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时代主旋律 建强育人大课堂 打造奋斗大舞台
复旦大学持续深入推进“党旗领航·铸魂育人”项目
复旦大学将“党旗领航·铸魂育人”党委开局项目作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核心抓手,持续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持续深化“七领航”和“7个100”的工作推进,以党建领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领航教师教书育人、领航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效突显。
一、以“七领航”为抓手,让各类育人主体载体作用充分彰显
1. 初心使命领航育人
以学习党史为重点深入推进“四史”教育,全覆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建强主渠道,以高水平课程与宣讲引领高质量学习。上好专题党课。校党委书记焦扬已为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和基础教育集团教师分别上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结合基层党建和基础教育等具体工作,引导教师从党的伟大历程和学校的光荣传统中汲取立德树人的初心力量,让育人者先受教育;为《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党支部上党课,引导“星火”队在学好党史践悟思想上当先锋、作表率,在服务师生做好实事上践初心、作表率,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上创样板、作表率。后续还将为毕业生、新生、新进教师等群体上专题党课。开展高质量专题报告。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求是杂志社原社长李捷、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忠杰等中央宣讲团成员,严爱云、徐建刚等上海市委宣讲团成员,北斗三号工程卫星系统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林宝军等均来校为师生作专题报告,带领师生重温百年奋斗历程,教育师生践行初心使命。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成立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开展全覆盖宣讲。校党委书记任宣讲团团长,成员包括党员校领导、校“两大工程”专家、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和宣讲工作的专家学者、党史研究专家、离退休老党员同志等,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新闻传播、经济学、国际关系、公共管理、法学、社会学、环境科学、公共卫生、医疗健康等多个学科领域,已开展30余场宣讲。提升青年理论宣讲实效。博士生讲师团和“星火”队组建“百年征程”党史学习宣讲团,形成课程47门,面向校内外开放预约,已开展宣讲140余场,覆盖受众6000人次。发挥地处上海的区位优势,深入历史场景、改革情景开展现场教学。校领导班子一行前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杂志办刊地渔阳里进行现场学习,并围绕“学习党史,感悟初心使命”开展集中研讨,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擦亮立德树人初心,筑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各单位组织师生走出校园,前往革命遗址、烈士陵园、名人故居、改革发展展示馆等,在实地研学中感悟初心使命。开展系列专题培训。举办“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党史学习教育中层干部专题读书班,覆盖全校中层干部及马院思政课教师。教职工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发展对象培训班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深化培训实效。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四史”系列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程。课程建设坚持以大历史观谋划,升级“三集三提”机制,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分享有机融合,引导思政课教师落实“大思政课”要求,用好用活党史这本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用好用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这本“无字之书”。截至目前,选课学生近千人,专业涵盖文社理工医各学科。
复旦大学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jpg
开设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系列思政选择性必修课程,选课学生近千人.jpg
校领导班子带头前往渔阳里进行现场学习.jpg
2. 红色基因领航育人
深入挖掘、用活用好复旦红色资源,深入推进“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工程。建强“星火”队,持续提升引领力。把学习党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学深悟透党的光辉历程作为做好服务的基石,着力练好基本功、修好专业课。队员们通过理论自学、专家领学、情景践学扎实开展党史学习。宣讲从场馆内走向场馆外,从线下走向线上,从校内走向校外,从单一形式转向多种形式。坚持分众服务、分类讲解,提高讲解的针对性、感染力。目前,“星火”队从“三个一”着力,一个队员带动一个群体,一系列产品碰撞一团火花,一支“星火”队竖起一面旗帜,探索在党史学习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推动望道研究院筹备成立,策划学术论文集出版,开展重大攻关研究。策划推出论文集《信仰之源,真理之光——纪念〈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100周年》。入选论文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广泛性和典型性,对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育共产党宣言精神忠实传人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共产党宣言》精神的丰富内涵与育人价值研究”,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重要回信精神,关于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研究阐释与宣传普及“宣言精神”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深化陈望道和“宣言精神”研究。