日,在恽代英烈士牺牲的监狱操场北侧修建了恽代英同志的半身汉白玉雕像,正面镌刻陆定一题词:恽代英烈士,背面为碑文,介绍了恽代英烈士的革命生涯。
恽代英烈士纪念碑及殉难处监房现状
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后建立的一个革命宣讲地,恽代英烈士殉难处是一个留下了中国人民难忘印记的地方。这里记录了恽代英同志生命的最后时刻,也记录了这位伟大的革命先烈为中国革命斗争的最后时刻,更是这位烈士生命之火最终照亮中国革命的地方。在狱中,他将自己的革命理念和革命经验汇成文字记录下来,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留下了星星火种,也为今天的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让我们对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更加敬仰。恽代英烈士殉难处是传承烈士精神、追忆英雄先进事迹的重要纪念场所,是牢记民族历史、树立国家精神标签与社会价值标杆的重要载体,是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它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恽代英烈士殉难处现存建筑的结构与空间格局保存相对较好,是南京市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点,具有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纪念价值、社会价值。完成建筑的修缮和结构加固之后,在满足后续使用安全的前提下,修缮后的恽代英烈士殉难处可以有效推动该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理论研究、宣传教育等工作,同时配套教育活动空间、先烈事迹展陈空间,在发挥缅怀先烈、追忆英雄先进事迹的纪念价值基础上,拓展其教育功能、历史意义等方面,构建传承我国革命烈士精神的重要载体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研究生现场勘查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对烈士陵园的规划、建设、修缮和管理维护。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推进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紧接着印发了《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修缮管理维护总体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是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提出要规划建设好烈士纪念设施;完善弘扬英烈精神红色教育基地体系;修缮保护好烈士纪念设施;营造尊崇英烈铭记功勋的浓厚纪念氛围;管理维护好烈士纪念设施;形成规范完备的组织保障管理体制。《工作方案》明确,要依据统筹安排、着眼长远的原则,切实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修缮保护工作,着力健全领导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法规制度;组织实施提质改造工程,完善设施设备,加强服务能力;优化展陈内容,创新展陈方式,提升整体效能。
烈士纪念设施是缅怀革命先烈、红色精神宣传的重要物质载体,为了深入贯彻
全国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会议
和
全国教育大会
精神,
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落实到研究生教育教学全过程
,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导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素质,建设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同时将修缮保护烈士纪念设施按照高标准、严要求落实到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依托
恽代英烈士殉难处建筑修缮工程
,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和实践活动。在
党员教师淳庆教授
的带领下,其工作团队就此项目召开多次研讨会,集体研讨烈士事迹、烈士精神、建筑历史,研讨保护工作计划,制定修缮设计方案等,党支部与教研室形成合力,指导研究生积极开展相关研究。通过汇聚多方优势资源,实现了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思政建设、烈士纪念设施修缮的有机衔接,推动了市级重要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并进一步创新思政教育,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党建+”模式探索初见成效。
恽代英烈士殉难处西监房现状
恽代英烈士殉难处建筑修缮工程的设计方案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淳庆教授的研究团队(淳庆、张弦、杨红波、王凯等)完成。设计团队在现场对结构进行了材料强度检测、残损病害检测以及构造工艺研究,测绘现场运用三维扫描仪对建筑现状进行了精细测绘,获得了详细的局部信息以及精确的几何尺寸数据,也为该建筑留下了重要的电脑模型资料。值得一提的是,为能够再现革命先烈们当时的生存环境,加深参观者对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的敬仰之情,本次修缮工程在每栋监房内选择了少数监房进行现状保留的措施:先对屋面檩条、灰板条与防水构造处进行修缮提升其物理性能,然后对灰板条吊顶以下部位清理墙壁浮灰和植物,保留了监房现存状况。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即将进入修缮施工阶段,将在今年11月底完成修缮施工工作。
设计团队先后共有5名师生到恽代英烈士殉难处现场进行测绘和考察,其中4名为党员,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师生团队切身感受到历史遗存的空间尺度和建筑价值,深刻体会革命先烈当时艰苦的生存条件,对革命先烈的崇高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该团队长期以来从事历史建筑保护的研究及工程实践,并将科学研究、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结合起来,培养了多名建筑遗产保护专业的设计和研究人才,展开了一系列关于传统木构、传统砖构、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遗产保护方向的研究和工程实践,在江苏、浙江、北京、江西、海南等多个省市地区开展了数十项的建筑遗产保护工作,其中包含多处烈士纪念建筑和红色文化遗产。团队有意识地将有教育意义的工程实践项目和研究生思政教学紧密结合,培养紧跟技术发展步伐的新时代有理想有担当的研究生,以及符合社会和行业研究发展需求的新型建筑遗产保护方向的人才,致力于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理论在工程实践中升华,不忘初心,坚守使命,是团队的共同奋斗目标。
恽代英烈士殉难处东部监房平面图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