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预知与混沌——Science-X跨学科主题沙龙

2022-02-28 14:47:22 张国康

受疫情影响,原定于2021年11月25日18:30-20:30在H5301举办的线下活动临时延期。经过同学和老师们的积极协调,由物理学系分团委、物理学系学生会主办,复旦大学研究生会、哲学学院学生会、经济学院学生会协办的“未来:预知与混沌”——Science-X跨学科主题沙龙活动于2021年12月9日18:30-20:30,在腾讯会议以线上的形式顺利开展。哲学学院白彤东老师、经济学院韦潇老师、物理学系肖江老师和主持人乐永康老师围绕主题,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倾力讲述、畅抒己见,为同学们献上一场学科交错的思想盛宴。

第一位作主题报告的白彤东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他丰富的科幻作品知识储备量。《三体》、《黑客帝国》、《盗梦空间》、《Arrival》……白老师从这些科幻作品出发,向我们展示了科幻与哲学的联系。我们所在的世界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决定论与自由意志之间有何冲突?理性的表达方式是统一的吗?一个个深奥的哲学问题在与科幻结合后,变得栩栩如生起来。白老师认为科幻是我们预测未来的展现,又促进了我们对未来进一步的思考。

理性人假设,即设想所有人都采取最理性,让自己受益最大的行为,是预测社会发展的前提,是经济学的最基本假设。韦老师从理性人假设出发谈经济预期,又以最后通牒博弈及选择困难等为例,对理性人假设提出了挑战。在韦潇老师看来,经济学中的预期不仅是对未来的预测,更是对未来的规划。我们应承认未来的不确定性,但也要相信通过努力能向着预期前进。

五十年前的人们想象今天我们的生活时,认为我们能把汽车开上蓝天,在出行上实现物理空间的自由,然而我们并没有。但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凭借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我们实现了虚拟空间的自由。肖江老师从原子电子能量的角度,对此做出了另辟蹊径的解释。他还用通俗易懂的讲解,带领我们回顾了人类发展的历程。从最开始火的使用,到工业革命时期煤炭的利用,再到如今核能的开发,能源利用的一次次演进推动着社会的一步步发展,也让我们期待人类社会的下一次“相变”。

三位老师报告结束后,特邀主持嘉宾乐永康老师针对许多有趣的话题,与三位老师一起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我们和外星人的数学语言是否相通,到核聚变内燃机的可能性,最后到大家关心的疫情结束后是否应该出国留学,几位老师侃侃而谈、各抒己见,为同学们拓宽思路、答疑解惑,也为此次活动画上了画龙点睛的一笔。

即使活动以线上的形式开展,也阻挡不了同学们提问的热情,会议室的聊天框内不时弹出一条条有趣而引人深思的问题。从科学发展的终点,到对于宇宙的理解,这些令人脑洞大开的问题引发了老师们深入的思考与讨论。

答疑环节结束后,主持人向参加活动的嘉宾及同学们表示感谢。至此,“未来:预知与混沌”——Science-X跨学科主题沙龙活动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高太梅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未来:预知与混沌”——Science-X跨学科主题沙龙活动于2021年2月9日晚,以线上的形式顺利开展。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