加强复旦党史校史研究,讲好复旦人爱国、求真、奉献的故事。出版《中共复旦大学历史纪事》,采用编年体形式,利用一手档案资料,实事求是地记载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之间的复旦大学重要人物和事件,真实反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复旦人“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前进”;出版《共和国不会忘记——复旦大学烈士传》,全景式地介绍52位复旦英烈感人至深的事迹,为进一步在广大师生中开展深入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提供生动教材。积极打造红色文化育人场域,拓展红色文化育人载体。在充分发挥《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宣传教育功能的基础上,加快玖园爱国主义教育建筑群的修缮展陈,落成烈士纪念雕塑和纪念广场,打造情景课堂,推动现场教学。拍摄电影《望道》,排演原创话剧《追梦百年》《山河无恙》《溯江而上 医路高歌》,组织策划“唱支心歌给党听”红歌快闪MV、“踏歌起舞心向党”舞蹈专场演出、“致敬辉煌”专场音乐会、“唱支山歌给党听”主题民乐音乐会、“党在复旦一百年”高校特色展览、“百年征程 日月光华”主题书画展等主题展演活动,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强化美育建设,让红色基因植根更深。
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前往义乌参访,重温真理之甘、信仰之源.jpg
烈士纪念雕塑及纪念广场在校内落成.jpg
3. 理论创新领航育人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全国重点马院和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建设为抓手,建强“大马学科群”。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与法学院共建马克思主义法学学科,与中国语言文学系共建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论学科,与哲学学院共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与国务学院共建马克思主义政党学学科,与经济学院共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初步构建起了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格局框架。马克思主义学科群建设期为三年,将建设一支专业的科研团队、形成至少一项标志性的成果、开设至少一门常态化的课程、出版至少一本适用化的教材,并保证持续稳定的科研经费,力争通过把相关学科中“马字头”学科建设好,形成“雁阵效应”。推动“两大工程”学术著作出版,布局谋划二期建设。目前“两大工程”已完成16本著作出版,累计销量近7万册, “七一”前,预计出版全套丛书21本。推动将“两大工程”研究成果向教材和课程转化,由“研究工程”“出版工程”转化为“育人工程”,2021年春季学期已开设《法律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等相关课程,2022年5月前计划出版《法律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教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高国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相关教材。
4. 基层党建领航育人
实施“生命线”工程,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鲜明导向,引导师生党支部聚焦聚力立德树人,用高质量组织生活促进育人质量提升。推出实施本科生党支部倍增计划,加强党建蓄水池建设,平衡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优化本科生党支部设置,截至5月底,全校本科生党支部80个,较2020年底增长40%,本科生党员共1333人,较2020年底增长10.2%。入党积极分子2601人,较2020年底增长25.3%,递交申请书同学1640人。院系通过专职辅导员、人才工程辅导员、专职教师党员、班级导师进支部等方式,增强本科生党建力量。加强对研究生党支部的统筹指导,积极组织创建示范支部、样板支部。编发《组织生活参考》,对研究生党支部开展党史学习加强统筹指导。实施研究生党建创新资助计划支持创新党建产品,组织第十四批研究生示范党支部创建,支持中国语言文学系学硕第一党支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创建全国研究生样板支部。在全校党员中持续开展“赓续红色百年·365行动”。每周一院系、每天一支部接力展评,持续一年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形成创新奋进迎百年的浓厚氛围,及时总结优秀案例。
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和华山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长李圣青讲专题党课.jpg
5. 对标争先领航育人
按照党中央部署,开展“党旗领航·先锋行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报国成才求实学”实践活动,激发对标争先的认同感、获得感、荣誉感。开展“学史爱党,力行报国” 庆祝建党百年主题教育。在全体学生党员中认真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感悟党的光辉历程、伟大贡献、初心宗旨,学习传承党的伟大精神、宝贵经验,立足岗位做合格共产党员,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组织召开“金点子”座谈会。在2021届毕业生中开展“我为母校献金点子”活动,鼓励毕业生围绕学生培养、校园生活、公共服务、未来发展等方面,为学校改革发展建言献策。结合2020年学生思政调研、2021年学风建设调研及座谈会和2020年本科生支部书记系列座谈会内容,整理学生诉求。学工部门将基于此,组织“金点子座谈会”,搭建学生与学校职能部处沟通平台,解决学生重视的、急迫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促进复旦学子成才报国。举办第七届大学生治国理政论坛暨信念领航暑期训练营。组织校内外优秀学术专家、实践专家,带领全国优秀大学生从“治国理政”角度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艰辛历程、巨大变化、辉煌成就的精神、智慧、方法,引领全国优秀大学生充分认识“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听党话、跟党走,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真刀真枪实干,做宣言精神忠实传人,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举办学生生活园区党支部实践服务项目。通过举办园区党支部实践服务项目,进一步加强党建进园区,鼓励学生党支部在生活园区开展志愿服务,发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生活园区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带动一个楼层、影响一幢楼宇、辐射一个片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开展“青年体悟人民城市”系列青年党史学习教育。与全市16个区团委以及中国商飞、宝武集团、武警支队等单位合作,聘请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百名基层优秀青年担任复旦大学“人民城市”青年讲师团讲师。打造“人民城市”青春实践团,来自21所院系的64名同学参加了上半年的政务见习,并在活动中严格落实“六个一”工作要求:担任街道团工委副书记或居民区副书记/副主任(兼职)职务、参与一项青年工作项目并承担相关工作、联络街道(镇)所属社区、积极参与社区青年工作、进入社区开展一次理论宣讲、每周每人完成一份见习简报、形成一本民情日志,扎实学习人民城市建设本领,切身体悟人民城市日新月异,将活跃声音留在城市基层建设的第一线。
组建“人民城市”青年讲师团讲师,开展沉浸式党史学习.JPG
6. 课程思政领航育人
持续增强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构建本硕博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一体化思政课程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专业思政建设实现全覆盖。对全面推进阶段的专业思政建设工作要点进行了部署,要求各院系结合专业特点,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入手,在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育人队伍、教材建设、教学研究、保障体系等各个方面落实课程思政要求,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推进专业思政体系化、常态化发展。启动第三批专业思政试点建设。目前已经实现专业思政建设覆盖所有院系。编制专业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在上海市教委立项的新闻学、电子信息学、基础医学等11个专业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编制项目现均已形成初稿,其中8本已定稿并完成了校内外专家审读环节,目前正处于修改完善阶段,计划今年下半年正式出版。评选课程思政标杆课,推选课程思政示范课。全面完成全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质量验收工作,在此基础上,评审出复旦大学课程思政标杆课60门,其中人文13门,社科14门,理科8门,工科8门,医科17门。新闻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经济学院《当代中国经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等电磁场理论》3门课程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全面推进“十四五”教材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组建编制小组,深入开展“十四五”教材建设规划前期调研,全面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在教材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教材选用管理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和进展,深入对照中央要求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双一流”建设目标,围绕学校教材建设规划布局、教材建设激励、教材影响力提升、教材选用管理等方面查找教材工作问题和短板,通过电子邮件、专题座谈、院系和职能部门走访等方式,广泛征求全校各院系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复旦大学“十四五”教材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目前,《规划》正由编制小组根据校领导及各学科专家意见建议继续修改完善。
7. 实践报国领航育人。全校党支部和师生党员带头把爱国情、报国志化为强国行,把新阶段新征程的奋斗图景化为党建思政的大课堂、大舞台。以“看需求,悟变化,讲担当”为主题更大规模、更广深度地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在日常化社会实践开展上,围绕“永远跟党走”的主题,把握“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的基调定位,设计“庆祝建党百年”“人民城市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等专题,运用“互联网+实践”模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宣讲、调研考察、科研创新、志愿服务、专业参访等方式开展日常化社会实践,截至目前共有24个学院110个实践项目立项,参与人数约1350人次。组织研究生开展主题为“永远跟党走”的春季日常化社会实践。鼓励研究生充分用好地处上海的区位优势,突出红色寻访、国情参访、服务践行,引导研究生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传承复旦精神,青春接力奋斗,积极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本次研究生春季日常化社会实践共立项245项,其中“学党史、践承诺、见行动”专项有156个研究生党支部申报,超过2000名研究生在参与本次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用好学校红色文化育人场域,将玖园爱国主义教育建筑群作为本科生“新生骨干培训班”的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和院系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基地,建立两支“玖园”学生志愿服务队。结合“永远跟党走”日常化社会实践和“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暑期社会实践,探索在全国重要红色景区、红色资源点新建社会实践基地,围绕党史学习持续开展实践基地建设。
在《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大学师生面向中小学生开讲党史主题教育“思政现场课”.jpg
“伟大征程”主题交响音乐会上演.jpg
二、以“7个100”为牵引,高质量成果推动建立育人长效机制
在做好七方面工作的基础上,“7个100”系列建设成果正全面推进。
1. 在全覆盖学习基础上,师生共建百门“四史”教育优秀视频微课程。
制作《四史·大家讲》36集、《光华·党员说》40余集、《<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微党课》20集、“党史故事我来讲红色精神我来传”系列微党课80集等多个系列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微党课,在学校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等陆续上线推出,反响热烈。
制作《四史•大家讲》系列微党课.jpg
制作《光华•党员说》微党课.jpg
制作《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微党课》-.jpg
“党史故事我来讲红色精神我来传”系列-4.jpg
2. 建设复旦思政教育校本资源库,集中推出红色复旦“百人百事”,加强融媒体推送,弘扬先烈、先贤、先辈的爱国精神和革命精神。
启动“百项资源迎百年·学生思政教育资源库”建设。依托各院系学生党支部、党章学习小组,组织学生通过查找史料、寻访专家、口述访谈等形式,挖掘校院红色基因和思政育人资源,已形成100项图文并茂的学生思政教育资源图谱。通过小视频、情景剧、讲故事等方式将历史育人资源转化为生动活泼的教育项目,形成“学生讲给学生听”的生动学习场景。推出“红色基因,赓续百年”100集融媒体系列报道。汇聚校史中的红色基因和育人资源,通过学校官方新媒体平台,以音频、视频和图文等多媒体形式,讲好一代又一代复旦人听党话、跟党走的生动故事,让红色基因彰显时代活力。目前已推出22集,涵盖老书记、老校长、革命烈士、学术大师、杰出校友等。
3. “赓续红色百年·365行动”百个优秀支部生活案例。
2020年7月1日,在复旦大学“红色基因永传承,百年奋斗再出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主题党日活动上,“赓续红色百年·365行动”正式启动。截至2021年5月31日,已推出该系列主题党日和组织生活案例335个,已涵盖全校所有二级党委。相关成果将于“七一”后出版成册。
4. 展评学生党支部、党章学习小组百个优秀主题党日和学习活动方案,提高学生党建质量。
指导全校本科生党支部、党章学习小组开展“学党史、迎百年、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分“重温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永远跟党走”“我为学生办实事”“我为学校献一计”“报国成才求实学”五个版块进行,提升教育实效。截至5月底,各院系已完成50余个主题党日方案的报送,学工部门将从中遴选15个优秀项目进行展示。在全校研究生党支部中开展“党旗领航 砥砺奋进”组织生活案例大赛。各研究生党支部围绕学习总书记回信一周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相关要求,发挥特色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交流学习心得,感悟初心使命,总结支部建设。研工部门从获评的优秀组织生活案例中遴选典型案例举办全校性优秀组织生活案例展示活动。
5. 启动支持七个系列复旦精品教材的编撰出版工作,总量达100本以上。
组织开展“七大系列百本精品教材”项目前期调研。工作小组深入各院系,围绕七个系列,以高质量精品教材为导向,对教师教材编写意向选题进行摸底调查,共梳理摸底相关教材选题227项,包括人文学科58项、社会学科74项、理科27项、工科45项和医科23项。其中所属马工程系列17项、综合素养课程系列43项、基础课程系列44项、专业核心课程系列100项、新兴学科系列22项、交叉学科系列23项、冷门绝学系列6项。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研究,制定“七大系列百本精品教材”项目建设计划。进一步明确了项目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要求、建设周期,确定了项目申报条件、申报程序以及验收方式,并在教材建设专项经费、教材出版资助专项经费方面拟定了详细的年度经费拨付计划。确定“两大工程”首批拟编写教材清单。《当代中国话语体系建设教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人类新文明概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概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教程》等11本教材,均作为“马工程”类教材纳入“七大系列百本精品教材”项目建设计划。
6. 评选结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优秀教学案例100个。
复旦大学课程思政案例库首轮建设已完成,目前包含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400个,涵盖文社理工医五大学科。复旦大学课程思政专题页已于2021年5月上旬上线新华网新华思政平台试运行,以集中展示复旦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及建设成果。《复旦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案例100》目前已有40篇进入审校阶段,60篇正处于第二轮修改完善阶段,将于今年上半年完成,并以电子出版物的形式公开出版。
7. 结合实践教育资源体系建设,评选建设百个实践教育教学标杆基地。
持续加强本科教学实习实践工作,推动各院系与行业优势单位共建本科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完善本科教学实习实训工作的质量建设,切实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意识。2021年预计约1500人次本科生在实习实训基地参加实践活动。目前重点支持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包括历史学系与国内重点博物馆共建的教学实习实践基地、新闻学院与国内重点媒体机构共建的若干实习实践基地、生命科学学院野外实习基地、航空航天系与航空航天骨干企业共建的教学实习基地、临床医学院与各附属医院共建的临床实习基地、公共卫生学院与各疾控中心共建的实习基地等20余个各具专业特色的实习实践基地。持续加强学校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增强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的课程思政功能,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者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需求对接,推动产教融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课程体系,引入市场机制,合作方共同审视课程设置标准和教学大纲,建设实践类课程,开展案例库教学、项目合作、论文设计等,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实行双导师指导,学校已选聘1156人来自各级党政机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专家学者担任行业导师和校外合作导师,参与研究生指导或开设讲座,注重提升研究生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实践能力;建立评奖评优制度,发挥示范作用,截至目前,共建校级、院级专业实践基地110多个,其中5个基地被评为上海市示范级专业实践基地,8个基地被评为校级示范性专业实践基地。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